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 05:58吉红清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2期
关键词:相关对策教学课堂信息技术

吉红清

摘 要:计算机技术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办公的必要工具,成为人们需要掌握的技能,因此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是紧迫的,如何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就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重要性出发,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对策。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现状的分析,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相关对策

计算机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成为大势所趋,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教师通过不断改变教育教学措施,带动整个信息技术课堂的进步。教学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在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获得更大的进展,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学习途径。

新课程给小学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在新要求中,教师根据现有状况改变自我的教学状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要完成小学生计算机科学水平能力的提升,就要从根本情况出发,制定相关的教育教学对策,教师要相应地做好科学技术和科学水平的应用工作,带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个更顺畅的过程。

一、信息技术课开展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课堂的开展是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范围的拓展,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思维,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带动学习进步。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任务不光体现在书本和成绩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实践练习和能力的培养上,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正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优势渠道,能够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缓解每天上课学习的辛苦。在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中,通过具体的机房实践,让学生接触到电脑,在学习相关基础任务的时候与时代接轨。

(一)跟随时代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教学偏向于多元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多方面高素质也成为课堂的重点。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帮助学生真正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能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了解,与时代接轨[1]。新课程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状态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计算机技术成为推进学生与社会接轨的重要一环。

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科技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多样性的,这就需要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就明确信息化学习的重要性,带动学生的学习和进步,跟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利用信息化处理的新方法,带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2]。

(二)有利于带动学生全面成长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是:学生有独立理解学习课堂上信息技术的能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具有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后对基础的计算机信息学习技术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信息技术在应用于教学之中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摸索和总结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经验,提高小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增强课程的实用性[3]。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进步的过程中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完成实用性的教学目标,在增强课堂实用性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标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是对小学生实践理论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完成素质教学的任务[4]。

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短板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重点,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学到知识和技能。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只有清晰地认识到不足才能使教学更上一层楼。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短板的弥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内容,带动整体教育活动进步。

(一)教学缺乏深度

在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教师能够通过具体的演示帮助小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学习,但是在课程的开展上,只是针对表层现象展开,主要的教学内容也集中在课本上,教学缺乏相应的深度,导致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开展并不能达到教学的新要求。教学停留在课本和表面上,在相关技术的运用中,使用的教学方式也与原本的教学方法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面对毫无新意的教学环境,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合理解决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深入挖掘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教学能力的升级和教育内容的跟进,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二)课堂开展缺乏资源

虽然有一些学校也注重信息技术课的高质量开展,但是在学校中缺乏相关的教育器材和教育环境,无法为小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这就让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标准很难达到。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推进,在政策与资金的保障下,人才的产出率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然而,现代的科技人才培养缺乏资源,同时存在资源不够平衡的问题,导致一些学生求学无路,从而导致科技教育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资源的使用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课堂的使用中,通过合适的资源管理,带动信息技术课的多层次建设。在信息技术课上,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仅仅围绕课本展开,即使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和学习场地,也很少。这个时候学校就需要拓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资源,带动整体教学活动开展。

(三)信息技术课堂不被重视

现在的社会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很难从小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重视起科技的学习和培养,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方面得不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在课堂的开展上,还有少数学校存在占课的情况,这些情况更需要通过具体的规范进行改变。这类情况的出现,就导致整体科技人才培养受到的阻力较大。所以国家应该带头为科技人才的發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相关政策的颁布,让学校和家庭都能将信息技术当作一门重要的课程,帮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接触计算机技术。

(四)教师能力不足

信息技术课程所任用的教师基本上是年轻教师。因为计算机专业刚兴起不久,师资力量缺乏。教师是刚从学校走出的毕业生,虽具备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理念,但教学经验不足。同时,大部分教师意识不到教育教学的重点,教学存在浮躁的现象,不能积极改变自我的教育理念。还有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与其他的主课不同,在教授中往往只出了三分力,没有把心思全部花在教学上。在教学上,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实力,带动整体教育进步。

三、改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应该将信息技术课作为重点课堂,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出新的学习重点,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教师改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能更好地达到新课标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达到新课标建设的根本目的,带动小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改进中,学校和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资源共享,发挥信息价值

信息技术课教学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挥教学的功能,完成最后的教学价值和成果。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公开达成云端共享的目的,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并且加以总结、记录与储存,让教学工作得到更深一步的开展。教学资源的公开有利于学生多方面选择知识接受渠道,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达到授课的目标。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多来自外界的知识,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增长见识。

教师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找到计算机技术的教学重点,实现信息时代教育方法的更新,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发挥资源的最大化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的升级及网络资源的利用,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上能够更加顺畅。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首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相应的资源,后续将资源合理运用到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中。

(二)深化教学,融入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的教学需要通过各个板块的梳理和综合,才能让最后的成果落到实处。所以,明确教学分区是深化教学的基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和深化才能有最后成果的融会贯通。学生在线下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处于一个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的状态,对外界没有深入的关注和了解。在计算机时代的支持下,利用高科技电子设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外界知识。

这个时候教师的主要工作除了教学之外,还增添了引导小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筛选和总结记录,让他们能主动选择对自己真正有用的学习知识,深化教育教学的目的,让教学不仅仅只停留在课本上,还能与社会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上,教师要能够通过深化教学内容,完成对课堂的更新,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增强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热爱信息技术课堂,并且愿意学习更多有关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改善,带动学生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整体基础,丰富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所能学习到的知识。

(三)更新理念,营造教学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做到统一。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逐渐变换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让教学呈现出个性化、开放性和合作性的特点,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保守、封闭状态,为学生创造一种比较自由、互动和多元化的环境。如果打破环境对于学生的桎梏和封锁,那么学生就会如鱼得水一般焕发活力,以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强的感受力体味人生和感受生活。在开放、自由和动态的信息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自由游弋,从而素养更加全面、人格更加健全、兴趣更加广泛。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大多是讲解操作方法,理论知识相对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课前去预习,自主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做好启发、引导,尽量避免上课时一直是教师在讲解,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自己能实际操作,对其感兴趣,从中有所收获,随之自信心也会大增。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让学生将所学的技能应用于现实中去,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目的。

教师要能够更新自我的教学理念,重视信息技术课教学,将此课程的地位提高,为其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改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学校的信息课教学升级,通过教师的重视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学习重点。提高三方的重视程度,让信息教育课能够拥有更加完整的教学链条和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在资源的利用上完成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

(四)尊重个性,打造新型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中所推崇的教育方式,在数智时代的支持下,突出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独立和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所以不能让教师的分析和理解来替代学生本人的学习实践和体会,应该让学生独立地徜徉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感情有所熏陶和启发、品德有所教育和提升以及思想得到触动和启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避免“一刀切”,改变教师或者参考书上的内容就是真理的观念,有真知灼见的学生若提出自己个性化的意见不应该一味地否决。教师要秉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教学理念,营造平等、自由和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样适合学习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更加容易产生轻松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上,要能够从根本情况出发,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带动信息技术课堂的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有差异的,要注重“因材施教”,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设计一项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针对学生技术水平的差异来分组合作,引导学生相互合作来完成作业任务,互帮互助,为个性化教学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四、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一个长远的发展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更注重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信息技术课能够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信息技术课发展道路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所以针对问题和短板,教师要想出应对措施和策略,才能让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能够提供给学生深入学习的空间,带动学生思想拓展和进步。

计算机技术是先进的技术,具有高效性、国际性,它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缩短了地域距离,完善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与配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找到工作的重点,带动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柳馨雅,朱彩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教学法研究状况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9).

[2]沈燕.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19(10).

[3]苗志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4]张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行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相关对策教学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