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2022-05-30 10:48黄海心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物理电流情境

黄海心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教学方法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在课堂上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我们教师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情景设置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设疑是调动学生的主体、发挥主题的关键。现代教育学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双减”政策的实施,这些都现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被摆在了显眼而又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

四、 转变角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发展

过去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及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独立性和创造性,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走进新课程,真正体验新课程的魅力,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促使自己的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成为学生的激发者、引领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五、夯实基础,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尊重和信任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建立起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以欧姆定律为例:

(1)大胆质疑,科学猜想。以调光台灯切入,师:调光台灯是调节了电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灯的亮暗发生变化的?--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的变化与灯亮暗变化的关系,师:电流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这样就是确定研究方向。

(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讓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不断进行完善。

(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变巡视,边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以帮助。

(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进行综合,得到结论。

(5)反思应用,实现迁移。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欧姆定律;巩固电表的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结反思探究过程,清理思维线索,巩固学习成果。

六、通过多媒体,让抽象的物理概念更直观形象

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很多是微观的、细小的:也有很多是宏观的、庞大的。对于这些微观或很庞大的抽象物理现象和规律,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支持下,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形象的信息,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经过图形动画文字、声音等处理,以一种逼真模拟的方式,将静态变动态,将微观或宏观庞大的物理过程进行模拟,创设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实现新一层次知识的自我建构。

七、结合生活,在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较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与物理有关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物理知识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去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一些相关的小课程让学生去调查研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起学生回忆平时经常会见到一些现象来创设物理情境。利用这些现象,创新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八、课外活动 ,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情感体验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

九、创新技术,优化课堂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完成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实验,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此,通过创新技术,可以达到一般进行中无法达到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猜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物理电流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电流“勤劳”的体现
神奇的电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处处留心皆物理
电与电流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