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研究

2022-05-30 06:48李煜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传统

语文教学在初中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策略和方法,将其更好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均衡发展。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传统文化能从古延续至今。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依旧能为语文教学提供灵感,文化需要不断继承和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借鉴,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加强教材中对传统文化的延伸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阅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文化的品读,能够对其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其中的情感也能有更深入的把握。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本中,既能够丰富语文课堂内容,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课本中文学经典有关的其他内容,让学生将精彩的片段在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样的上课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将传统的文化知识继承下来,学习其中的优秀品质。

比如,教师在讲授《武松打虎》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水浒传》中的其他故事,将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有趣的内容放到课上,分享给同学和老师,这样也可以增长其他学生的见识。

二、增加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诵读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总体能力和素养的一种途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此外,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评价分析能力,从而不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印象,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多阅读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章,这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最简单、省力的方法,能使语文学困生通过日常的阅读积累,慢慢变成一名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安排的早自习、晚自习或其他自习课,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进行诵读,让学生体会文学中的美,渐渐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早晨是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安排学生进行文学经典诵读,学生更能从中获得好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经典进行诵读,不断地积累,让学生积少成多,最终获得质的飞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写传统文化作品

语文教学中,改写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改写作品既需要对课文中被模仿的句子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模仿其手法和句式进行书写练习,模仿一些著名作家的写作风格,为学生写作做一些铺垫性的练习,这正是将读写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如在学习《童趣》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基本把握了这篇课文的结构,了解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把自己童年时觉得有趣的事情都写了下来,文章写得既生动又形象,然后具体描绘他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都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最后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根据这样的思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改写这篇课文的作业,仿照文本的格式及手法,结合学生自己的童年,写出更多文章中没有提及的童年趣事,如小伙伴们一起斗蛐蛐,一起掰玉米,一起挖土豆等有趣的事情,通过对课文的改写,学生会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课文的模仿,慢慢积累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结语

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去继承、创新和发展,而语文教学正是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的载体,在设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又一新的文化。传统文化正是这样一步步得以丰富和强大起来的,我们应重视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借鉴。语文课程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的载体,初中语文课程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其教育更承载着继承和发扬的重任,在对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时,教师可以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意志力进行培养,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新型多样的教学模式实现对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作者简介:李煜(1974—),男,大專,中教一级教师语文岗,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传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背课文的小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