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2022-05-30 23:47赵霜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6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训

赵霜霜

[摘           要]  基础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护理常规技能,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方式之一就是實验实训。从基础护理学教学需要学生具备的护理素养以及实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从营造情境式教学氛围、打造任务型实训课堂、构建案例型护理实训课堂、改革实验实训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尝试改革,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高职;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25-03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提升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成为当前医疗改革的重点。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护理专业,该专业涉及大量理论与实践知识,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职业素养。而在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护理学课程尤为重要,包含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内容。基础护理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根据不同疾病患者在生理功能、机体代谢、心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实验实训教学是基础护理学课程讲授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护理现场,使得学生快速掌握护理基础知识。但是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本文结合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情况,浅谈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策略。

一、基础护理学教学需要学生具备的护理素养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会走上护理岗位,担负起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其素质关乎医疗护理质量。一个好的护理人员需具备很多特质,比如,政治思想素质较高,能在护理中不断自我完善,在为病人奉献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护理专业学生也需要具备很强的文化业务素质,因为在护理工作中需要了解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需要懂得各种理化知识,只有精通涉及医疗的各种知识才能深入了解医学和护理学各方面内容。护理专业学生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对于护理对象提出的各种要求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扶,以高尚的人格忠实地维护病人的利益。最后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技能素质,如细致入微的分析、观察、判断能力,练就急救技能,通过患者的口述能及时获取较多的信息,为综合治疗病人提供通道。因此,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护理素养之后,才能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中找准目标,才能由被动学向主动学态度转变。

二、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实验实训教学重视度不高

实验实训教学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桥梁,学生在校只有具备较强的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才能为校外实训或者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意识到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实训教学所占比重较低,实训室利用率不高。这种不重视实验实训教学的情况,导致很多护理专业学生虽然能掌握一些基础护理理论知识,但是在让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护理动手能力较弱。比如,在基础的“铺备用床法”实训中,增加该方面的实训内容,可以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病房环境,知道如何铺床、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节病房温湿度。但是如果教师认为这些知识较为简单而忽视实验实训,可能会导致学生连基本的病房护理技能都掌握不了,进而带来紧张的医患关系。

(二)实验实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的角色应该适当发生转变,教师要成为引导者和策划者,学生则应成为课堂的主人,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也同样如此。然而,我们发现,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实训的内容、方式以及情境问题等教师往往都已经为学生准备好,他们只需要按照实训步骤进行即可,很多实训内容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灵活设置,使得很多已经掌握该技能的学生出现重复操作,而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却没有吃透护理技能,导致学生之间的护理技能差距越拉越大。比如,在基础护理学“无菌技术”实训中,实训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防止交叉感染,注意维护医疗环境卫生。在实训中很多教师采用的常规做法是将操作步骤全部告诉学生,包括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等,而如果教师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将这些医疗器械的无菌操作方法以小组任务安排下去,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很多。因此,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三)演示教学代替学生动手操作

很多高职护理专业虽然设置了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但受限于软硬件条件,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很少,很多实训内容教师习惯于通过演示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只需要跟着模仿即可,这种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护理思维,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进步。基础护理学的实验实训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以增强学生的基础护理能力为主,但这些内容也是学生毕业走上护理岗位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如果学生不能亲自操作,那么对他们的影响会极大。比如,在基础护理学“鼻导管给氧法”实验实训中,实训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熟练运用鼻导管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能快速纠正患者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由于实验实训需要用到鼻导管、玻璃接管、小药杯等,还需要让学生模拟病人,这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才能起到效果,因此为了方便,很多教师就选择了演示法,将氧气吸入操作步骤和要点通过课件或者亲自示范的方式演示给学生,最后只是让几名学生进行展示,大部分学生很难参与到实训中。基础护理学采用演示教学代替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模式,不利于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的提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三、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

(一)营造情境式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实验实训兴趣

基础护理学涉及大量护理理论与实践操作方式,如需要学生在护理中了解机体生理、心理信息,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能利用所学知识维持患者身体的清洁、舒适,排除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子对机体的侵袭,保证治疗护理安全,还需要学生掌握体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及时有效地配合医生完成急救处置。很多护理知识很抽象,操作起来也很困难,需要学生保持耐心和对护理知识的兴趣。基于此,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创设护理学情境,通过提问、游戏、角色扮演等,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欲望,是护理教学改革的抓手。

比如,在基础护理学“特殊口腔护理”实训中,在实训前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人类口腔病变的视频,包括口腔感染及并发症知识,当前的医疗新技术包括根管治疗、种植牙等,学生知道维护患者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实训内容的兴趣。而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展示一个护理不良案例:“某患者口腔治疗结束离开椅位时,被牙椅治疗后缠绕下垂的管线绊倒,造成跌伤。”通过这个案例呈现,让学生知道在口腔护理中要做好对周围环境的分析,防止跌倒、器械丢失、误吞、锐器伤等事故的出现。在分析完案例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实训:①备好护理用具,核对床号、姓名并进行护理前的解释。②协助患者侧卧或仰卧,头偏向护理人员一侧。③湿润口唇、口角,协助患者用温水漱口。④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后续护理。因此,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通过构建情境式课堂,改变了以往直接讲解实训步骤的弊端,多媒体动画和真实的案例会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操作中注意细节,不仅提高了实训质量,而且使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打造任务型实训课堂,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护理是一项团队型任务,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需要在集体主义的氛围下学习各种护理技能,掌握医院规定的各项护理操作常规。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训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护理学情和个性爱好来构建合作探究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与所训内容相关的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而给学生一种学习的紧迫感,组员在沟通交流和实践中分配角色,对任务进行突破,从而形成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置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亲自操作来掌握护理技能,打造高效实训课堂。

