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理念下岳阳市民间舞蹈“楚鼓舞”的传承与发展

2022-05-30 13:22丁晨奕
艺术评鉴 2022年21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

丁晨奕

摘要:“两创”即“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何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下文艺工作的重要命题。岳阳民间舞蹈“楚鼓舞”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值成为了湘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本文以“楚鼓舞”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传承现状,转化形式和路径,并从民俗舞蹈向艺术作品积极转化、传统文化与教育体系有机融合、非遗资源同旅游产业互促开发等几个层面分析“楚鼓舞”在艺术、教育、旅游等多个不同应用场景中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进而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它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两创”  楚鼓舞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041-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在尊重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与精髓的基础上,科学而智慧地融合新时代精神,对具有宝贵文化价值的传统进行创造性改造,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和现代形式,更好地融入当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创新性发展则是结合时代新思想、新观点,补充、拓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形态,发展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样态。”新时代的大环境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使命,地方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基因,有着深刻的社会价值。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角度研究传统民间舞蹈,既能丰富传统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态,又能赋予传统民间舞蹈新的生命力,促进传统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宣扬传统文化艺术,并加大创新改革力度,推动地方民间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新时代文化工作者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也是文化振兴道路和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之路的内在需求。鉴于此,笔者以“楚鼓舞”为研究对象,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角度,梳理其传承状况、转化形式与发展路径,为更好地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一般经验与借鉴。

一、“楚鼓舞”的传承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楚鼓舞”基本概况

岳阳古称巴陵,属于荆楚之地,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记载“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这说明楚地巫风盛行,民间喜好祭祀,每逢祭祀則以歌舞娱神。“楚鼓舞”正是在当时人们祭祀湘江水神时表演的一种舞蹈。古时新墙河水经常泛滥成灾,给依附在新墙河生存的两岸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当时人们每年的腊月至春节期间都要到河边玩狮舞龙、跳楚鼓舞,祈求神灵庇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楚鼓舞”才逐渐由祭祀神灵发展为节庆娱人的活动。曾一度广泛流传于长江沿岸的岳阳、石首、荆州、沙市等地,后逐渐衰微,如今仍局部保留于岳阳地区的新墙河、麻糖、湖滨、荣家湾一带,它以鲜活的肢体语言和强烈的鼓点节奏为主要表现形式,是具有浓郁湖区特色的民间舞蹈。

“楚鼓舞”以楚鼓和吊锣为道具,楚鼓为高45厘米,直径60厘米的圆鼓制成,吊锣由弓形竹片和铜锣制成。舞蹈由四人表演,其中三人饰旦角,一人饰丑角,两名旦角抬鼓,一名旦角击鼓,丑角打锣。舞蹈无乐队伴奏,由表演者边舞边击打乐器,表演者随锣鼓节奏舞蹈。锣鼓节奏明快,铿锵有力,舞者间配合默契,欢快起舞。“楚鼓舞”中有“矮桩步”“梅花步”“跷跷步”“仰身锣”“骑马桩”等几个基本步法和基本动作。“它的动作特点可归纳为‘摇、翘、扭。‘摇就是旦角用肩带动上身一步一摇;‘翘为丑角在击锣时上身稍后仰,一腿半蹲为重心,另一腿屈膝前踢,这就形成了一步一翘;‘扭是在敲锣击鼓的动作中扭胯。”独特的舞蹈语言使“楚鼓舞”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二)“楚鼓舞”传承现状

在社会迅猛发展的潮流下,城镇化的兴起导致村落空巢化,大量村民离乡发展。传统民间舞也随着原生村落的没落而急速流失。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可选择的休闲活动越来越丰富,大众娱乐方式已由从前自娱自乐的玩龙舞狮向如今更为轻松便捷的休闲活动转化。同时,现代剧场表演性舞蹈经过艺术化的专业加工,由专业的舞蹈编导运用专业的编舞手段,再由专业的演员在专业的舞台上表演出来,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在社会现代化飞速发展,大众娱乐方式转变以及现代剧场表演性舞蹈的三重冲击下,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困难。虽然困难重重,但在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在地方政府与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民间舞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地方政府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如传统舞蹈“楚鼓舞”所在的岳阳市就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颁布实施了《岳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每年近1000万元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可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普查、征集、保护和传承经费补助。与此同时,为了健全和完善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本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传承人名录认定制度。为鼓励和扶持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收徒传艺、开展传习活动,还提出了非遗“名师传艺”支持计划。除此之外,当地每年还会进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精神财富。

