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位一体”培养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

2022-05-30 10:48韩冰
职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三位一体培养目标

韩冰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从分析意义、把握思路、明确目标、培育品牌四个方面对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阐述,并基于思考,对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进行了详细阐释。

关键词:培养目标    技工学校    校园文化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產业结构正在面临深刻调整。现代企业与市场需要 “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的技能强、发展好的技术工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工学校作为优化技工教育结构和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载体,有必要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对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探索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一、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主观认知偏差

技工学校自创办伊始便具有强烈的“培训”色彩,以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为主旨,服务于企业生产。技工学校对于技术这一核心的主观认知,使其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师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式变革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技工学校片面强调能力本位,忽视文化素养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技工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主观认知的偏差也间接导致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等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投入不够,这从根本上延缓了技工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二)缺乏建设机制

通过中国知网主题检索“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仅有42篇文献。相对于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而言,技工教育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理论的缺失使得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有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缺乏必要的指导、管理和组织。此外,技工学校整体规划中常常缺少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以至于实践得不到有效落实。

(三)技工教育特色丢失

技工学校本质上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是它区别于普通院校最为明显的特质。同时, 由于各技工学校所处的行业不同,归属不同,师生不同,也必然导致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各具特色。然而,现实境况下,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目的“功利化”,内容“片面化”,单纯追求物质文化的堆砌与美化或制度约束与管理,丢失了技工学校的特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个性特征。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涵搭建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形成各自的校园风格,阻碍着校园文化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探索文化领航的德技并修之路

(一)分析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2021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专业化、规模化培养高技能人才,坚持德技并修、多元办学、校企融合、提质培优,实现创新发展。”新时代对技工学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更新技工教育理念是技工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技工学校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的积淀,彰显着学校的品牌形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过程,在这个反复锤炼的过程中,学校特色得以凸显,赋予学校更具体、鲜明、独特的学校文化内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技工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学校环境和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从技工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可以窥见,技工教育以培养技术工艺人才为目标,强调专业学习。因而,技工学校缺乏对人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校园文化建设恰能对此进行补充。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创新的灵魂。它能从价值观上引导人,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进而推动技能人才德技共同发展。

(二)明确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重视技能人才的基本能力素养外,德育教育与文化素养培养也成为技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与技工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这是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旨归,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途径。

(三)把握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首先,调查研究校内外环境,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制订规划第一步便是围绕技工学校的战略发展总体目标,运用SWOT、PES等方法,对技工学校的发展经验、发展困境、办学历史、办学现状、人员结构、校外社会结构、群体诉求等方面进行细致充分的调查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要求和任务。此外,规划要与学校实际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对学校校园文化是进行全面的设计还是进行部分的变革,以满足学校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其次,结合学校实际,对校园文化进行选择与设计。建设具备自身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首先就需要对学校办学目标、价值取向进行选择,即对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特色教育、一训三风进行选择与设计。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总是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呈现出来并对人产生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选择贴合学校主题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标识,设计增加专业特色的展示平台,建设学校管理制度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除此之外,动态的活动设计也是凸显校园文化的良好载体,应选择适合教育发展规律与学生个性成长的活动进行设计,利用活动对学生行为文化进行建设。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要包含技术技能、择业就业、企业品牌和创新创业四大元素。以企业文化融合为例,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学生按照企业要求规范自己言行;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三、探索多层次文化育人实践

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技工学校”“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创建于1978年,建校四十多年来,针对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立足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娴熟的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学校依托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契机,借助学校办学规模提升、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以及科研实验校创建活动,基于“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育人目标,结合交通特色进行了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

(一)由“学校汉字”生发的理念识别系统

精选一个字作为“学校汉字”是设计学校文化的创新之举。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根据基础调研分析,深入挖掘交通行业办学的历史传统、技工教育的本质属性、技能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确定了学校主题文化的文字表达——“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行文化”源于交通畅行、立足道德品行,倡导师生能行,倡导五育并行整合育人。

