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古筝作品《汉宫秋月》演奏技法及创作构思

2022-05-30 13:22杨诗涵
艺术评鉴 2022年21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

杨诗涵

摘要:古筝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古筝作品将古筝乐器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其独特的演奏技法与创作思路与二胡、琵琶等乐曲作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的乐器谱写的乐曲在旋律及艺术美感方面都大有不同。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名曲《汉宫秋月》多样化的音乐特性与艺术性质,本文以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为例,深入探究了该作品的演奏技法与创作构思,以此来展现我国古筝名曲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古筝作品  《汉宫秋月》  演奏技法  创作构思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061-04

在我国古筝作品中,《汉宫秋月》是一首代表性作品,被认为是十大古筝名曲之一。其作为山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筝作品,蕴含了儒家文化及思想。这部作品借助了古筝这类传统器乐进行演奏,整体体现出了一种深沉婉转的调性,能够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极具古代美感的意境。这首作品营造的氛围,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古筝作品的特殊旋律,而且还能让人们从中体会到古筝乐曲的艺术魅力与山东筝派的音律美感,从而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古筝作品《汉宫秋月》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文章为进一步了解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从其特点入手,深入探究了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演奏技法及创作构思,以求能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理论。

一、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特点

《汉宫秋月》作为我国传统乐曲的代表作之一,其原身是崇明派琵琶曲,在传统乐曲及乐器的推广与传承中,其不断衍生出了多种形式,运用了多种乐器来谱写,比如古筝、琵琶与二胡等。以古筝曲为例,在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中,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曲式特点,古筝曲的《汉宫秋月》由“碰八板”分离而得,在曲式方面,是较为经典的八板体曲式作品,这种结构的定义是根据《易经》先天八卦而得出的。在八卦中共有8个方向,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中的八个乐句象征着八方。每一句都以一板、二板……八板代表。较为特殊的是第五句,该句分为八拍或八板,代表了八个小节。而八个乐句的总和就是六十四板,在先天八卦中,“巽五”处在第五卦中,“五”在八卦中又有“九五之尊”的说法。因此,第五板中用四板来体现八卦的四象,构建出了极具中华文化色彩的曲式结构六十八板,这也正是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绝妙之处。

其二,流派特点,古筝作品《汉宫秋月》是由山东戏曲延伸而成的艺术形式,其在流派上归属于山东筝派,这一流派是古筝乐曲的主流派系,其特点在于大板第一标记,整体为七声音阶乐曲:即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其中清角与变宫两个变音多奏成上下滑音,这就是极具地域风格和特点的山东古筝乐曲。

二、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演奏技法

(一)左手演奏技法

1.揉弦

在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演奏中,揉弦是最为普遍的左手演奏技法,该技法中涵盖了不同的方式,用于表达乐曲中不同的情感,具体有以下几种:其一,滚揉,是以手掌的上下摆动,带动手指第一关节作屈伸运动,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来改变弦长产生音波的一种揉弦方法。滚动力度的大小则代表音调的大小,在音调调节方面,可通过节奏快慢的把控来谱写偏低与偏高的音调。在实际演奏中,其演奏形态是将整个左手手指放置在古筝左半边的琴弦中,将第一指关节放置在琴弦之上,以较为轻松的姿态达到手指的轻微弯曲,以小角度的手指来波动古筝琴弦,并依据手掌不断的变化来把控旋律的快慢,这种演奏技法的特点在于能够通过控制手指与琴弦的接触面积来进行揉弦演奏。

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中滚揉演奏技法的运用较为巧妙,其保留了乐曲原有的古风韵味,在节奏调控方面,或快或慢,但始终都在以一个合适的节奏为准,没有过快,也没有过慢,不然就会导致整首乐曲的情感无法得到真实地流露,且难以突显古筝在演奏传统乐曲方面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特性。在应用滚揉演奏技法进行乐曲演奏时,其具体变化的规律要依据do与re以及sol和la两音的连接,在连接中要确保音符时值控制在一拍以内,并依据do和sol不断滚揉的演奏方式来进行音调调节。

除此之外,结合古筝作品《汉宫秋月》旋律线的提升来看,在情感表达方面,其会随着不断波动的音律来体现情绪的高涨,此时会出现多次高音do,在此过程中,do以持续滚揉的演奏方式来不断对手指拨动琴弦的速率与力度进行调整。