“楚鼓舞”非遗传承人戴宝萍自20世纪80年代参加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编辑工作开始便从事“楚鼓舞”的发掘研究工作,多次与省、市舞蹈专家一同从新墙河至洞庭湖滨一带进行田野考察。通过民间艺人的表演以及对民间艺人的访问,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史料、活态传统舞蹈、民间艺人口述记录等文字与影像资料,又翻阅了大量古籍,从史书文献、民间传说中追根溯源,考证楚鼓舞的起源。经过多年的研究,2010年,“楚鼓舞”被列入岳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目前,“楚鼓舞”有市级代表传承人一名,传承人戴宝萍老师收了三名学徒,一位是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舞蹈专业教师郭皓,一位是岳阳楼区文化馆舞蹈专干王佳静,还有一位是临湘市职业中专舞蹈专业教师柳自强。三位学徒向传承人学习“楚鼓舞”多年,有着扎实的舞蹈功底,多次参加“楚鼓舞”舞蹈作品创作,并在各自岗位上传播“楚鼓舞”文化,培养后继人才。

二、当代“楚鼓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

对传统民间舞蹈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实践性课题,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语境,结合现实需求,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时俱进,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生产领域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充分激活其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更好的服务社会实践。当代“楚鼓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以“楚鼓舞”为原型,并结合艺术创作、教育、旅游等不同的应用场景。笔者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提出了“楚鼓舞”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多元开发思路和对策,探索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一)民俗舞蹈向艺术作品积极转化

“楚鼓舞”舞蹈动作粗犷剽悍,充满诙谐、夸张、活泼的情调,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近二十余年,在以“楚鼓舞”非遗传承人戴宝萍老师为主的文艺工作者、舞蹈编导的努力下,“楚鼓舞”被搬上了舞台,这赋予了“楚鼓舞”新的生命力与文化内涵。1986由戴宝萍老师与其他3名文艺工作者表演的四人舞《楚风锣鼓》参加湖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三等奖;1990年戴老师在原舞蹈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编创了24人表演的群舞《楚风锣鼓》参加湖南省电视台春节晚会;2014年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合作重新创作的群舞《楚风锣鼓》以“楚鼓舞”为基本元素,结合岳阳民间舞蹈语汇重新整合重构,展现了湖湘人民的朴实情感和浓郁的民俗生态风貌,获得了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十佳作品”;2017年与湖南理工学院合作创作的群舞《楚风锣鼓》参加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一等奖;2020年群舞《祈》以“楚鼓舞”为创作原型参加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一等奖;2022年《天佑》将楚鼓舞与地方特色音乐有机结合,融入现代元素,表达了“楚鼓舞”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守正创新、生生不息的精神,作品荣获第七届湖南艺术节“三湘群星奖”舞蹈类优秀作品奖。

纵观“楚鼓舞”的舞台化创作历程,其在舞蹈动作的挖掘、舞蹈形式的改良、作品主题的升华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首先是舞蹈语汇的创新,近年来的“楚鼓舞”舞台作品致力于“楚鼓舞”动作开发,改良传统套路和规定动作,在原生态和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根据作品适时加入生动准确的个性语言,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动作更加符合当代审美。其次是舞蹈形式的创新,对“楚鼓舞”服饰、道具进行加工改良。精简了传统“楚鼓舞”一楚鼓一吊锣的道具配置,将表演者身上的锣取消,只保留了手上的锣,在服饰上以现代审美进行创新设计。另外通过舞台布景、灯光等现代化舞台装置的补充使舞蹈画面更加丰富多彩,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最后是舞蹈主题的创新,将当代人民的生活情趣与时代主题融入到作品中,赋予传统民俗舞蹈新主题、新内涵,使原本古拙质朴的“楚鼓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戴宝萍老师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将传统的民间“楚鼓舞”进行舞台艺术化的加工,提炼经典动作、与地方音乐有机结合、对服饰道具进行改良加工,将现代元素巧妙融入民间舞蹈。经过多年的积淀与不断的创新,新时代的“楚鼓舞”形式独特、粗犷豪迈、幽默风趣,极具感染力。经过艺术创新后的“楚鼓舞”不再是农耕时代人们农闲时的自娱自乐,也不是祈求神灵庇佑的祭祀舞蹈,而是升华为可以与现代剧场舞蹈相媲美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深厚文化内涵的舞蹈艺术作品。

