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05-30 20:01王彩娇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加教学厚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助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其探索高级知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文章介绍了小学生应具备的四种综合能力,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重点研究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旨在改善教学现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之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综合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9-0041-03

引  言

为了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着重培养其综合能力。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忽视应用教辅工具,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会使其综合素质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探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积极创新教学、优化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一)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构成个性特质的重要因素,能够鉴定学生的品质,是学生胜任特定学习任务的条件[1]。在刚接触数学知识时,小学生可能会对抽象的原理感到陌生,而提高自学能力则可以抓住抽象数学知识中的关键点,采取知识分解、整合等方法和技巧,并通过一系列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突破难点,在自主探索中夯实数学基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这有助于他们把握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助力数学学科核心素養的发展,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二)洞察能力

洞察能力是指深入探索事物或问题,通过表象判断背后本质的能力。弗洛伊德曾言“洞察力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由此可见,洞察能力是心理学角度的人为表现,可简单概括为“察言、观色”[2]。小学生在学习抽象数学知识时,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能深入探究数学知识,逐步发展自己的高阶思维,将映入眼帘的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整合,从中发掘规律并深化自己的理解能力,在看问题时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不被表象迷惑,为后续的数学学习积累宝贵的经验。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优秀的洞察能力,有助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明辨是非,推动自我综合能力提升。

(三)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指人在遇到问题后,将感性材料加工、转化成理性认识,以分析、抽象、比较、具体等方式,把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从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方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概念、判断、推理是思考能力的基本形式,小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解、分析、抽象、推理、论证能力,从而依据数据的关联性来进行深度思考,提升思维能力,合理协调左右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吸收抽象的数学知识[3]。小学生具备基本的思考能力,能够提高创新思维意识,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学习基础数学知识,辨别抽象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四)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协调、协作能力,突出特点指向工作和事业。在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通常会鼓励其以合作的方式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合作学习中,积极为团队献言献策,实现自我锻炼,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汲取他人优点,弥补自身缺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高效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具备合作能力的,他们可以在合作过程中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提出富有逻辑性的猜想,积极地与他人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收获学习成果的同时形成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少自主发展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素质发展的起始阶段,其在思考的过程中会依赖形象思维,仅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理解数学知识[4]。但有些数学教师未能注重思维引导和方法传授,过度主导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低。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较为严重的依赖性,不利于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缺乏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立足学情来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有时会取消课堂提问环节,这样就减少了师生互动的频率,导致教师过度主导课堂教学,而学生长期被动学习是难以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的。

(三)忽视应用教辅工具

应用教辅工具能够帮助教师直观呈现抽象数学知识,降低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钻研意识。而部分教师秉持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授课,长时间沿用板书式教学方法,导致课堂节奏缓慢,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不利于增强其探究能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团队合作意识较低

合作能力是综合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部分教师没有注重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经常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低。有些小学生在日常合作中难以通过合理的方式与人交流,很容易造成误会,不利于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也会影响综合能力提高。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与实践

(一)指导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预习中指导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可以增强其个性发展意识,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对学生缺少自主发展意识的问题,教师应当明确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基本方法,并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从而提高预习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部分内容讲解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倍”的概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其预习倍数关系,使之明确预习方向,初步了解倍数是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数量关系。其次,教师可以呈现与倍数相关的生活问题,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使之能够理解生活中的倍数关系。再次,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摆、画、说等方式来表示2倍、4倍、5倍,使之能够从预习活动中了解“几倍关系”,在观察、比较、抽象中理解倍数的学习意义。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难题,点评各个预习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归纳预习的知识点,构建倍数的直观模型,理解生活中的倍数关系,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不同的预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促进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二)师生互动,推动创造思维发展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推动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也可以帮助教师细致了解学情,从而调整教学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在师生互动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推动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单位换算的方式复习小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在认识小数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并提高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让学生口算习题“1000÷10、100÷10、10÷10、1÷10”,以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用整数和小数表示计算结果,使其能够基于实际问题理解小数的意义,懂得非整数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再次,教师可列举将1米分割成10份的案例,提问:“将1米分割成3份该如何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其能够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践探索,体会“分割问题”中小数的意义,从而回答:“将1米分割成5份,每份可以表示为0.2米;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形式表示小数,发展其拓展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教师能够立足学情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三)灵活运用教辅工具,引导学生树立探究钻研意识

教师提供教辅工具支持,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探究,可以让其树立良好的探究钻研意识,形成攻坚克难精神,有利于实现综合能力的飞跃。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辅工具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校园内观察多边形面积的图形,使之能够形成独立钻研意识,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发掘校园中不同形状的物品。其次,教师可讲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映射自己观察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图案,再通过方格图来演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画法,鼓励学生自行动手操作,让其明白平行四边形由长方形演变而来,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再次,教师可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引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再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之能够正确区分不同公式。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测量教室内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物品的边长,并灵活运用教辅工具来计算面积,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探究钻研意识。

(四)提倡合作,激发团队合作精神

提倡合作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之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数学问题,在合作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技能,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对于小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较低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围绕综合性问题开展合作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论证,在思维碰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此激发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由“比”的概念引申出“比例”的概念,鼓励学生以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如何表示15名女生与30名男生之间的人数比例,调动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合作探究成果进行总结,板书“15:30”,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值的“前項”和“后项”概念,产生求比值的欲望。再次,教师可将除法和分数相关的知识与“比值”相联系,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计算“15÷30”,使之在合作中依靠集体力量解决问题,将算式转化为分数形式“”,再进行化简“”,最终得到结果“0.5”。最后,教师可按照比例分配的方式,讲解正比例与反比例关系,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分析正比例关系式“”、反比例关系式“xy=k”,激发其合作精神,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应当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洞察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师要认真分析学情,采用指导预习、师生互动、引导探究、提倡合作等策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促进自我创造思维发展,树立良好的探究钻研意识,产生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邝孔秀,刘芳,劳金晶.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0):77-81.

李生军.小学数学教学要提升学生的“三种能力”[J].科技资讯,2020,18(18):157,159.

韦潞莹,黄甫全.我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20(10):42-52.

赵伶聪,孟红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案例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6):122-125.

作者简介:王彩娇(1983.6-),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