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说文本解读分析人物形象

2022-05-30 10:48钱雷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桑娜渔夫人物形象

钱雷

在小学教材中,小说蕴含重要的教育價值。小说通常通过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的描写,来阐述一件事情。其中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方面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小学课本尤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解读人物形象而更好地理解小说文本,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穷人》这篇课文出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它与《桥》《金色的鱼钩》一起编入单元,重在让学生阅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他们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中感悟人物品质,并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一、基于文本阅读,了解人物形象

1.环境描写

环境要素是小说重点内容之一,人物的活动背景与环境描写息息相关。人物的解读脱离环境描写的分析,就会使人物与社会环境相脱离。因此,人物要置身于典型的环境中去具体分析,不可单独分析。在《穷人》中,开头就是环境描写,屋外寒风呼啸、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桑娜十分担心出海打鱼的丈夫,屋内简陋却舒适,此时的环境对比体现了女主人公的勤劳与贤惠。而外边又黑又冷,海上波涛汹涌,丈夫在如此环境下出海打鱼还未归来,渔夫能否安全回家还是未知,古老的钟一下一下地响着,可仍不见渔夫踪影,使读者跟随桑娜一样“心惊肉跳”。这样的环境下,让人深刻体会到底层劳动者的艰辛。此处交代故事背景,使我们初步感受到了人物的生活背景。我们从对故事情节的环境描写的分析,到最后上升到社会环境的分析去感受人物。《穷人》中的人物活动发生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严重,贵族生活糜烂、道德沦丧,而底层的穷苦大众勉强维持生存,挣扎在贫困的边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桑娜夫妇自己的生活已是捉襟见肘,却以高贵的品质毅然决定收养两个孤儿。在此社会环境中,透视人物的活动背景,深入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心理与品质。

2.情节描写

情节要素蕴含着小说的发展和走向,更能突出人物性格与特点,人物形象不可能脱离小说情节而独立,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不同的故事情节和走向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要依据故事情节,通过情节发展来分析鉴赏小说人物。《穷人》中,小说的情节主要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文章开头展现的是狂风暴雨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桑娜 “心惊肉跳”的心理营造了第一个悬念,使人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心;不见丈夫回来,出门探望渔船,却发现邻居西蒙已死,抱回两个孤儿。这里桑娜“忐忑”的心理,营造了第二个悬念,让人再次为桑娜的命运担心。自己的生活捉襟见肘,再收养两个孩子无疑雪上加霜,这样的情节超乎常理,却形成了极强的艺术美。情节看似矛盾,却直接展现了桑娜内心深处的最本真、最真实的心理和情感,让读者窥见其善良、美好的内心,并为之感动与震撼。紧接着写渔夫归来,两人对话将小说推向高潮,妻子忐忑之际告知丈夫邻居去世的消息,丈夫的想法与妻子不谋而合,决定收养孤儿。之后收笔,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从情节发展中我们发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中,穷苦的底层劳动者虽挣扎在贫困线上,却依然保持着高贵的品格。

3.人物描写

小说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细致描写彰显人物形象,不管是对人物语言还是动作、神态的描写,都能够从正面或侧面凸显人物的性格与品质,使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生动形象。在《穷人》这一课中,桑娜面对邻居去世,出于本能未经思索就抱回两个孤儿,通过回到家中矛盾与不安的心理描写,展现出女主人公在贫苦的生活下依旧想帮助他人的矛盾内心,衬托出善良的品质。在文中还出现多处细节描写,从动作和神态等方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与生动,对桑娜在渔夫回来后“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的神态描写,使人体会到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通过桑娜与丈夫的对话描写以及丈夫的神态和语言,反映出他们虽然贫穷,但同样具备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小说通过多个方面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如果学生能深入细读课文文本,从各个角度的人物描写出发进行分析,则能够深刻体会人物形象。

二、基于文本细读,深化人物形象

1.把握文章脉络,厘清人物关系

要了解人物形象,首先要厘清人物关系。确立清晰的人物关系,才能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解读好人物形象才能精确把握文本。通过把握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等几个方面梳理文章的主要脉络,同时可以根据文章脉络厘清人物关系,通过人物关系及情节的把握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为了更直观地理解人物关系,可以借助绘制关系图、关系框架等方法来展示人物关系,这样更加具体形象,使关系表面化,并利于分析,以便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梳理小说情节。例如,《穷人》这篇课文中首先出场的是主人公桑娜,还有她的丈夫,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以及邻居西蒙,一个寡妇,还有两个很小的孩子,日子更加贫困。

