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分析

2022-05-30 10:48孟庆艳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4期
关键词: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

孟庆艳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于缓慢,其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着土地产权及宅基地制度不完善、发展集体经济跟风思想严重、集体经济未建立合理工作机制等问题息息相关,不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因此,文章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并以山东阳谷县为例,分析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落实有效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要点,即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及乡村治理方面出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避免乡村发生规模性返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以来,各地政府颁布有效措施推动其实施,但农村集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各地政府唯有不断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但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文章以山东阳谷县为例,对其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给出了相关的发展措施,加速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大量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农村地区因为其本身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这无疑影响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因此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契机,在农村地区创造更多优质岗位,一方面可使农村劳动力不需要外出寻找就业机会而在本地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可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来到農村发展经济,这样能为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农村乡村振兴的进程。

(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在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离全面小康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仅依靠党和国家的帮助,而应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使其真正助力于乡村振兴。就目前农村状况而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依然是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方法之一,因此应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利用农村荒山、荒地、荒滩、荒丘等自然资源,让农村闲置自然资源变成符合市场经济的资产,如将其改造成农家乐等乡村旅游资源,从而为农村地区带来持续性的经济收益,进而加快农村地区乡村振兴进程。

(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能提升农村经济市场竞争力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提升农村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现阶段,有些农村地区以个体农户或小规模生产作坊为主,其整体竞争力较弱且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形式,将农村分散的个体农户及小作坊组织起来,使个体农户及小作坊能以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降低农民整体风险,为农村整体经济的提升奠定基础。而在此过程中,农村地区应根据其发展现状及资源情况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及产业,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有效结合在一起,提升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了实现乡村振兴,阳谷县按照“推动土地托管,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对其农村经济进行改革,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目前,阳谷县共投入资金1744万元,社会化服务耕地24.9万亩,为农作物播种、除草病虫防害及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同时,阳谷县全县享受托管服务农户累计已达3.6万户,家庭农场500多家,农民合作社2000多家,其中农机合作社132家,农业机械总动力30万千瓦,机械设备共10000多台,承担了阳谷县全县80%的农田作业量,为提升农作物产量及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阳谷县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将原来的个体户或小作坊的形式演变为高效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阳谷县实施“田保姆”经济模式之后,全县小麦生产成本降低30%,节约劳动力户均6人,其中表现最好的安乐镇薛寨村的土地全托管试点,其部分数据如表1所示,可见阳谷县土地全托管之后效果较佳。虽然阳谷县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比如现阶段阳谷县存在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着土地产权制度及宅基地不完善、发展集体经济跟风思想严重、未建立合理工作机制,相关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文章中将针对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促进阳谷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其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阳谷县土地产权制度及宅基地制度需要进行改革

阳谷县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采用的是“土地全托管”的方式,而“土地全托管”其最为重要的本质是突出土地资源人人共有,但在进一步实践过程中,“土地共有”的理念越发模糊。而由于阳谷县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未对土地产权进行界定,一方面损害了农户的切身利益,一方面也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更好发展。因此,为了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阳谷县需要加快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的产权,这样才能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阳谷县产业体系不完善,发展集体经济跟风思想严重

虽然截止到目前阳谷县土地全托管户数3.6万,但这个户数只占阳谷县总户数五分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阳谷县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发展限制性强。由于阳谷县现阶段虽然有土地全托管户数3.6万,但其余大多数农户依然采用个体经营的模式,个体经营模式一方面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不利于阳谷县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现阶段阳谷县产业体系不完善,农业规模效应不突出,阳谷县自身农业特色产业尚未形成,无法推动阳谷县实现乡村振兴。同时,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阳谷县跟风严重,并未依据其乡村的特色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集体经济,往往参照模仿周边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子,使得阳谷县很多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不足,阻碍了阳谷县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阳谷县集体经济未建立合理工作机制,相关人员能力需提升