比如,在“鼻导管给氧法”实验实训过程中,教师可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实训的内容,包括如何湿润鼻导管前端,如何安置病人并选好体位,护理完成后如何取下导管和停氧。在学生都掌握了基本操作要领后,可将他们设置成三个探究小组并安排具体任务:①小组一:评估病人任务。包括如何检查鼻腔有无分泌物,病人病情、意识、年龄等,病人缺氧状态、血气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告知另外一个小组。②小组二:操作前准备任务。包括护士准备、用物准备、病人准备和环境准备等。要求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让他们消除紧张感,配合医生完成吸氧操作。③小组三:模拟给氧法任务。从确认病人、取得合作开始,以鼻导管给氧和停止给氧为主要过程,完整地呈现整个操作过程。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交换各自的任务,通过循环操作的过程,让所有学生都掌握鼻导管给氧法操作技巧。教师来回巡视并用记录单记录各小组的实训情况,针对操作问题提出建议,不让问题保留到下一个实训环节中,提高实训效率。通过打造任务型实训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合作探究能力,使他们遇到突发问题时能想到借助团队力量解决,形成较高的护理素养。

(三)构建案例型护理实训课堂,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护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以后的工作岗位较为特殊,会经常遇到一些突发护理事件,由此,提高学生的临床问题处理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平时的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方法,提高基础护理学与医院实际案例的结合度,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医院氛围,慢慢地提升职业素养。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训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在各种自学、互学和展学活动中获得成长。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实训内容来呈现案例,引导学生说出案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操作及注意事项,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最终提高实训质量。

比如,在“护理程序”实验实训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根据患者具体的疾病类型讲解护理程序,学生学习就变成了记忆的过程,效果肯定较差,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也很难形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融入具体的病案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病案一:一病人活动时有气促、乏力,且有恐惧感,住院时自诉心前区剧痛,持续3分钟以上,请根据以上资料列出护理诊断。病案二:一女性患者,70岁,外出发生跌倒,主诉右胯部疼痛,不能行走,X片显示右股骨颈骨折,T 36.5 ℃,R25次/分钟,Bp130/90 mmHg,住院后手法复位,皮牵引固定,卧床休息。请根据上述资料提出两项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将上述病案可以交给小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护理人员,通过角色呈现来对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要求每位学生都写出护理诊断和计划,在课堂上依照护理常规来展示自己的护理过程,由此让学生掌握具体疾病的护理方法。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护理难题:“病人突然出现晕厥,如何快速实施救治?”“病人不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作为护理人员你应该如何进行劝导?”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通过构建案例型护理实训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问题处理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护理技巧。

(四)改革实验实训评价标准,挖掘学生护理潜能

评价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意义重大,良好的评价能提升学生实验实训素养,满足护理学教育要求。以往的实验实训评价标准较为固定,只要学生能操作完成一项实训技能就能拿到相应的学分,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法使很多学生并不能掌握所有的基础护理学实训单元内容。结合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等要求,教师要创新实验实训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实训进行过程性考核,通过有效的评价挖掘他们护理学学习的能动性。在评价方式上,要融入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这样才能使教师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在评价内容上,除了关注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外,也要关注学生与病患的沟通能力、突发医疗事故处理能力、护理团队协作能力等,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护理素养。

比如,在“患者卧位的安置及保护具的使用”实验实训中,教师除了从卧位安置方法、操作过程、护具使用方法三个方面对学生护理情况进行评价外,还要从稳定病人情绪、嘱咐患者休息、熟练记录相关信息等方面给出评价。分小组操作完成后,采用小组自评和小组间评价模式,让小组间找出护理差距项,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强,最后教师再对小组表现进行综评,使得评价过程全方位化,满足基础护理学实训评价要求。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内容多且杂,需要学生掌握每一项护理技能,灵活地应用在护理实践中。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方法较为落后,教师习惯于采用讲授和演示模式,造成學生对实训内容了解深入度不够,护理动手能力较差。下一步,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要立足学生实际,适当融入一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训方法,使学生在实验实训中经历思考、质疑和论证等环节,形成一定的护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钟珊.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人人健康,2020,16(7):57-58.

[2]吴梅,覃向梅,朱虹.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教学模式的改进之我见[J].读与写(中旬),2021,39(5):11-12.

[3]郭小燕,赵文婷,张锋,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1):137-141.

[4]蒋创华.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训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和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9(33):4-5.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实训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