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的施工企业业财融合路径分析

2022-05-30 04:59史鹏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业务管理财务共享业财融合

史鹏

摘要:文章阐述了财务共享模式下施工企业促进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接着分析施工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模式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业财融合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财务共享;业财融合;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管理

新时期,我国的各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推动施工企业在内部经营管理模式上出现了相应的转变,为促进企业业财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全面优化了施工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工作。伴随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总量的逐渐增多以及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逐渐构成了集团化的经营管理全新模式,给施工单位的战略目标落实和长远稳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以及生机。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施工单位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业务活动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全面优化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质量以及效率,也能够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一、财务共享模式下施工企业促进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日渐壮大的影响之下,对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工作都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和要求。基于财务共享模式,进一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正在成为施工企业内部业务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施工企业应该站在财务共享的视角下,了解业财融合的现实意义,探索关于业财融合的有效路径,并强化内部的财务管理,使得業财融合实现创新性的突破,促进施工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普遍运用,很多大型的施工企业都开始运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来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通过建立施工企业的财务共享模式,能够使得企业内部的业财融合更加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促使企业财务活动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进行深度融合,在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投入。企业展开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通过对施工业务环节来进行有效管控。

通过业财融合,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企业展开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各个业务环节所需要投入的成本非常高,例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人力成本以及机具设备的购置租赁费用等,通过业财融合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对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规模日渐壮大,也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因素,能否科学合理地管控财务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业财融合模式,从业务环节就对企业的各类重点资金展开严格的管控,能够全面强化施工企业对风险的防范水平。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和其他行业具备非常明显的不同之处,由于工程项目在建造方式上丰富多样,同时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到外地或海外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工程项目建设属地分散性的特点,导致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难度日渐增大。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状况。

(一)集中式财务管理

将建筑施工企业的总部作为核心,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并对财务进行相应的管控。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下,使财务核算工作具备更强的集中化特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管控会伴随着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总量增长而逐渐增长,伴随着工程项目建设区域的不断扩张而变得鞭长莫及,各个工程项目在财务管理工作上所能获得的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将中心数据作为基础的数据分析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二)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

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是将工程项目的建设区域来对财务管理的范围进行划分,将范围内的工程项目作为一个单位,最后建立一个财务管理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财务管理会优化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质量,但是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也存在非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项目的财务核算工作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最终所得到的财务数据可比性逐渐降低;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管控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财务管理数据信息向施工企业总部的二次传递以及二次整合,会进一步加大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重复性工作量,还会降低财务数据的时效性特点;受到各个区域的绩效考核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项目管理团队各自为政的现象,降低总部施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共享空间效果。

综合来看,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具备较为明显的价值和优势,因此,很多大中型的建筑施工企业会运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来进行财务管理。但是这类财务管理模式在施工企业没有财务集中管理平台的状况下,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想要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就需要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基础条件下,建立业财融合式的共享服务中心,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成效的全面提升。

三、施工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模式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施工企业要想实现业财融合,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设立共享机构,实现业务与财务信息共享;各部门可共享的数据库系统;完备的数据采集交换存储系统;设置相对应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子系统。

(一)设立共享机构,实现业务与财务信息共享

施工企业在进行业财融合的工作过程中,主要会涉及企业内部的运营部门、人力资源以及项目成本等相关的数据信息,因此,在费用报销等方面的业务数据需要具备相应的凭证。而建筑施工企业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没有针对财务数据以及业务数据建立统一化的管理平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管理结构和会计主体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数据也没有建立统一化的标准体系,业务系统数据信息在交换过程中质量和效率都比较低。因此,施工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信息共享。

(二)各部门可共享的数据库系统

在业财融合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有效解决施工企业各个部门沟通衔接不够顺畅的问题。在传统的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各种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常常会出现各个部门信息孤岛的现象,全面降低了各种经济数据的获取效率,因此应该建立更加规范以及统一化的数据库体系,让各个部门之间对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并进行有效传递。

(三)完备的数据采集交换存储系统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系统以及业务管理系统是实现业财融合的重点因素,两项管理系统是否科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施工企业业财融合过程中的落实效果。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业财融合,需要建立有效的业务数据采集系统和财务数据交换系统,这样才能确保在各种业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实现自动化生成会计凭证,以此实现业务和财务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四)设置相对应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子系统

伴随着我国企业建设规模的逐渐壮大,企业内部在财务工作以及审计工作上的工作量也在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现象,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明显变大。因此企业为了进一步缓解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工作上的压力,在建设财务共享体系时,应该涵盖财务预算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以及成本管理等系统。企业自身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工程项目较为广泛,因此在进行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全面预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各个部门的财务支出和管理行为进行约束。

