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策略

2022-05-30 00:32陆富英
文理导航 2022年32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中信息技术应用探究

陆富英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原先的數字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逐渐转变为智慧校园,注重培养智慧型的人才,以进一步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本文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对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策略展开探究,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中信息技术;应用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全新的产物层出不穷,VR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注入更多的活力,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校园建设也在逐渐往信息化发展,从学校管理以及教学的需求出发,转变为智慧型校园。在智慧型校园的建设过程当中,要将教育资源、教学管理和校园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实现大数据功效,从而完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之间的应用,帮助教师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就目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无法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比较重,但是课时却比较少,这也就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练习,因此,教师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智慧校园的优点,从而改善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相关定义

所谓智慧就是网络智能和大数据之间的相互融合,智慧校园则是依托于物联网,将学科教学、教学管理和科研等等结合起来,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情境,智能分析教学的过程,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智慧校园旨在为教育教学营造出更加智慧化的教学环境,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构建更为完善的管理平台,从而促进教与学之间的转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问题导向和项目探究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所学内容,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原则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网络与资源之间结合起来,发挥出其特点和优势,利用视频、动画、音频等等生动的展现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在教学《非数值计算》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汉诺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比一比谁能最先完成三个木盘的游戏,然后逐渐提升游戏的难度,以激发起学生的挑战欲。教师要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中,在寓教于乐里培养学生的递归思路。在汉诺塔游戏中,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够完成三个木盘的难度,但是如果加上时间限制,那么将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成功做出来,此时教师可以从这一教学切入点出发,让学生了解到可以通过使用电脑来解决非数值计算的问题,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谈一谈实际生活当中的递归问题,从而基于学生的角度来完成递归函数的教学。

教师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问题,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的内需动力,让学生能够收获满满。教师可以借由丰富多样的评价方法,来给予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教学《基于枚举算法的问题解决》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然后让学生自行探索枚举法的基本思想、设计思路以及程序结构,并且询问学生为什么在ATM机上其密码的设定是有次数限制的,学生通过对枚举法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够从优化算法的角度出发,明确枚举的对象范围及条件,不断地减少枚举的次数和范围,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马上给予学生反馈,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枚举算法的理解程度,帮助其理清学习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应用枚举算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

三、智慧校园构建的技术

第一,在智慧校园构建的过程当中,环境感知技术是基于构建的基础环境感知,主要是用于对于校园监控的设备当中,能够通过情景识别,来推送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是智慧校园构建的关键。第二,校园移动互联技术能够将无线网络覆盖到整个校园当中,利用网络来改变传统教学中对于地域的限制。第三,社会网络技术能够让各群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稳定,能够通过对用户群体的分析,来明确其地位,了解师生在社会网络当中的活动情况,从而提供更加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第四,学习分析技术能够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来更好地展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评估自我,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第五,资源的组织共享技术。传统的学习资源通常采用的是静态分享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智慧校园下,能够将生成性资源收集起来,将其转变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

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校园建设应用实效 对策

(一)优化设计融入资源

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智慧校园的作用,利用智慧云资源平台,根据其中已有的优秀教学案例,来掌握优秀的教学思想,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在智慧平台当中发起问卷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基本学情,能够掌握学生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平,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提供基础。教师要根据收集的教学内容,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结合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来作为教学导入,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提升其感知能力,比如在教学《多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于滨海发展的视频和图片,并且利用生动形象的展现方式,向学生展示出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在观看电子地图的同时,能够掌握其中的交通情况。再比如在教学《域名的管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新浪为观察对象,分别点击新浪首页、新浪博客、新浪娱乐的页面,以了解其中内容的变化。

(二)展示资源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在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室当中开展教学,也可以利用平板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全新的教学工具,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为充足的教学资源,学生能够利用其中丰富多样的平台以及软件,更好地了解所学的知识点,加强其对于技能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的知识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加工图形图像,从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其应用的价值以及意义。利用学习软件,能够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对复制的方式有更加详细的了解,比如可以用扫描仪扫描、用照相机拍摄、在屏幕上截屏等等。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其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利用互动平台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都能够掌握Print Screen的使用方式,并且学会搭配ALT。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利用组内评价,来促进组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Photoshop、ACDSEE,、光影魔术手等图片加工工具,从教学的内容出发,让学生尝试将花朵变成苹果。学生在学习完成之后,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中,借由平台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相互比较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软件操作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利用Photoshop让学生进行颜色上的转变,根据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彩色花的制作,经过上述的练习,学生对于Photoshop已经有了更强的操控能力,此时教师再让学生使用更为大众化的美图秀秀来进行图像加工,能够降低其学习的难度,更轻易地上手操作。教师都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视频合成图像来掌握图像加工工具的使用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三)知识巩固拓展延伸

在智慧校园下,教师可以通过智慧作业批改系统来完成作业的布置,并且利用其中的功能来实现作业智能化的批改,及时地给予学生反馈。教师也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目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并且制作成微课,上传到资源平台里,方便学生在课下随时随地开启学习,依托于智慧校园的应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予學生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教学拓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智慧校园的应用下,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促进其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智慧平台中,学生既可以用传统的文字提问方式来向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用发邮件、录音或者录制视频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类型、不同水平下的学生都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疑问,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发挥出智慧校园平台的特点,更好地推进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对于智慧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改善在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弊端,完成教学方式的转变,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发展。教师要利用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加强教学互动,从而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度第八批应用研究重大调研课题“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实效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号:DY202205130)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高中信息技术应用探究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