其二,压揉,在揉弦中,压揉结合了压和滚两种演奏方式,从演奏技巧来看,相比于前一种揉弦来说,压揉更加讲究,其不仅结合了滚揉演奏技法的动作,且还运用了压揉的方式来控制整个手指的协调性。其依据手掌下压来使手指能够顺应向下滚动,并在滚动中用手掌的压力来演奏出不同的音效,谱写更加美妙的古筝旋律,这样的演奏方式一般出现在描绘沉重的情绪时。从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揉弦技法来看,使用压揉的频率较多,其目的就是想要依据加大音效来凸显情绪的变化,再对频率和音波的大小做适当调整。这种演奏技法意在模仿《汉宫秋月》原曲,琵琶演奏技巧中的推弦与拉弦技法,目的在于将《汉宫秋月》的古典韻味以古筝演奏的方式展示出来。

随着音乐情绪的高涨,演奏者会运用到压揉技法来以加快节奏的方式提高音效,使整个旋律变得更加沉重,并依据高音表达的方式来推动整首曲目走向高潮部分。从第45小节的第一拍si来看,直到46小节第二拍的la,演奏者都在不断以压揉的演奏方式来产生更多的下滑音,使整首乐曲在旋律方面更加具备多样性,能够产生不同的音调,进而丰富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内容与情感。

在第37小节第一拍的re中也能看出压揉的演奏技法,这一节正处于整首曲目的情绪发展期,目的在于为后续的高潮部分进行铺垫,依据适量压揉技法的融入,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曲中情感。

其三,压弦,这种技法是由压揉延伸发展而得的,其同样以第一指关节形态保持不变为主,依据手指拨动古筝琴弦来进行音调旋律的变化,即依据压弦来对琴弦造成压力,从而进行音准调节,以压力力度的不同来实现旋律的改变。从古筝乐器的演奏特性来看,压弦非常有讲究,这是能够改变整首曲目旋律的重要操作,要点就在于一个“力”字,力度是否能够精准把控,将决定曲目后续旋律的走向。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压弦演奏技法要将高音do压至高音re,这可以使原本情绪较为哀愁的乐曲多出一丝灵动之感。

2.平音

为使揉弦技法的效能及作用能够在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中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单一的以使用此类技法为主,而是应当同时结合平音的应用,使整首乐曲的表达能够更加细腻、多变。平音的普遍规律在滚揉的普遍规律中已经提到过,二者密不可分。曲中46节中第四拍的si是依据平音技法进行演奏的,这种演奏方式和一般常见的古筝曲目演奏方式具备着较大差异,但这也正是古筝作品《汉宫秋月》在演奏技法方面的独特之处。本曲的46小节作为乐曲情感表达较为激动的部分,能够为即将到来的高潮部分蓄力,平音演奏的方式虽能提高整体的情绪,但还不是乐曲的最终章,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时一定要有所保留,不能以完全爆发的形态进行演奏,要为后续的精华部分做好铺垫、留有余地,这样才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运用不同的演奏方式处理乐曲,能够进一步丰富乐曲的情感,且让其在具体表达中呈现出与其他乐曲不一样的精彩。

3.滑音

古筝乐曲演奏技法中的滑音代表了上滑与下滑两种不同的音调形态。前者的特点在于低音滑向,而后者则为高音滑向,两者间具有较大的反差。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中滑音演奏技法的应用则是结合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滑音,其目的在于加强对不同音调的处理,使整首曲目的音调有高有低,呈现出多元化的曲调形态,以此来做到滑而不腻。让观众在欣赏古筝作品《汉宫秋月》时,不会因单一的音调而感觉疲惫,以呈现多形态音调的方式来凸显快慢结合的演奏技巧,从而将古筝乐器多种音色及音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并感受到古筝音调的美感。从下滑音的使用来看,其在本曲中多处情绪高涨处均有出现,曲中的si为骨干音。同时,乐曲中的mi和sol、la和do的滑音演奏起到了将各音节进行连接的作用,这是一种特殊化的演奏技法。

4.颤音

颤音在乐曲中的运用也可以找到普遍规律,《汉宫秋月》在演奏时颤音频率不能过快,演奏者应该依据乐曲韵律来对其进行把控,确保整首乐曲在美感表达方面能够做到不失古朴雅致。

5.虚按音

虚按音虽为左手演奏技法,但在实际演奏中,其也需要右手的运用才可以完美地完成演奏,之所以将其归纳为左手演奏技法,是由于其在演奏过程中整体的演奏方式还是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的。以左手手指接触琴弦来配合右手下排琴弦的调控来演奏出似有似无的音调的演奏方式所产生的旋律不具有实音的音响效果,其意在描绘出中国传统乐曲中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二)右手演奏技法