“学校汉字”看似只有一个字,实则为学校诸多文化元素的交集,围绕它,可以创造很多有意义的“文化事件”。学校以“大行教育”为特色教育,立足师生德行品行发展,重视师生技能、才干发挥,追求知行合一的教育与精神品质。“百行聚交,通达人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它是全体学校成员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所持教育观念和哲学观念的概括。“行”统率着学校校訓。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确定了校训“匠心铸就最美路”。对于学校而言,站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始终坚持“文化领航发展、行业带动专业、技能点燃潜能、人才服务社会”,探索最佳的发展模式;对于师生而言,积极主动探索“成长之路、发展之路、创新之路、创造之路”,开展有规划有理想的行动,在行动中成就最美的人生,坚持有目标的追求,建立有价值的共识,创造有品质的生活。

(二)构建校企融合的行为识别系统

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以“行文化”为引领,建立并完善以企业规章、职业素养、实训质量等为内容的特色制度文化和以舆情、课堂、品牌、活动等凸显思政教育的行为文化。例如,建立学生企业实训制度,以工学结合的形式,根据教学计划,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对口企业实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行业、企业的认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学校关注“第二课堂”立德树人、技能强化的实践探索,重视师生价值驱动和目标驱动,围绕工作与学习,知识、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要求,以“小工匠”德育品牌建设为依托,打造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校管理生态。

学校遵循“匠心铸就最美路”之校训,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劳动素养。学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场地,将雁山大学城校区文化广场前的空地打造成校内劳育美育教育基地;在采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基础上,创新制定“人生导师”制度,专业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技能与素养。

(三)“视觉识别系统+环境识别系统”的设计

视觉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由基础系统设计、应用系统设计两部分构成。基础系统设计主要是指核心符号设计(校徽)。校徽是学校的象征符号与核心基础,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的集中展现。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校徽以“行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Logo中结合校名缩写J(交)T(通),两个字母横竖相交寓意四通八达。Logo的上半部分形似一只迎风展翅的鸟,是对学校发展壮大、学子大展宏图的美好祝福。Logo中间的山水形象代表桂林独特的山水,传递出学校的区位信息,同时也寓意学子从这里出发,奔向四方,实现理想。Logo下边缘的镂空花边是受到园林窗棂和青铜鼎花纹的启发创作而成,寓意工匠精神和历史文化。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的应用系统设计主要体现在学校办公用品的设计、师生服装的设计、学校网站的建设应用、汽车车身贴以及环境符号导视系统(宣传类标识、道路导视标识、楼层导视图等),应用系统设计的规范化体现了学校管理的标准化,这有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升,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学校校园形象的推广。

环境识别系统。个体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主体,知识和道德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副产品。杜威指出:“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环境识别系统是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隐性资源。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根据空间布局,围绕“行文化”,以汽车为载体,将环境识别系统划分为五大区域:行文化展示区、红色文化展示区、汽车文化展示区、未来畅想展示区、产教文化展示区。行文化展示区将校训上墙,传播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精神,提升学校成员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汽车文化展示区放置有各个时期的汽车,包括回望汽车史、品味车生活、畅想车未来、驾驭新时代、交校一路行五个板块。每个板块设置有文化墙,详细介绍了每个时期车辆的发展演变情况,以此突出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的汽车主题特色。

此外,在楼道文化、墙体文化方面,通过宣传橱窗和文化墙传播校园文化,展现桂林交通技工学校的发展特点和“行文化”的内涵特质。

参考文献:

[1]刘志芳.学校文化的三维困境及突围[J]. 当代教育科学,2021(8).

[2]刘瑞敏.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存阅刊,2021(8).

[3]开局之年:如何科学编制学校发展规划[J]. 辽宁教育,2021(12).

[4]赵丽敏.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 职教论坛,2011(22).

[5]赵建云.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研究[J].职业,2018(6).

[6]余东海.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7]侯典举,陈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着力点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 .

[8]王凤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职教论坛,2014(5).

[9]佘林茂,张新平.共治共享:学校品牌建设何以可能[J].中小学管理,2019(12).

[10]李雯.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的学校品牌建设[J].青年与社会,2014(17).

(作者单位: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三位一体培养目标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