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农药施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05-30 00:31徐嘉祺李凤荣刘雯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蔬菜产业解决策略存在问题

徐嘉祺 李凤荣 刘雯

摘 要:蔬菜产业发展深受农药施药不当的困扰,主要表现为违禁农药仍有销售和使用,农药稀释方法不科学,重复、单一用药现象仍然存在,农药搭配不合理,施药安全间隔期并未认真执行。以HZ市为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策略:一是善用媒介宣传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推广使用绿色农药;二是多管齐下指导农户合理施药;三是建立长效的农药污染检测机制。

关键词:蔬菜产业;农药施用;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3-0057-03

一、研究背景

民以食为天。自1988年国家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其常态机制一直丰富着老百姓的餐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升(徐嘉祺、佘升翔,2020)。然而现实中,由于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这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亟须解决的难题(谢艳乐、祁春节,2021)。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公布《“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以来,到2019年12月30日首次完成考核,再到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郑重提出“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行党政同责”,都反映出国家对“菜篮子”工程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强。HZ市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来源地,蔬菜产品的农药检测不达标仍有发生,如2022年HZ市蔚蓝汉宁购物有限公司销售的豇豆检验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标,这可能是農户未遵守用药安全间隔期违规滥用农药造成的。如何教导农户科学地施用农药从而减少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已经成为HZ市农业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二、HZ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

HZ市位于秦岭南麓,受川陕交界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所辖地域属于南北方气候过渡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HZ市全年降水量丰裕,气候湿润,具备生物繁衍的良好环境,各种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通过调查发现,该市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蔬菜类农作物种植,四季都能够产出不同种类的蔬菜农产品。相较于西北各地的严寒气候,该市不仅无霜期较长(占据全年天数的69.3%),而且年度平均气温为14.3摄氏度,四季如春,人们将其称之为“西北小江南”。在温度、阳光、水分相对充足情况下,HZ市种植了不同类型的蔬菜产品,数量达到180余种,蔬菜种类覆盖了21个科目,72个种类,自身也在大西北蔬菜供应体系中占据了关键地位。正是由于拥有良好的气候环境,HZ市全年蔬菜产品供应量稳定。观察该市近5年(2017—2021年)种植业产量数据,蔬菜产量稳定占据种植业总产量的55%以上,是本地种植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如下页表1所示。截至2021年年底,该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1.54万亩,产量289.5万吨,产量相较2020年增长4.1%,蔬菜产业整体发展前景广阔。总的来说,HZ市的蔬菜产业可以归纳为设施蔬菜、食用菌、特色菜和高山菜等四种产业模式。

(一)设施蔬菜

目前,设施蔬菜产业已经在HZ市拥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尤其在2008年推行“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以后,该市蔬菜产业开始正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HZ市的汉江平川地段,先后开展设施蔬菜产业带建设活动,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蔬菜产能得到相应提升,最终目的是解决不同季节蔬菜产品供应不均衡等问题。由于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蔬菜产业基地逐步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基地内塑料拱棚的建材主要以热镀锌、热浸镀材料为基础。不仅如此,蔬菜项目发展也得到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先后成立中园生态园、欣苑蔬菜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拥有7万立方米智能温室,采用一体化水肥供应设施,这些企业逐步走上一体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在全市范围内有效提升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根据2022年HZ市政府发布的政府公报预测,全市将在未来3年(2022—2024年)里,加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在原有4万亩的基础上新建生产基地2万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设施蔬菜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有效提升本地的“菜篮子”保障水平。

(二)食用菌

HZ市拥有2个食用菌生产示范县、58个示范镇、120余个专业村。每年栽培大量的椴木木耳和香菇,袋料木耳和香菇年产量可以达到1.8亿袋;HZ市下辖M县组建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的日产量可达5吨;不断有附加值较高的食用菌新品种出现,如羊肚菌、金木耳,新型菌类逐步形成规模化栽培和加工的态势,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2019年,全市范围内食用菌产量为45 000吨,总产值高达12亿元,HZ市“6+X”产业发展布局已把食用菌产业纳入其中。现阶段,该市拥有的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园区共计3个,知名企业数量较多。此外,还创建了300余家专业合作社和近200个家庭农场。

(三)特色菜

在汉江沿岸平川区域,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因此比较适合种植生姜、山药、萝卜、莲藕等作物,这些都属于带有地方特色的品种。2020年,该市下辖C县的生姜种植规模约为1.6万亩,其中部分乡镇每亩的平均产量更是高达2吨,全年产值约为1.9亿元。2021年,N县种植了5 000余亩“红庙山药”,产量接近0.75万吨,超过2 000户种植农户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四)高山菜

据了解,高山菜的种植在HZ市已经拥有较长发展历史,尤其在蔬菜种植淡季,高山菜成为主要供给产品,山区农户也依靠种植高山菜实现经济创收目标。目前,该市共有5个山区县开展高山菜种植活动,覆盖的村镇海拔均在700~1 500米之间,涉及的产品品种已经超过40个,比较常见的高山蔬菜包括象牙萝卜、夏秋白菜以及黄瓜等。

三、HZ市蔬菜产业农药施用存在的问题

(一)违禁农药仍有销售和使用

村镇个别农资商店仍有销售违禁农药的现象,如氧化乐果、甲拌磷、甲基对硫磷、克百威、林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近年来电商产业发展迅猛,线上农药销售因为缺乏有效监管,部分电商平台打着科研的幌子公开销售违禁农药。在调查中发现,相较于线下农资商店,农户通过线上购买的方式更容易获得一些国家明文规定不得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违禁农药,个别农户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给HZ市蔬菜产业的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农药稀释方法不科学

