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和研究

2022-05-30 03:36须静怡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须静怡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当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也产生相应的变革,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生活化与应用化的发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物理是刚刚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其自身带有很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很多学生无法有效地理解这些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生活化和应用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帮助学生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生活化研究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刚刚接触到物理学科,该学科所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课本上的内容比较抽象,学起来较为吃力

当下的初中阶段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尤其是在物理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用生活化与应用化的案例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认识与生活化研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自身所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去,有助于理论结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以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教师生活化意识不足

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而言,要想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需要将课本上的物理知识更多地与现实中的实际生活结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大量的社会实践调查发现,现在的初中阶段,大多教师,受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依旧沿袭老一套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陈旧的教学方法对于师生的进一步发展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传统的物理课堂只是单纯地重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理解,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很少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注重生活化教学例子的讲解,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阶段的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让学生更好地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没有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对学生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讲解.这样不仅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物理知识枯燥无味的感觉.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阶段,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立足于学生实际的情况来对学生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解,结合学生以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化案例,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培养对物理学的好奇心.

1.2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物理知识方面的精神生活,就会在课堂上举出更多的生活化例子,让学生结合这地生活例子来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进行了解,将枯燥无味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教师的课堂枯燥无味,那么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阻碍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发展与学生物理学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教学应该贴合生活化案例更好地拉进物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与教学环境下来学习物理知识,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2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2.1 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所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初中阶段物理教师应该重视课堂导入的生成,课堂导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关系到这一课教学氛围的调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导入要富有新颖性和巧妙性,更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尤其是一些实验课堂,教师更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实验的完成和课堂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去,从而推动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師在导入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将学生所熟知的一些生活现象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师直接讲解课本知识感到突兀,大大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的衔接与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真正实现教学生活化走进物理课堂.

例如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在讲授《运动的相对性》这一课时,可以借助故事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构建一个情景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讲解一段世界大战时期的小故事,比如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以上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一个小东西,他敏捷地将其抓住,原本以为是一只小虫子,张开手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样的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子弹是飞行着的,如果是你,你能抓住吗?

通过故事导入加提问的方式,学生将自身的好奇心与探究欲都集中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上,这样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另外,借助小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将其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与故事中的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2 教学设计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因此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应该将自己放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育学方法,不能单纯依靠语言描述来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样很难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点讲深讲透Symbol[A@Symbols@@Symbol]A@.

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无味的物理学理论.教师在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时,应该有针对性地,科学性的培养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其认知活动置于特定地活动和场景下,借助情景教学法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实验.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行课堂设计.

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才能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为学生构建以课堂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同时,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教学课堂环节的构建与掌握过程中,重视体验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知识与感悟物理的魅力.

物理课堂中大部分是实验,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实验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物理学习方法与学习步骤.

如果教师需要实验课,那么就必须精心准备实验素材,还需要考虑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让学生在纠正自己的问题中得到成长.让实验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具操作性,并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Symbol[A@Symbolt@@Symbol]A@.

例如 在讲授《大气的压强》这一节课时中,有很多的实验和生活中的经验都能说明大气对处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在上这节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水槽、水、玻璃杯、硬纸片、塑料吸盘、胶头滴管、注射器、小空瓶.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合作设计多种实验,并由学生上台演示做简单的介绍和解释.可完成的实验有:覆杯实验、吸盘掉不下来、胶头滴管吸水、注射器吸药水、两吸盘吸住花很大力气拉开、小空瓶挂嘴上掉不下来等,并介绍生活中的拔火罐,这些实验都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而不是介绍完大气压匆匆开始后面的学习,可以启发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经验认识,提高学习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在这一节课中,还有一个重点是通过实验估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书本上用的器材是注射器,通过测量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活塞的面积来测大气压的值.但学生更容易想到的取材是吸盘和玻璃板,吸盘排尽空气吸在玻璃板下后在吸盘下挂重物,重物的取材需要启发学生思考,钩码质量太大,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从而得出最后可以通过挂塑料袋装沙子的方法,来测出吸盘刚掉落是的大气压力.

以上这些不仅包含着重要的物理信息,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实验步骤与实验信息,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体性与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实用价值.

2.3 作业设计生活化

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而言,需要重视作业的作用.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外延,物理教师布置合适的课堂作业,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开阔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提升自身的物理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国家的“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精心地设计课堂内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书面练习与填鸭式教学方式,作业的设计要多样化、有层次性,要注重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 在学完温度计的使用后,可以让学生用小玻璃瓶和塑料管自制温度计;在学完小孔成像后,让学生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学完物体的浮与沉后,让学生制作“浮沉子”;在学完杠杆后,让学生自制杆秤等等.

这些小制作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取材,将所学知识運用到制作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在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过渡.

生活化教学符合物理学科的内在学习规律,是新时代背景下实施物理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新课程改革下应该重视初中阶段物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与应用化教学,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总结,这样才能让物理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和魅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学周刊:下旬,2019(1):1.

[2]李学.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0):32.

[3]陈汉龙.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20,017(001):198.

[4]刘清华.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读写算,2018,000(030):136.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