2.细读对话,通过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后,我们就要挖掘细节中的信息,这样有利于更充分地把握文章内涵。小说是语言的艺术,文中的细节描写有很多,都能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语言和内容是共存的,通过文中的语言描写能够透视出人物性格,直观地体会人物感情,通过对话描写感受人物的不同品质,体会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在《穷人》中,桑娜在恶劣的环境下还想着邻居,要过去探望,并说道:“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进去看看吧!”这句平平常常的话,体现了她对邻居的关心,将她的善良表现了出来。还有后边桑娜与丈夫的对话,“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而接着丈夫思考过后说:“得把他们抱过来。”“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桑娜断断续续的言语中充满了同情。丈夫回应的一个“熬”字,表明了不遗余力收养孤儿的决心,体现了他们高尚的心灵。

3.细读心理描写,关注人物内心世界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蕴含着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通过对心理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内心的独白、所思所想,更全面地了解人物个性特点。心理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喜怒哀乐,使文章生动形象,揭露人物内心深处的状态,体现人物的个性。《穷人》运用多种形式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桑娜抱回邻居的孩子后,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桑娜内心矛盾的原因之一是贫穷,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受了,再加两个无异于雪上加霜;矛盾原因之二是邻居的两个孩子还太小,不能同死人待在一起,但是又害怕丈夫不同意;矛盾原因之三是桑娜非常爱自己的丈夫,她担心丈夫会为此不顾惜身体,从早到晚出去打鱼。“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心理描写表明她很坚定地去收养这两个孩子。通过对以上心理描写的解析,让我们感受到了桑娜的善良、高尚、无私和伟大,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4.细读空白,多层次理解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空白描写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意义,可以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对空白部分的解读旨在引导学生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因此,在这部分教师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空白进行自我分析,多层次地开发不确定的艺术空间,深切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如果教師按照固定模式带领学生去解读文本、分析人物,机械地布置课后作业,循规蹈矩地评价学生的见解,学生便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从而使作者精心设计的意图和内容失去真正的教育意义。小说的空白具有多元化的意义,教师不应该只是交给学生固定的模式与套路去得出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补写空白,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多方面的解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多元化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穷人》在最后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渔夫和妻子桑娜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桑娜沉默后拉开帘子给丈夫看,她已经将两个孩子抱了回来。渔夫见状会有什么反应呢?在这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他们收养了两个孩子,加上自己的五个孩子,以后的日子又会怎样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锻炼写作能力,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内容。

5.细节描写,使人物更加鲜活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一般重点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这样可以更直接地突出人物的形象,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活。如果在文本分析时只注重语言文字的理解,而忽略动作描写,将会使对人物的理解失去灵活性。人物的动作能够使他的心理活动外显,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使人更直接地感知人物所具备的品质。《穷人》对安娜和渔夫进行了很多动作与神态的刻画。“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裹”与“抱”说明桑娜当时小心翼翼,怕吵醒孩子又害怕孩子醒来面对母亲去世受到伤害,这里的动作描写深刻体现了桑娜的体贴与善良。桑娜把邻居去世的消息告诉丈夫之后,渔夫“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对渔夫的神态描写说明他正在思考邻居去世后,剩下的两个孩子该何去何从?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可能难以生存下去。这里的神态描写映射出了他的心理活动,紧随其后做出收养两个孤儿的决定。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让人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善良与无私。

因此,在语文课堂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就要通过对小说的文本解读去进行分析。先基于初步的文本阅读,从环境、情节和人物三个要素方面去了解人物形象;再通过文本细读,把握文章脉络,厘清人物关系;细读对话,通过语言感知人物形象;细读心理描写,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读空白,多层次地理解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使人物更加鲜活;通过细读,从人物的对话、心理、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桑娜渔夫人物形象
穷人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穷人》梗概
渔夫和小猫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渔夫之利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续写《穷人》
穷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