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实践和思考

2022-05-30 10:48陈艳秋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陈艳秋

【摘要】以往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增加学生学习任务的方式,试图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但此种教学方式违背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也无法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培养.学生处于成长阶段,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强度过大的学习任务只会引起学生厌烦心理.核心素养背景下,更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主,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框架,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达到学生对数学的合理运用,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不同学生对待数学知识的看法也会存在一些差异.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传统教学方式对待此阶段的学生来说较易引起厌烦心理,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学习状态.

为促进初中数学课堂顺利开展,教师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首要任务,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关注到每位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落实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可以实践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形成正确学习习惯,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1 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不论对于哪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都并非是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才是促进学生长久稳定发展的根本.数学学科素养更专注于如何改善学生对学科的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态度,产生学习意识形成学习行为,助力于学生综合发展.

初中教师需明确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严格遵循数学素养的教育要求,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和实际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道理.

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最明显的问题在于,教师为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采用题海战术或是增加背诵任务等方式,增加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试图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但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只会增加学生压力,导致学生不愿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能实现思维上的拓展,为丰富学生储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研究中建立全新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必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由核心素养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2.1 通过归纳和整体,完善数学知识体系

从错题出现的特点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未打好知识基础,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常出现疏漏.如以实际为例,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常见原因多在于解题过程中仅仅记住定理,以学习的经验快速解决问题,却忘记一些“除外”的内容.

例如 若|x|=x,则x一定是(  )

(A)正数.(B)非负数.(C)负数.(D)非正数.

一些同学常常在思考过程中习惯性选择答案,却忘记了0的存在,因此选择B以外的错误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在回顾错题时引导学生仔细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审题、从反向倒推的方式尝试将答案带入到问题中进而判断对错,引导学生发现B为正确答案,不要忽略0的存在.在解析过程结束后,教师以此为例,通过其他逻辑相似但题型存在差别的问题引导学生解题,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发现问题所在,准确选择正确答案.

除此以外,在一些概念性的错误上,常出现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导致错误出现的情况.

例如 顺流航行的船速度为m千米每小时,而逆流时则是(m-6)千米每小时,那么水流速度是(  )

(A)3千米每小时.  (B)6千米每小时.

(C)2千米每小时.(D)无法确定.

此题解题过程中,学生常常“想当然”地,单纯从数字角度解决问题,因为顺流与逆流之间的差为6千米每小时,直接选择答案B,导致错误出现.此时,教师应从语言引导方面使学生对顺流速度、逆流速度、水流速度的概念进行理解,使学生明白顺流速度中水流速度是作用在航行速度中的,因此m中包含水流速度,而逆流时水流方向与航行方向相反,水流速度不仅不作用在航行速度中,相反还要减去水流速度,因此,在这種情况下,计算过程中若想得到水流速度,就必须从m中减去3,在航行速度m固定的情况下,便是6-3=3,应选择A.

为降低错题发生概率,教师需要从根本入手找到引起错题的原因,尽可能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组织学生定期记录错题内容,及时复习以往学过和新出现的数学题型,做好错题分类,探究更为新型的解题思路,在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的同时,使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能够稳步提升.虽然记录错题是一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但在实际过程中,教师还要传授学生最规范的记录方式,以便于梳理学生整体思路,使解题过程更为清晰.

2.2 提高自主探究意识,强化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更代表学生处于思考状态下,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制定解决方法,更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实现阶段性成长.

例如 教师在进行三视图相关知识点教学时,需明确本堂课程教学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教材中涵盖一些三视图和立体图形,但内容始终有限,并不能达到对学生数学素养教育目标.为此,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本堂课学习谁能为老师举例出你在生活中发现的三视图事物?”又如:“如若需要用若干小立方体进行几何体的搭建,在搭建过程中需要保证无论从左边或是正面看下面都是一个图,如此要求下最多需要运用多少个小立方体?”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更能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高.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明白,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架构,如此才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3 设计教学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以实际为例,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问题不断变化,设计在一个统一的大环境中,为学生模拟出情境的同时使其符合逻辑,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快速抓住数学问题核心的能力.就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而言,教师若是能够切实实现对学生的培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便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思维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 在二次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二次函数的关键知识点展开,根据y=ax2+bx+c的基本结构,不断提出一些变式并根据情境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成功地解决一个个问题之后发现关键内容所在,寻找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联,充分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建模的具体内容,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固定规律,提升解题的效率与准确度.

又如在开展二次函数分类讨论教学时,教师需明确,此部分涉及二次函数性质图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点,所以教师应由浅至深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先为学生提出问题:“函数y=(m-1)x2+(m-3)x+(m-1),如若x轴与函数图像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值是什么?”为缓解学生学习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判断函数,假设m-1=0则表示其为一次函数,反之则是二次函数.而后需要对图像进行具体研究,分析到底是一次还是二次图像,最后求出m具体值.

为创建生活情境,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为学生列举一些带有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如:“假设商店每周能够销售出的商品300件,每件商品售价为60元,如若将每件商品单价上涨1元,则每周销量会总体下降10件.如若每件价格减少1元,每周销量则会总体增加20件,所有商品进价都是每件40元,这种情况下采用何种调价方式才能在保障销量的同时,达到利润最大化?”针对此类题目,教师可将具体的问题信息全面呈现于黑板中,而后带领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分析题目已知条件,结合自身所学解决数学问题.

在学生能够完成此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可通过教学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进而随着教师的引导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素养对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习惯,做到有的放矢的同时更提升学习效率.

2.4 小组交流学习,共同提升素养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学习难度较大,而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自尊心较强,即使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也不愿主动询问教师和同学,害怕遭到他人嘲笑.小组交流学习的方式,能够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学习讨论状态,一方面强化学生知识探究精神,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学习下,感受到温暖的学习氛围,领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

在学习“生活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允许他们围绕知识点展开不同尝试以证明自身想法,不要求学生与教师提供的思路完全一致,但要通过实践证明并能够经得起推敲,符合数学严谨的学科特点.

在课程开展前,让学生先自主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包括对家庭成员身份证信息的记录.在课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内容,分析其中存在的数学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教材中存在的数学知识点,而后研究课前自己记录的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分别代表何种信息.在学生对身份证中的数学信息产生一定认识后,组织学生自主设计学号并解释学号的意义.这种方式能够减轻学生在接触初中数学初期产生的抗拒感,真正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同时,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也能让学生形成正确学习习惯,养成自主思考和积极与同学探究的意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提高其数学素养最为有效的方式.

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后,通过以往学习知识与自身想法进行融合,尝试在学习过程中以不同的思路展开问题的分析,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吸收他人的学习闪光点,分享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想并协作解决问题.

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发言并讲授,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将班集体作为小组间交流學习的空间,以教师塑造的教学氛围作为基础,在交流过程中既认识到教材中内容的正确性,亦能在学习、讨论过程中不断提升素养,开发“属于自己的解法”,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3 结语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不但符合现阶段教育要求,也迎合学生成长特点.教师需明确不同课堂下所传授的重点数学知识,基于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体系,达到数学课堂教育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设和谐欢快的学习分析,增强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自主产生学习意识,从而约束学生学习行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且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徐佑军,吴杰.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3):95-97.

[2]魏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0):76-78.

[3]吴迪.多媒体支持下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智力,2021(28):118-120.

[4]汪浩.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2):78-79.

[5]陈炳森.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4):64-65.

猜你喜欢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