阳谷县乡村振兴面临着如何建立科学合理工作机制的问题,怎样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等问题。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阳谷县由于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及监督机制,极大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热情和积极性,严重影响了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此外,阳谷县很多村镇干部领导层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使其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不能发挥较强的带头作用,阳谷县村镇干部主要以年龄较大的本地党员为主,而这些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对农村状况及发展特色了解不足,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知之甚少,更不懂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因此这些基层领导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起不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一)加快阳谷县土地产权制度及宅基地制度的改革

在阳谷县大力推动“田保姆”经济模式的过程中,阳谷县部分农村地区依然面临着集体产权界定不清晰等现象,严重阻碍了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利于阳谷县实现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阳谷县加快土地产权制度及宅基地改革制度的改革,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阳谷县需要使用税费减免等方式来推动其产业制度及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比如针对一些涉农项目的建设阳谷县给予一定程度的税费减免,如农资产品的购买、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农业新技术项目引进等,这样可以推动农村地区加快农业生产研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阳谷县需要改善其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及宅基地制度,阳谷县部分村镇其土地产权及宅基地制度极不完善,无法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的权益,因此阳谷县应制定一套合理的土地产权及宅基地退出机制,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农户补偿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阳谷县集体经济发展,加速乡村振兴。

(二)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并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措施

现阶段,阳谷县参与土地托管的热情并不高,针对这一情形,应继续加大对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及资金扶持力度。

在政府扶持方面,一方面应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政务服务中心,将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关的诸多项目,如行政审批、扶持措施等纳入综合服务窗口,从而提升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增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具体而言,应依据农村实际情况及产业分布情况等,采取一村一策的措施,保障政策及资金到位,使农村地区不断发展特色经济及生产特色农产品,同时依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实现方式,从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支持方面,应加大涉农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除了农户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之外,还应加大农业生产发展类专项资金的补贴力度,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贴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科技推广补助资金等,以这些方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集体经济项目选择上,应采取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具体而言,应将阳谷县村镇分为资源优势型、一二三产业融合型,区位优势型等,如阳谷县李台镇将闲置宅基地发展为花园果园菜园,提升其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等;资源优势型,如博济桥街道办事处赵庙村依据光伏产业发展其农村集体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型,如十五里果园镇就采用此种方式;区位优势型,如九都杨村利用红色历史资源发展该地农村集体经济。采用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能避免农村集体经济的同质化,有利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三)阳谷县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储备相应的高素质人才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应加大培养相关人才的力度,人才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首先,应对阳谷县村镇人才政策进行改革,这就需要阳谷县相关部门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引进机制及人才培养机制,使这些人才真正推动阳谷县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应提升阳谷县村镇领导干部的素质水平,毕竟阳谷县村镇领导干部是决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好坏的关键,因此应通过培训等手段来提升领导层的综合素质,使领导层能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出一条更为科学有效的道路[8];最后,应促进农村基层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同时应完善晋升机制及奖惩机制,进一步提升相关人才工作积极性。

五、结语

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很多地方的农村采取了农业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文章以山东阳谷县为例,分析其农业集体经济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加快阳谷县土地产权制度及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大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扶持并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等内容,以此促进阳谷县乡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其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宦欣,廖灵芝.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云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6(03):38-41.

[2]邓树勇.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路径分析与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196-197.

[3]蔡春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农家参谋,2022(03):114-116.

[4]贺中书.基于区域经济视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5(34):138-140.

[5]艾柏宇.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以桂东南P镇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21.

[6]包云娜.城市化背景下城郊农村改制转型发展路径探究[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2):1-7.

[7]王义夫.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化农业,2018(08):64-65.

[8]崔浩琛.鄉村振兴视域下特色产业驱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操场河村为例[J].天津经济,2022(02):16-22.

(作者单位:中共阳谷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阳谷县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
阳谷县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监督若干问题探究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
人民法院便民型司法模式实证探究——以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
河网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