1.撮类指法

作为古筝乐曲中右手演奏技法的基础,撮类指法在运用时要确保运力均匀,演奏者应该依照乐句的变化来进行强弱与快慢的处理。实际演奏中,要让大指托与中指勾的形态能够在两根弦上同时拨动,大、中二指弹弦整齐,并确保在演奏中发出的音量可以一致,以此来突显出音响共振的实效性,在听觉层面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官,使其体会到古筝演奏的艺术魅力。在此过程中,琴弦和手指的拨速比例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演奏者指法力度的把控与速率的变化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古筝音色。撮类指法能够依据乐曲情绪的变化来进行音色处理,不同音色的调节可以展现出更加生动的情绪,常见的方式就是手指拨动琴弦的强弱程度,包括逐渐加强与逐渐减弱两种形式,每一种方式都能使乐曲的音调发生变化,进而配合乐曲表达的情感来构建良好的艺术意境,引发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2.摇类指法

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中运用了多种摇类指法,其主要以食指摇和拇指摇为主。前者是使用右手,根据食指的挑与抹的指法来进行演奏的,具体为连续交替性里外结合快速拨弦。在演奏中,该技法需要演奏者的大指能够以轻压的方式定在食指近指尖第一关节处,这样才能增强食指稳固的辅助力量,以此来实现对音符的有效控制。同时,凭借手腕力量的瞬间发力,再利用琴弦的弹性,以快速拨弦的演奏技法撞击琴弦并迅速弹开,能够做出具有弹性的顿音效果。而对于后者拇指摇来说,其是依据大指指根关节进行拨弦来带动整个右手手指的運动的。随着古筝乐曲的不断推广,这种演奏技法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当下的拇指摇演奏技法,除了以大关节拨弦以外,也有用大指的小关节进行拨弦的情况。拇指摇在《汉宫秋月》中被运用在了乐曲中情绪最为激动的部分,这使得作品压抑的情感得到了释放。

三、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创作构思

(一)《汉宫秋月》内容分析

古筝作品《汉宫秋月》描绘出了一个中秋佳节,帝王后宫深处,正在思念家乡与亲人的宫女的形象。其营造出了悲秋的情绪氛围来抒发人物心中悲凉的情感,将其凄惨的命运在悲秋情绪下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在旋律方面,古筝作品《汉宫秋月》整体都在以比较低沉且具有悲伤情绪的律调来引发人们的感叹与同情,在一声又一声的古筝琴弦的波动下,哀、怨、悲、愁等复杂的思想情感以多样性的乐曲韵律展现了出来。在探究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内容时,如果观众对相关历史没有一定程度地了解的话,是很难体会作品实际所表达的内容的,自然最终也就无法深入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应当以该曲的哀怨思想与悲愁情绪为切入点,以分段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古筝作品《汉宫秋月》想要表达的内容。

本次研究以分段式探讨的方式探究了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内容,其中,其前16小节为第一段,第一段之后的54个小节则划分为第二小节,第二段后的74小节则分为第三段,其余部分视为结束段。

首先,从第一段的内容来看,这一阶段的曲调相对较为平和,整体以较为抒情的旋律来渐渐拉开了整部作品的大幕,意在为后续内容的呈现奠定基调。在演奏方面,这一阶段的曲调通过对宫殿富裕的生活的描绘,体现了宫女心中的苦闷,并以寂静秋月作为背景,衍生出了秋天悲伤的思绪,以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体现出了曲中人物的哀怨情绪。

其次,第二段则是前一段描写的背景与展现的情绪为依据,借助多样化的演奏技法,依据快慢结合的方式,使整部作品的乐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了起来。在谱写不同的节奏与旋律中,以强弱分明来结合升和降的曲调,将曲中人物的实际情感进行表达。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古筝乐曲中,充分展现人物心中的忧愁,表达出其无绝期的愁绪。这一段的内容整体较为丰富,并通过重复多次相同的曲调与断断续续的旋律呈现,突显了人物心中的哀怨情绪,始终难以消散。