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所涉及资金最为广泛的会计核算方式之一,对于业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来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业财融合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建立相应的财务数据子系统以及业务数据子系统,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企业在采集财务信息的过程中,数据信息具备完善的可靠性以及精准性,确保财务数据信息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失去其精准性,实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两者之间信息交换的有效性,全面优化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率。

四、财务共享模式下实现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路径

为了强化业财融合效果,施工企业应基于财务共享模式建立健全业财融合运行制度,并搭建财务共享平台以实现财务数据信息共享,还要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保证施工企业业财融合效果。

(一)建立健全业财融合运行制度

1. 建立预算管理制度

现阶段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就无法真正落实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工作,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制,是进一步促进业财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将单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为一个完整的周期,针对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现金流、利润收入以及工程项目预算等,对其进行投资总额和资金收益的综合性分析,随后做好工程项目的投资预算工作。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需求,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模块,将传统的人工编制预算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编制,优化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以及有效性。同时,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将各个工程项目的信息进行整合和细化处理,综合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建立动态化的预算管理跟踪体制,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将企业的工程项目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有机融合,方便管理人员及时获得企业活动中的业务信息以及财务信息。

2. 建立业财一体化组织架构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站在企业顶层设计的角度来建立健全业务融合发展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将企业的税务管理、投资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作为核心要素,建立业务体系和财务体系的有效沟通渠道,确保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在建筑施工企业内,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别归属于不同类型的管理系统,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担负起自身的领导责任,进一步推动企业建立业财融合的规章制度建设,有效协调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优化建筑施工企业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

(二)搭建财务共享平台,实现财务数据信息共享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想要实现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确保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实现更加规模化以及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就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共享平台,清晰界定建筑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财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模式,以此来促进财务数据信息的共享效果。

建立施工企业内部的财务共享体系,首先需要根据现阶段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业务活动发展的需求制定明确的业财融合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财务数据和施工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施工企业各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项目部和分支机构应该和施工企业强化沟通和联系,实现各种财务数据信息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建筑施工企业想要进一步展现出财务共享平台的价值和优势,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强化财务数据的分析效果以及财务信息的管理效果,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各类财务数据信息和施工业务展开统一化的管理,实现财务资源的资源共享。最后,施工企业站在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综合企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建立内部财务共享平台,进一步促进企业的业财融合,在进一步强化施工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帮助企业降低在管理工作上的压力。

(三)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保证施工企业业财融合效果

对于施工企业的自身发展和进步來说,基于财务共享模式来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是进一步推动财务融合的重要发展途径。施工企业在展开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工作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量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流程上设置是否足够规范以及各个环节是否足够完整,同时考量整个建筑施工企业和各个分支工程项目活动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多元化特征,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发挥出其价值和优势,推进企业的业财融合。针对施工企业的各类资产、内部资源、应收账款以及成本报销等相关数据档案展开集中化的管理,并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强化管理效果。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相关的工作人员和财会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到审计工作也是财务共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严格遵照审计的详细需求以及审计的规章制度,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数据报告和建筑工程项目资金投入等多项费用展开全方位的核查,确保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成效。

伴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推进建设和后续的投入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使企业业务和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融合速度进一步加快。为了切实保证施工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最佳效果,施工企业应通过强力的技术支撑来加强业财融合的成效,综合企业在业财融合上的具体需求以及战略发展目标上的规划,强化对各类技术的资金投入、人力成本投入和资源投入,建立更加专业化的信息系统,引进先进的软件平台和国内外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以此确保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和业务管理工作上的时效性。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以及后续战略目标实施来说,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服务功能需要将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和先进的软件技术作为基础前提,以此确保在收集财务信息过程中的完整性、时效性,这样才能给施工企业战略规划的落实和战略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除此之外,在展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的处理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发挥出财务共享中心所具备的强大数据处理价值,推动业财融合的融合效果,给建筑施工企业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财务共享模式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对于建筑企业的战略目标实施能够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业财融合的关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业财融合运行制度、搭建财务共享平台、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等方式,优化企业业务和财务两者之间的融合水平,提高建筑业才融合的重要价值,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梁鹏飞.财务共享模式的施工企业业财融合问题探讨[J].营销界,2021(28):111-112.

[2]邱晨.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施工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04):32-33.

[3]李利芳.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1):153-154.

[4]罗玉华.财务共享服务下施工企业业财融合建设思考[J].纳税,2020(21):58-59.

[5]董光躍.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施工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6):129-130.

(作者单位: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业务管理财务共享业财融合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清障业务管理平台设计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
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管理之我见
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