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福子之死的必然性

2022-05-30 10:48曹乐琪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小福子强子马儿

曹乐琪

我曾经一直觉得《骆驼祥子》中的“骆驼”是用来修饰“祥子”的,无非是暗指祥子如骆驼一般憨厚而温驯,对作品的理解深度便止步于此了。后来对这种想法产生怀疑,缘于再读这部作品,再次读到了小福子的死。

小福子是一个没有棱角、朴实的女人,总是露出一口白牙,不像是会多虑而一时冲动的人,可作品最后却给她设计了一个上吊的结局,似乎有些生硬。翻看前文,总觉得她的死太突然,似乎毫无征兆。常见的说法是,祥子对她的抛弃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细细想来,我总觉得此处有些反常:在一个母亲被父亲活活打死的家庭里,一个为了弟弟的生存而卖身的女子,最终因“痴情”而死显得有点儿不合常理。

我最初的想法是,小福子的死是一种情节的需要。只有借助这个契机,祥子才会走向行尸走肉的结局,使故事走向高潮。但我还是没能说服自己,因为我相信以老舍先生的功力,不会使某个角色成为剧情的附属品,不会为了达成某个结局而刻意安排。人人按部就班地在那个世界里活着,他们的世界观却被腐蚀殆尽,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才是这部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思想表达。那么这个合情合理又足够沉重的理由,或者说压垮小福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只剩下一个——她通过卖身而养活的两个小弟弟死了。

细读作品,可以从前文中找到蛛丝马迹。

一是小马儿的死似乎暗示着小福子弟弟的结局。在那个年代里,“苦人是容易死的,苦人死了是最容易被忘掉的”。在描写小福子的自尽之前,文中便交代了小马儿的死。一辈子被爷爷的爱浸养着的小孙子最后都怀着病痛死在了爷爷的怀中,那被酒鬼爸爸动不动拳打脚踢的她的弟弟们呢?

二是小福子出逃那天的客人,是“直奔了她屋里去的”。由此可知,应是熟人了。可奇怪的是,“白房子”的老板娘对这人没有任何表现。可以推测,这个人是小福子来“白房子”之前就已经熟识的。或许就是二强子——只有二强子能给小福子带来弟弟们的死讯。

三是小福子得以出逃而不被发现,足以证明她有足够的准备离开“白房子”。可这唯一的一次挣扎,她什么也没做,一句话也未留,只是决然赴死。由此说明她已完全没有了需要嘱托的对象,没有了牵挂。试想若是她疼爱的弟弟还在,她怎么会完全不挂念自己的弟弟呢……更甚者,她死后的樣貌也很平静:“脸上也不难看,到死的时候还讨人喜欢呢!”

四是她死后除了祥子完全无人吊唁。叙述缺失的可能性不大。熟人二强子可能碍于脸面不来吊唁,可她的弟弟难道会不知道?如果弟弟们还活着,难道会不来为养活自己的姐姐哭一场吗?结合作品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如果可以补白,我们可以试着想象当时的画面:夜晚,和她一样瘦弱的烛焰摇晃着的时候,她听闻了两个弟弟都饿死的消息。她的弟弟、发丝里都浸着她的泪水的弟弟,最终熔进了这个可怖的社会的钢炉里。她好像不会呼吸了一样,她身体的每一处都被无形地挤压着窒息了。她流不出泪来,也没法生气,只是坐着,没有说话。

就如同作品中写到的那样:她的坟墓的地上有干草。小福子就是那干草,一旦切断了供给的“养分”,便瞬间枯萎。而小福子的死就这样走向了必然。

(指导教师:刘爱竹)

猜你喜欢
小福子强子马儿
罚你没商量
看!马儿在说话
耍面
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外五首)
残喘浊世的小福子
How to Care about the students’emotions and attitudes and promote their full development
风景
超大型强子对撞机
建房建房
路遥知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