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的遗愿

2022-05-30 19:19骆中兵
百花园 2022年1期
关键词:哥儿大姑阳春

骆中兵

大姑去世了!

接到悲讯,我们草草吃过午饭就出发赶过去。两辆轿车驶上高速,半小时就进入了天津地界,再行七十公里就到大姑住的小区了。

三十多年前,也是我们这五个侄子(今天多了两个孙辈)去天津参加表姐的结婚喜事。大伯说:“现在正农忙,我们这一辈的不去了,让老大带你们哥儿几个去姑家道喜吧。”我们哥儿五个起了个大早,饭也没吃,骑车子赶到十里外的小火车站,在大哥的手臂挥动下,拿着车票上了绿皮火车。火车站站停,车速还没快起来就到下一站了。

那时,大哥二十出头儿还没娶媳妇,我们四个才十几岁。早晨六点上火车,十点才到天津站。路上,大哥给我们每人分了半个凉馒头,也没给我们买饭吃。这个小气鬼,就他上班挣钱了。下了火车,看到高楼大厦和满街的汽车与行人,大开眼界啊!坐公共汽车到大姑家时已经十一点了。

大姑见侄子们来了,喜得合不拢嘴,挨个儿端详,又招呼我们吃糖抽烟。那天,我抽了平生第一支烟。大姑说:“抽喜烟没事,姑让抽的,你爸不会说你。”那时,办喜事都在家里。大姑家住的是两间半平房,她人缘好,来了好多邻居和同事朋友,屋里挤满了人。在门口的空地上搭起炉灶,大姑厂子的食堂大师傅给掌勺。左邻右舍都成了临时待客室,在炉灶旁边也支了个棚子,放上圆桌待客。

天津的婚礼都在下午举行,中午兴吃捞面席。大哥说:“人太多,让客人去屋里,咱几个在凉棚里吃,不要冷盘和炒菜了,直接吃喜面吧。”城市的饭碗比家里的小,捞满了也不多,我们几个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饥肠辘辘,转眼就把盆里的面条都捞净了。这时,又来了一拨姑父厂里的同事,屋里坐不下,进了凉棚。大哥说:“咱别吃了,给客人让地方。”

到了下午三点钟,大哥和二哥作为娘家人去送表姐,我们三个小兄弟留下帮大姑拾掇东西。大姑问:“你们吃饱了吗?”我说:“没有。”大姑拿出两盒点心拆开让我们吃,说吃饱了再拾掇。天黑下来,送亲的回来了。大姑拉着大哥二哥的手说:“席好吃吗?吃饱了吗?”大哥说:“席好吃,中午的捞面没吃够,吃席吃饱了,就是酒没好意思多喝。”大姑叹了口气,喃喃地说:“是姑亏欠了你们。”

如今,大姑去世了,我们也年逾半百。我和大哥作为大姑的两个亲侄子又去过几趟天津,那三个叔伯侄子这是第二次去姑家。而大姑再也不能和我们说话了。上到大姑家住的二楼,吊唁的人多,我们等了一会儿才进到屋里。花圈花篮摆放在冷棺两边,中间摆着大姑的遗像。我们哥儿五个和两个侄儿排成两排,按老家礼仪跪下哭,最后,流着泪磕了四个头。表哥表姐把我们拽起来,拉着我们的手说起大姑的病情和弥留之际的情景。血浓于水,虽然不常见面,但亲情是一根有力的纽带。

大哥叫一个兄弟一个侄兒和他守在冷棺旁,另几个帮着办些杂事。晚上九点,按丧俗要做一些法事。

六点,天还没黑,表哥安排两个发小带我们七个人去吃饭。我们随着他俩走过路口,拐弯儿,直走,又过路口。大哥说:“别去那么远,在近处小吃店吃点儿就行。”表哥发小说:“快到了。”又过了两个路口,才到饭店,字号“正阳春”,很气派。我们说:“来大饭店吃饭,没必要啊,我们不讲排场。”表哥俩发小也不说话,径直走进饭店。迎面是一尊毛主席铜像,旁边写着说明文字。原来,毛主席在1958年来此吃过饭,这饭店名声响得很。

上到二楼,进了包间,九人落座,开始上菜,表哥发小拿酒放在桌上。大哥和二哥说:“别打酒,大姑去世了,我们不喝酒。”对方说:“饭要吃,酒也一定要喝。”大哥说:“我们真的不喝。我们老家的规矩,长辈去世不能喝酒。”对方又说:“几位别推让,安排你们在正阳春饭店吃饭喝酒,是你们的大姑、姑奶奶的遗嘱。你们表哥对我讲了,老人家生前说,等她百年后,娘家侄子来,一定要去正阳春饭店补上一顿捞面,还要上酒!”

我们一听都愣了。

大哥噙着泪花儿说:“兄弟们,两个侄儿,今儿个咱们听大姑的,都把酒斟满了,干了这杯酒缅怀大姑!”

大哥一仰脖干了酒,还没放下酒杯,忍不住放声大哭,眼泪滴落在餐桌上。

[责任编辑 徐小红]

猜你喜欢
哥儿大姑阳春
班上来了“大姑”“小姑”
李哥儿
又是斑鸠闹阳春
狐女
狐女
阳春三月 春风十里
大姑奶的时髦生活
大姑奶的时髦生活
阳春画面石欣赏
朱梅朵朵,妆点寿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