最后,结合第三段与结束段来看,其通过内外交叠的形式描绘了宫女离别愁绪的变化,并结合五声宫调式,以回旋奏鸣曲式将整体节奏放缓了下来,与乐曲开端的慢调性旋律遥相呼应,对曲子中哀怨悲愁的情绪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演奏方面,選择以慢调来结束整首乐曲,目的在于为观众营造出曲终情未终的情感,从而使人们在心中对乐曲进行回味。总的来说,古筝作品《汉宫秋月》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反响,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主要还是仰仗于创作者对多元化的艺术形态的结合。其依据我国山东筝派的古筝乐曲风格为蓝本,并结合名曲《汉宫秋月》原有的内容框架与情感基础,依据谱写更加美妙的旋律为创作主体思路,应用古筝乐曲中各类极具特点的演奏技法,并经过多种技法结合的方式来丰富了本曲的旋律结构,达到了通过演奏不同的旋律来表达《汉宫秋月》的乐曲内容与思想感情的效果。

(二)《汉宫秋月》旋律分析

在了解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创作构思时,我们不仅要明确其具体表达的内容,还需从旋律层面来进行深度分析。古筝作品《汉宫秋月》借助古筝来将其独特旋律美感与《汉宫秋月》中较为悲惨的情绪描写进行了有效结合,作者刻意以慢调的方式来谱写古筝乐曲的旋律,通过减缓演奏速度与融入多种类型的辅助音,来引领观众能够感受到古筝乐曲中独特的意境与美妙的旋律,使其在心中能够产生对古代音律环境的幻想,并适当地在旋律层面增添更多的律调起伏与波动,来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乐曲听感。由此能够体现出,作者在创作古筝曲《汉宫秋月》时,主要是想借助悲凉的乐曲内容来体现古筝对悲秋情绪的表达,并以慢调旋律的方式来改变原有的曲式结构,依据鲁慢调的流派特性,来展现出山东地区鲁派古筝乐曲的风格与特点,以实现对齐鲁地区传统音乐的推广与传播。

综上所述,由于曲式结构的改变,古筝作品《汉宫秋月》在旋律调式功能方面也在随之改变。作者创作思路能够使《汉宫秋月》的曲调以独立存在的显著段落调式的形式呈现,并且,在角调式段落运用方面,作品能够依据对比徽调式段落来将曲中人物缠绵的思想情感进行明确表达,以此来强化该曲目中哀、怨、悲与愁的思想感情,以求能够借助古筝乐器创作的方式来对《汉宫秋月》这一经典名作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有效拓展,以体现出古筝乐曲的音乐性与艺术性。

四、结语

结合上述研究分析来看,为使我国传统名曲《汉宫秋月》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在传承此类中华优秀文化作品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其不同的演变形式。对古筝作品《汉宫秋月》进行研究,要针对该曲的演奏技法和创作构思来深入探究古筝作品《汉宫秋月》呈现出的艺术形态,从中感受该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古筝乐器自今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代表性的古筝乐曲,《汉宫秋月》的旋律较为简单,虽没有过多的节奏变化,在旋律把控方面,就是依据加快与放缓演奏速度为主,但其表达的内容能够从每一个细致的音符中体现出来。这种极具古代风味与韵律的音乐作品,以凸显古代音律风情的方式培养了人们的艺术素养,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加了解我国独特的音律文化。基于目前关于古筝作品《汉宫秋月》的学术研究还比较少的现状来看,此次研究能够了解该作品的演奏技法与创作构思,这为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推动我国传统乐曲与传统乐器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保障,彰显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特性与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何依璇.筝乐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与声韵之美——评《当代古筝名作教学与演奏详解》[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120.

[2]杨柳.音乐美学视域下古筝演奏意向美学——评《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J].中国教育学刊,2021(06):142.

[3]朱婉宁.传统筝曲音响的风格审美[D].重庆:西南大学,2021年.

[4]李奕兰.探究式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的运用——评《当代古筝名作教学与演奏详解》[J].中国教育学刊,2021(05):110.

[5]贾江丽.基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古筝专业教学改革——评《古筝演奏技巧》[J].中国教育学刊,2021(05):113.

[6]刘沙路,孙文妍.“互文性”视域下古筝艺术作品文化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02):75-81.

[7]关丽娟.古筝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评《古筝艺术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1(04):113.

[8]陈玉莲.在古筝演奏技巧练习中感受音乐美——评《古筝演奏技巧》[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143.

[9]武田甜.浅谈哀、怨、悲、愁的旋律——古曲《汉宫秋月》赏析[J].明日风尚,2020(14):145-146.

[10]薛莲.新时期古筝表演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探究——评《文史谈古筝》[J].中国教育学刊,2020(02):127.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
浅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南北竹笛乐风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研究现状及思考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绚丽技法的完美诠释
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分析
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