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相融合分析

2022-05-30 08:10周娜张彦福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美育德育融合

周娜 张彦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新时代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推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得到社会越来越高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需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除了在课堂上教授相关音乐知识外,更需要尝试将美育和德育融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一步保证音乐教学的效果。

一、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素质类学科,“新体系”音乐模式教学能够很好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素养,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当前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课程设计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单一、对美育和德育的重视度不高等"。在所有学科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当前很多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的时候,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导致教学目标的设计脱离实际,很难真正落实。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强,也很难真正融入课堂中,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2。此外,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音乐学科属于素质类学科,在这类学科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非常关键的,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好。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很多教师对于美育和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很难真正将美育和德育有效结合起来,学生综合素质与美术素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相融合的意义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加强美育和德育的融合是初中音乐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关键,以下针对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相融合的意义进行具体分析。

(一)美育与德育相融合有利于塑造心灵美

音乐是一门艺术,对于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心灵美,才能够发现音乐的美感和魅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中。而美育与德育相融合符合新课程改革时代音乐课程的教学要求。美育与德育相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美好心灵,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

(二)美育与德育相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音乐具有悠久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音乐作品,同样,在血泪交融、饱经忧患的近代史中诞生的音乐作品数量也非常多。这些音乐作品中,蕴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美育与德育相融合,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美育与德育相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集体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加团结,学生在合唱、游戏、合奏等教学环节中,也能更默契,配合更好。因此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美育与德育相融合突出了学生道德和品质,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久而久之,学生的集体意识随之提升。

三、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相融合的策略

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和美育都是主要教育内容,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需要明确音乐教学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这一点,“新体系”中也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重视音乐知识的教学,更需要将美育与德育有效融合起来,保证音乐教学质量。

(一)将德育与美育渗透到音乐欣赏教学中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想要实现德育与美育的融合,还需要将德育和美育充分地融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蕴含在其中的丰富情感与感染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而教师融合美育与德育的时候,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并且将德育与美育有效融入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德育与美育的教学价值。例如,在《二泉映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我国传统民间乐器二胡,然后播放《二泉映月》的演奏视频,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教师给学生介绍二胡的特点以及《二泉映月》的内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民族音乐的韵味和美感,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将德育与美育渗透到歌曲教学中

除了音乐欣赏之外,歌曲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想要更好地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渗透,还需要将德育与美育有效地运用于歌曲教学中,通过歌曲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而教师想要将美育与德育渗透到歌曲教学中,还需要认真挖掘歌曲中蕴含的德育与美育内容,然后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学生在课堂情境中,能够很好地感受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艺术感召力,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高尚的人格。例如《七子之歌》,作曲者将自己的一腔爱国情融入了歌曲当中,期盼祖国能够统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挖掘其中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学习歌曲的时候,跟着旋律大声演唱,并且给学生讲解有关于《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以及相关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实现德育与美育的融合。

(三)将德育与美育渗透到课外活动中

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想要保证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突破课堂的局限性,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所以农村初中音乐教师想要更好地实现德育与美育的融合,还需要将两者有效渗透到课外活动当中,利用课外活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学习音乐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例如,在口风琴训练当中,教师可以引入小组训练方法,将班上的学生分组,然后在课外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曲目让学生练习,而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训练期间容易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究和努力,同学之间还能相互监督,学生的接受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四)将德育与美育渗透到重要节日当中

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是关于节日的,类似国庆节的《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爱我中华》等,教师节的《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等,父亲节的《好爸爸》《父亲》《我亲爱的爸爸》等,母亲节的《听妈妈的话》《爱的人间》等。教师在融合德育与美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重要节日与德育、美育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重要节日的氛围,同时还能增强爱国情怀以及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激与爱,教学效果随之提升。而教师在选择重要节日和歌曲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然后先让学生欣赏相关的歌曲,再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锻炼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将德育与美育融合是做好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还可以通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将德育与美育有效渗透到音乐欣赏、歌曲教学、课外活动和重要节日当中,让德育、美育与音乐日常教学结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江亦海.以美育德,以德育人:探析小学音乐课的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渗透[J].青春岁月,2019,11(29):298.

[2]胥怀文.以美育德,以乐育人:小学音乐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J].锋绘,2021,36(7):2.

[3]曹李玺婕.论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德育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8(21):1.

[4]林英梅.浅议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26(3):128.

[5]刘晓丽,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究[J].读与写,2019,16(9):207.

[6]粟凤华,张馨月,以美育德:语文类课程教学与德育和美育融合教学方式探究[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33(7):2.

[7]潘欣杭,张东方.音美交融提升素养:浅谈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探究[J].音乐生活,2021,29(3):3.

猜你喜欢
美育德育融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