(二)传统文化与教育体系有机融合

“楚鼓舞”作为岳阳市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资源,一方面从传统民俗舞蹈转化为了现代舞台艺术作品,另一方面经过合理的利用,走进了校园,转化成了学校教育的文化资源。当“楚鼓舞”作为非遗传统舞蹈进入校园之后,其又被赋予了宣传教育和传承创新的文化意义。随着“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展开,近年来 “楚鼓舞”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建设非遗传承基地。2019年11月相关部门在岳阳市东方红小学建立了“楚鼓舞”传承基地,成立了楚鼓舞传承班,并将“楚鼓舞”动律改编为了课间广播操,该校于2021年以“楚鼓舞”为题材创作的少儿舞蹈作品《鼓风》入围了第十一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决赛;2021年7月在地区文旅广体局的促成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努力下,“楚鼓舞”传承基地落户湖南民族职业学院;2022年初,“楚鼓舞”传承人戴宝萍老师与湖南理工学院达成协议,将在湖南理工学院建设“楚鼓舞”非遗传承基地。“楚鼓舞”非遗传承基地在东方红小学、湖南民族学院与湖南理工学院的先后落成,不仅将地方民间舞蹈引入了课堂,纳入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使“楚鼓舞”的传承步入正轨,同时还能够依托于高校專业编导与表演人才,创作出更多的舞台精品,进而切实推动“楚鼓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二,开设相关课程。目前,湖南理工学院已在舞蹈学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了“湘北民俗民间舞蹈文化”这门课,课程的开设对培养舞蹈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湘北民间舞蹈,弘扬湖南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除了对舞蹈专业学生开设传统民俗舞蹈专业课程之外,还可以针对相关专业,开设传统民俗舞蹈公选课,进一步拓宽非遗民间舞蹈的传承受众面。第三,举办讲座或展演。湖南理工学院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举办了“楚风古韵进校园 民族文化有传承”非遗专题讲座,向广大学生介绍“楚鼓舞”的文化起源、传承源流、艺术特征,并讲解示范了“楚鼓舞”的动作技巧、节奏特点。通过文化讲座和舞台作品展演活动,在学校进行传承和保护民间传统舞蹈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非遗资源同旅游产业互促开发

随着文旅产业的融合,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既能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空间,也能进一步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把传承民间舞蹈文化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打造民间舞蹈文化优秀品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既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本真性,又要通过旅游开发向外界宣传推广。结合“楚鼓舞”的表演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博物馆与节庆晚会两种模式对“楚鼓舞”进行旅游开发。

1.博物馆模式

博物馆拥有固定的展示场所,具有专业的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博物馆的展示功能较为丰富,观赏性较强,通过灯光、布局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游客以良好的视听体验。在对“楚鼓舞”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建设专门的岳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岳阳地区音乐舞蹈、传统技艺、口头传说等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统一展示,形成岳阳文化名片。将与“楚鼓舞”相关的道具、服饰等实物及文字、图片等资料放进非遗博物馆中进行收藏、展示,同时进行“掌上博物馆”等线上形式的开发,增加游客的游览时间与空间。还可以在非遗博物馆设置非遗体验区域,以体验为中心开发非遗文化,让游客亲身参与到非遗之中,比如对“楚鼓舞”的开发可以让游客穿上楚鼓舞的特色服装,在简单的动作学习后,敲锣打鼓,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2.节庆晚会模式

节庆晚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产业的重要方式,文化旅游、节庆晚会使得传统文化和群众生活紧密相连,促进其良性发展。比如在2021年春节期间,非遗民间舞蹈“楚鼓舞”以崭新的面貌参加了2021年岳阳市非遗网络春晚,带来了全新的舞蹈《祈祉》。此次春晚以“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将传统与现代相衔接、文化与旅游相融合,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的形式记录和展示植根在岳阳大地上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出了欢乐祥和的节庆氛围。2022年元宵节,岳阳各地举行了包括民俗展演、非遗庙会、赏灯看戏等各式各样隆重热烈的庆元宵活动,通过电视广告、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吸引了众多群众,为岳阳市民带来了一场绚丽多彩的文化盛宴。如此,通过非遗文化资源与节庆晚会活动的结合,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被束之高阁的古老物件,其顺应潮流,呈现出了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面貌。二者的结合一方面能够丰富本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本地传统文化,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非遗舞蹈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创新,既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民间舞蹈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充分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与引领作用,促使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走向了共同繁荣。

三、结语

传统民间舞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传统民间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传统民间舞蹈进行创造性转化,应以民间舞蹈为原型,结合艺术创作、教育、旅游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及应用对象,不断创新民间舞蹈的样态形式与应用表现。转化是创新发展的前提,是在民间舞蹈“非遗”传承基础上的一种更高级的形态。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让民间舞蹈自生造血,拥有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979.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省卷编辑部岳阳地区编写组.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岳阳地区资料卷[M].湖南省编辑部,1984.

[3]仝妍.“非遗”舞蹈进校园——舞蹈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J].舞蹈,2018(05).

[4]张盈,王姗.醒狮舞“非遗进校园”的教学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5).

[5]孔繁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运用与路径探析——以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转化[J].理论学刊,2018(06).

[6]戴宝萍.楚鼓舞探源[J].舞蹈,2000(01).

[7]陈玲,唐莉.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遺产的开发策略研究——以徽州傩舞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06).

[8]朴永光.论“非遗”语境下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6).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