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的研究

2022-05-30 10:48黄春蓓
兰台内外 2022年31期
关键词:共享机制互联网时代区块链

摘 要:我国高校在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协同机制、共享机制,导致高校档案数字化进程产生了“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或者“信息短板”等问题。互联网时代,建设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建设的主要缘由在于分布式协同创新,有赖于高校档案资源的共享、共享经济的深度发展,要求高校档案资源的高效流通、高校档案资源管理供给侧改革要求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共享机制。互联网时代建设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建设应当基于特定知识价值链开展共享、遵循基于特定前沿课题的知识治理原则及信任治理原则。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的重点建构路径可以从必要的“文化——价值”兼容性机制、合理的“成本——收益”机制安排、一定的“制度——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档案管理;区块链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逐步发展信息化。2002年,我国国务院工作报告中首次在国家层面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治国理政目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以大数据、云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正在成为驱动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新动力。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在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协同机制、共享机制,导致高校档案数字化进程产生了“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或者“信息短板”等问题,使得不同的高校之间在档案资源高水平互联互通方面尚未形成协同合力,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度。

一、互联网时代,建设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的主要缘由

“高校档案资源”是高校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业务系统在实践中记录、记载其科研、管理、党建、社会责任、校园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知识载体,在表现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声像档案、纸质档案、视频档案、文物档案、科研样本档案等。进入互联网深度发展的新阶段,高校档案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指的是围绕高校档案资源互联互通所建立和提供的各种保障措施、技术措施、制度措施等的综合。

1.分布式协同创新有赖于高校档案资源的共享

互联网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知识型产品”往往需要基于特定的技术革新、工艺革新、材料革新、应用领域革新、知识原理革新、设计理念革新、标准革新等才能被创造出来。例如,“芯片”就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产品,它普遍显示出一种知识含量高、科技含量高、高智人才属性等特点,并且这些知识型产品的规划设计、实验研发、知识共享、资本保障、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在当前阶段更多地依赖特定的价值链网络、借助于多主体开展“分布式协同创新”。所谓“分布式协同创新”指的是围绕着“知识增值、知识创新、知识发现、知识再造”等核心目标,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创新主体之间,以契约、制度、利益、风险等中介变量为渠道所共同实施的一种知识动员整合、知识创造、知识整合过程。因此,在一个面向分布式协同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中,高校的档案资源应当必须是通过一定的平台、一定的机制等实现共享。

2.共享经济的深度发展要求高效档案资源的高效流通

近年来,“共享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引擎。根据我国国家信息中心的界定,“共享经济”指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将各类分散化的资源、主体、部門、市场等进行优化配置的新型经济业态。从共享经济的实现方式上来讲,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的共享载体,可以将各经济部门、经济主体进行有机地连接,为消费方面的“分享”或者投资方面的“分享”以及组织战略学习上的“分享”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平台。我们知道,高校中无论是哪一个学科档案资源,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多得的、不可再生的重要知识资源,可以为文化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等支柱型产业提供智力咨询,这就为高校档案资源的高效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高校档案资源管理供给侧改革要求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共享机制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小众游戏”走向“大众游戏”,也就是说,关注高校档案、开发高校档案的人、主体正在显著增多。但是,在高校档案资源的服务、供给方面,我们现有的高校档案资源还没有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共享,对于高校档案资源服务和管理当前面临的供给侧改革阶段来讲,如何有效地加强对档案资源共享中面临的“不顺畅、不协调”等问题的管理,可谓是当前一线档案管理中一个显著的问题。例如,针对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开展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课题,在实际高校分布式协同攻关中,若想实现课题的顺利结题,在对应的高校档案资源共享机制上,就需要迫切地从成本管理、知识共享、供应链整合、收益分配等诸多存在冲突的环节上加强针对性的管理,才能实现高水平创新。

二、互联网时代建设,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的必要原则

我们认为,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合作治理行为”,是不同的高校之间,甚至是高校与外部相关的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主体之间展开有效知识合作的过程。当然,这种合作的思路是“强调一致性和秩序”,即“当把社会生活看成是一种系统时,社会生活被看成是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对这些相关部分的分析集中在它们怎样实现系统整体的必要条件及它们怎样维持系统的常态性或均衡性上”。以下几个原则对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基于特定知识价值链开展共享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档案资源的内部共享平台、共享机制基本上已经建构起来,但是尚未实现外部共享网络的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美国战略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核心竞争力”模型和价值链理论以来,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都受此启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们看到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整合营销理论、网络化治理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均或多或少地受此启发。

对于我国高校档案共享平台机制的建设来讲,若想实现有效的社会化,主要有两种路径:其一是嵌入区域性的“优势产业集群化”中。主要是依靠我国本土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互补优势的企业、高校等,结成一定的知识共享产业集群,并且围绕着这种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区域优势。其二是依靠“分布式协同创新”,主要是依靠档案资源所服务的主要客户,依靠市场契约等机制形成“分布式协同创新”,在更为宽广的时空范围内借助于彼此的比较优势进行协同创新,从而提高档案资源的绩效产出,实现价值链的整合、降低创新的交易成本。

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能够进一步满足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需求,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面向档案资源管理,可以通过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及时进行档案信息内容的更新。在日常工作当中,可以通过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化,这对于企业、高校等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2.基于特定前沿课题的知识治理原则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资源平台共享机制的主要实现方式是“知识治理”。而“知识治理”指的是对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的交换、转移和共享的治理和知识结点的协调机制,其本质是“对知识管理所涉及的行为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面向未来,在知识共享原则前提下,我们必须借助于以“知识治理”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方式走向真正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借助于“制度创新”带来高校档案资源平台共享机制中所涉及的技术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市场要素等的协同创新。