施用农药需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稀释,才能符合安全用药的要求。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户在稀释农药时仍存在凭“经验”任意操作的现象(何文龄等,2020)。这些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随意增加用药浓度。部分农户为了加强药效,不按说明中的倍数要求稀释农药原液,而是按照过往的使用经验任意增加用药浓度,这可能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逐步增强,在未来只能使用更大浓度的药液才能杀灭,从而形成施药的恶性循环,用药量不断增加直至该种药物对害虫近乎失效。二是农药稀释过甚。个别农户由于缺乏基本的用药知识,不按使用说明操作导致农药稀释过甚,造成药效不足,农药无法起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效果。

(三)重复、单一用药现象仍然存在

进行优质蔬菜产品种植,对单种农药的施用次数有明确要求(盛锦、田红英,2018)。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农户甚至部分蔬菜种植基地的从业人员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例如,重复使用相同的农药产品,而非两种或者多种农药进行交替使用。单一类型农药产品连续使用不仅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同时防治效果也受到极大不良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种植户承担巨大经济损失。

(四)农药搭配不合理

在蔬菜生长阶段,病虫害“混发”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简单理解即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了多种病虫害的现象,这一问题的出现对农户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一般病虫害“混发”现象出现,需要进行两种以上农药的按比例搭配使用,才能够达到预期防治效果。而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户对用药量、如何进行药物搭配等专业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错误地认为只要加大用药量即可以消灭病虫害,这样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导致蔬菜农药残留物超标等问题的出现。

(五)施药安全间隔期并未认真执行

部分农户生产过程中忽视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所谓农药安全间隔期,即农药在作物上最后一次施用至农产品采收可安全食用所需的天数,不同种类农药对此有不同的要求。如杀虫剂中的20%灭扫利乳油的农药安全间隔期是3天;杀菌剂中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的农药安全间隔期是4—7天;杀螨剂中的50%溴螨酯乳油的农药安全间隔期是14天。农产品的采收环节必须安排在农药安全间隔期之后,否则产品就可能存在超量的农药残留。忽视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这一情况在散户种植群体中尤其严重,个别农户存在采收前仍在用药的现象,这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四、HZ市蔬菜产业农药施用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善用媒介宣传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推广使用绿色农药

第一,积极利用“两微一端”等传播媒介,向农户普及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性,并向其宣传使用绿色、低毒农药的长期效益,尤其要培养农户良好的农药使用意识,将其关注重点集中在长期收益方面。并从思想的角度入手,改变农户错误的用药认知,向其传授更多的绿色农药使用技术(徐嘉祺等,2021)。第二,现今学界认定的绿色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基因工程农药等四个种类(周蒙,2021),可由当地政府牵头联合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核定适用于HZ市本地蔬菜产业的绿色农药目录,并在各地区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户开展培训活动,加大各种植示范区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农户以及种植基地开始使用更为科学的绿色农药应用技术。第三,不同地区要在合适的位置成立绿色农药代理销售点,确保所有农户都能够方便购买绿色农药产品,而且销售的产品应由政府负责进行采购,定价一致、供应统一。必要情况下,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方式,适当控制绿色农药产品价格。

(二)多管齐下指导农户合理施药

第一,定期在蔬菜产区开展培训、宣讲等活动,使农户了解不按照科学比例进行农药调配,其对蔬菜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农户意识改善的科学方式;要求技术员、推广员等及时进入种植区进行示范操作与引导,确保农户掌握不同种類农药的稀释标准并能正确操作。第二,加大病虫害抗药性等专业知识普及力度,告知农户连续使用单一类型农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不同类型农药搭配使用,由于作用机理不同,整体防治效果也会得到很大改善。举例说明,杀虫剂的作用方式较多,比较常见的如触杀、熏蒸等,而杀菌剂则更多起到防护的效用。将其有效搭配在一起,病虫害防治力度也会得到很大改善。综上所述,采用定期培训与指导方法,改变农户错误种植模式,这样不仅病虫害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农药使用效果也相对更佳。

(三)建立长效的农药污染检测机制

优质食品蔬菜的生产,要求在生产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孙奇,2019)。对农药的使用也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环节进行检测,才能有效控制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因此,需建立长效的农药污染检测机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产前应对蔬菜产区的农药销售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国家明文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售政策。第二,构建产中的农药检测体系,在蔬菜主要产区设置专门的农药检测机构和人员。第三,加强产后农药残留检测体系的构建,成立权威性机构负责管理农药残留问题,通过设置快速检测点等方式确保市区内每一个蔬菜批发地都能够及时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物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文龄,刘智峰,赵娜,房迅,胡婧怡,麻欣远.汉中市郊区大棚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3):35-38.

[2]  盛锦,田红英.基于博弈论视角的蔬菜农药残留管理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8,(11):68-72.

[3]  孙奇.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150.

[4]  谢艳乐,祁春节.“菜篮子”产品供需适配性:机理、效应与治理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1,(12):55-68.

[5]  徐嘉祺,佘升翔.以新消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100-103.

[6]  徐嘉祺,佘升翔,刘雯.“双碳目标”引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研究[J].理论探讨,2021,(6):132-137.

[7]  周蒙.中国生物农药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1,(1):184-192.

猜你喜欢
蔬菜产业解决策略存在问题
略阳县“十三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绿色营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出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