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物理课堂引入环节的研究

2022-05-30 20:44潘光利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初中物理

潘光利

【摘要】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根本因素.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物理课堂引入环节的教学研究,对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在课堂引入环节采用正确的导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激趣导学;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此教学法是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问题导学为主要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通过聚焦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喜爱和兴趣.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堂导入,对开展好物理教学活动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一切学习能力的前提.

1 课堂引入环节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活动的要求表明,物理教师需要以教师现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技能、学生的心理特征等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点,来设计物理课堂.趣味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将学生课堂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以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高效的物理课堂,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有效关注学生发展,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模式.

2 课堂引入环节教学设计原则

2.1 重视师生关系构建

物理本身是一門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若是在教学中过于严肃,只会限制学生课堂的学习和发展.当前教育活动,所奉行的是新型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打破严肃的教学状态,能够通过互动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会因为对物理教师的喜爱,更加地期待物理课.本身物理课就是一项基于客观事实,研究物理规律的学科,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情感教育,则会让这门学科变得了无生趣.为了更好地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好趣味导学法,需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放在首位,让学生在心理上可以更加地信任老师,愿意听从教师的讲解.

2.2 重视兴趣培养

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必然是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物理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对物理导学案的应用,需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很多初中生内心呼声最高的则是信息多媒体教学法,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多采取兴趣教学法,以多媒体播放,信息化手段的高效运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2.3 注重问题情景优化

物理学科是一门基于自然物理现象的学科.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时,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将关注点放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上,继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很多初中生在思想意识上越来越随性自我,面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会跟随自己的喜好开展学习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能够运用电教手段设定合理的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将思维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这样学生才能够调动思想去钻研分析问题,从而深入地去探索问题,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2.4 注重实验导学

物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可以用一个实验显现来说明.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实验法进行导学,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体验物理知识,可以准确地获取学习的重点,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信心,为后续难度较高的理论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探索到物理理论概念知识和现象.不仅如此,以实验导学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做题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将物理学科的素养充分有效地显现出来.

2.5 注重合作探究氛围营造

在长久的物理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唯恐学生“低效”的讨论占据了课堂学习的时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针对学生开展素养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习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合作研究知识的能力,这也是顺应了新时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对教学规律的尊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氛围的营造,能够合理地将问题导学与合作探究活动结合起来,为后面高效课堂活动构建做好铺垫.

3 物理课堂引入环节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对策

3.1 引入导学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活动

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体,也是核心.自主预习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浏览,建立起知识框架,更加地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和总结[1].而从教学活动开展方面来讲,学生的预习活动,不仅可以让课堂学习变得更轻松,还可以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物理的学习效率.因此,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中的物理知识,在课前预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标注自己学习的难点,梳理物理知识逻辑思维,并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等待教师来解决[2].如果此时,教师再结合教学的重点,对物理知识内容进行学前导学,不仅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让学生重新去看待物理知识和现象,从而提升物理学习的兴趣度,也会让物理教学活动因有了学生的复习,从而锦上添花.

教师在课前导学活动设计时,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让物理课代表统计班级学生的物理学习问题,通过整理问题,从而根据学生学习的欠缺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导学,来创设物理知识的相关情景和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随着课堂学习的逐步深入和推进,在整个物理课堂中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3.2 组织学生自发探索物理知识

苏联心理学家指出,问题的探究应当基于学生近期的学习发展区,为学生设计难度适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一种触手可及就可以摘到学习果实的成就感,从而愿意在物理学习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物理知识,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教师在问题导学时,要根据问题导学的难度,以及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来对学生设计导学活动,从而可以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源利用起来.

例如 物理教师在设计力的相互作用这节课知识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最近的一次活动中,感受到最大的力是什么?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击掌来感受力,并在力的作用下,对照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展开思考,从而进一步去理解概念知识.

3.3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在物理学习中,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可以以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专注地在物理实验中去探究物理现象和知识,将物理的问题研究透彻[4].除此以外,如果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缺乏了学习目标,对物理实验的成效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的物理学习中,根据学生开展物理实验的步骤进行导学,不仅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的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提高物理实验学习的质量.

3.4 注重学习兴趣培养

物理学科具有理科理性思维鲜明、学习主观性弱的特点.如果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缺乏技巧和趣味,难免会过于枯燥乏味.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放大优点,缩小弱点,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平衡性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将物理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知识与问题,从而设计成物理问题情景,便于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对物理问题展开探索,也能够在物理情景学习中产生进一步的自信心.在初中的物理教学活动中,情景创设教学法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物理学习质量,都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例如 物理教师在运用趣味导学法时,以《声音的传播》为探究点.首先,本节课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那么,教师要联想生活中有哪些知识和现象是用来讲述这个现象的呢?仔细一想,当前很多游乐场都有为小朋友提供的趣味传声机,小朋友在这一头讲话,对方可以在穿声机的另一头听到.除此以外,还有公园里的唤客语音播报器、草坪中的音响等,这些都具有传播声音的功能.教师以趣味导学时就可以将这些现象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科普一些物理现象和知识,从而来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

3.5 注重实验学习情景创设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载体,教材中的诸多长篇大论文字,物理学理论和概念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说明物理实验现象.开展实验教学法,是提高理论教学和概念教学的根本.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有两项教学重点,其一理论物理,其二实验物理.实验物理是理论物理的证明,理论物理是实验物理的总结.两者相互依从,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但开展物理实验的教学步骤比较麻烦,需要足够的实验器材和时间.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比较被动.很多学生很快将物理学习的重点,放在做题方面,甚至认为实验是次要的.即使教师有了开展物理实验的充足准备,学生也会因实验材料短缺、积极性差等问题,在实验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低迷的学习状态.其实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问题导学作用的发挥.首先,物理教师需要在物理实验开展前,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做好物理实验准备工作;其次,物理教师需要在物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探索物理實验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升物理实验的探究能力;再次,物理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中采取物理提出问题、猜想、设想的方式,引导学生制定方案,对实验的方法、结论和结果进行假设.让学生不论是在学习思路上,还是在实验目的、要求、注意事项等方面,都能够有一个清楚的思路和预设;最后,在实验活动中表现出出色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而物理教师需要在实验探究环节,要做好精心备课,可以充分地信任学生,让学生能够将物理实验学习活动预习好、组织好、开展好.

例如 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以《密度的测量》为主,在设计物理实验时,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问题提问,让学生回答实验活动所需要的器材和道具.基于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能够了解物理实验开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其次,对物理的实验活动做好有序的组织.在物理实验活动的组织中,物理教师要注重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对学生做好问题点拨,让学生能够动手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物理实验创造能力,可以在本节课学习活动中,掌握测量密度的方法.

4 总结

课堂导入学习环节是物理教师在课下充分备课,在正式授课前,结合物理学习主题所设计的一项学习活动,更是一个有效的学习环节.教师在课堂导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以问题导学、物理实验导学、兴趣培养为主体,来设计有趣的物理导学活动,在进入课堂前,以有效的导学,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强化学生实验学习能力等能力,为后续精彩的物理课堂教学构建,做好基础性的教学铺垫,进而在后续学习中培养学生出色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郭小青.趣味课堂,高效学习--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110-110.

[2]张龙.高中物理趣味性课堂构建的思考[J].家长,2019:143-144.

[3]贺蕾.构建趣味课堂 追求高效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8:42-43.

[4]易远荣.多角度构建高中物理趣味课堂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0207-0207.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初中物理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