技术的创新和更新对于平台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以知识治理作为核心的情况下,平台共享机制的建立主要是面向于知识治理,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处在高速化发展阶段,根据各行各业的基本需求,实现了技术创新,应用于高校档案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可以结合工作的基本需求进行服务功能的创新设计,提高了档案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专业的档案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安全高效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不仅可以避免档案管理工作中数据信息遗失的情况,同时还避免了外部入侵的现象发生。在面向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协同创新,有效推进高校档案资源平台的建设,促进高校的高速化发展。

3.信任治理原则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高校档案资源平台在一定的范围内共享机制,只有建立在一定的“信任机制”基础上才能具有可持续性。在一个跨学科、跨知识边界的视角中,“信任”指的是多主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主观预期,按照郑也夫教授的观点,“信任”指的是“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可以表现为三种期待,对自然与社会的秩序性,对合作伙伴承担的义务,对某角色的技术能力”。在这种档案资源平台共享机制当中,借助于“信任机制”的建立,可以消除共享组织内部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协同的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的重点建构路径

从微观操作层面来讲,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平台共享机制应当重点从档案开发规划协同机制、共同的经费保障机制、协同的表彰奖励机制、一定的资源准入机制、区域联盟合作机制等入手开展,这些机制在宏观的路径层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必要的“文化——价值”兼容性机制

“文化——价值”路径指的是高校在与外部主體开展档案平台共享机制的建构方面,应当重点从“志同道合”、战略目标相容或互补的主体中开展。根据霍夫斯塔德关于“文化——价值”协同合作路径的基本逻辑,当处于一定合作网络中的高校档案管理主体对特定的创新目标、创新项目、创新方法以及创新网络中的任何一种要素进行“文化——价值”的审视时,若不符合自身的或某种约束性极强的价值立场则分布式协同创新的“冲突”就会产生,反之亦然。因此,在未来的档案资源共享机制网络的“冲突”管理过程中,针对其“文化——价值”实现路径需要从顶层设计做好相关的制度设计,用当代组织文化管理理论最先进的文化治理、组织行为和心理契约等策略对其进行管理,总的目的就是克服或妥善处理协同创新网络中存在的“文化——价值”分歧,将其中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坚决避免与价值链分工不协同、战略目标高度竞争的对手开展协同共享合作。

2.合理的“成本——收益”机制安排

在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当中,一个基本的分析立足点即是“理性经济人”假设,该视角将市场环境当中的个体“成本——收益”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行为框架和逻辑出发点,其主要的思维框架即在于假设“他们在自己知识的限度内,运用每单位有价值的产出的最少的稀缺资源投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20世纪中后期,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之后,进一步将这种“理性经济人”假设进行创新,基于市场分工、社会分化、比较优势等理论,将“产权”概念引入其中,认为在类似于高校档案资源平台共享网络框架中,多维度的合作主体“冲突”的产生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路径的根源之一就是这种“成本——收益”分析。

如果我们将“高校档案资源平台协同”视为是一种制度产物和制度实践,那么冲突对这种制度的影响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在或外在的不确定性,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交易成本进行量化表示,即当合作网络中的主体预期到未来协同创新的“收益”小于“成本”时,潜在的带有较高烈度的冲突就会发生;而如果主体预期到“收益”大于“成本”时,潜在的带有较低冲突烈度的共享、合作就会产生。在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种知识再生产过程的“协同创新”网络是一个整合起来的价值链上高校等主体之间互相实施“成本——收益”比较、围绕着“成本——收益”达成某种妥协的过程,也是价值链上不同市场分工、不同比较优势、掌握着不同创新资源优势的主体围绕着一定的知识创新目标展开利益整合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投入——产出”机制设计。

3.一定的“制度——政策”保障机制

制度完善、政策建立是高校档案资源平台共享机制构建的重点,也是保障各项工作开展的核心。在传统的档案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由于制度建立不够完善、政策缺乏等各类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且对于高校档案资源共享管理存在直接的影响。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应当更加注重制度完善、政策建立、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共同推进高校档案资源共享化的发展,充分满足高校对于各项工作的基本需求,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

对高校档案资源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设,需要我们从制度层面树立起一种“整体性治理”的格局,有效整合不同的政策工具。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看来,“政策工具”是政策目标和政策行为之间的一种中介因素,是将政策转化为特定目标的治理工具。有鉴于借助“制度——政策”路径对高校档案资源共享产生潜在的影响,未来需要综合整合诸如一定的财政工具、税收工具、契约工具、知识产权保护工具、收益分配工具等多样化的政策工具,从传统的政策工具途径中解放出来、采用时兴的“网络化治理”政策工具观,协调不同的制度约束条件形成针对高校档案资源共享的制度合力。

参考文献:

[1]Almach.The Production and Di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M].New Jersey:Prins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2]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2022

[3]梅 芳,刘大进.供给侧视角的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分析——基于对福建省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调查[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

[4][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叶江峰,任 浩,陶 晨.分布式创新过程中企业间知识治理——基于多重概念模型与相关命题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

[6]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立项课题“溯源视域下高职院校人事档案专审全覆盖工作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2ky1117)。

作者簡介:黄春蓓(1985—),女,壮族,广西宁明人,馆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共享机制互联网时代区块链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机制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亚欧博览会绿地后续利用与共享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