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微”成海,有“小”乃大

2022-05-31 21:22崔世峰
教育界·A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习作互联网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学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五微”习作教学模式是一种“互联网+教育”的体现,其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通过搭建诸如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微学习平台,分享更多形式的习作素材,变换学生习作的方式,并以之为桥梁,让师生的互动产生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此背景下开展的以夯实小学生习作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习作能力等为目的的“五微”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习作;微习作

【研究课题】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五微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AH2019071。

作者简介:崔世峰(1978—),男,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知识被以多种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课堂上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量。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變得多样、立体,也更能够调动小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从该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教育”背景,以“微习作”为重点进行习作教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习作素养。

一、“五微”习作的内涵

文章所说的“五微”习作模式,即在互联网资源的支持下,打造班级学习空间,借助班级微信公众号,搭建起“微素材”“微指导”“微评价”“微修改”“微展示”的“五微”习作平台,以开展习作教学的模式。具体来看,微素材即前置的任务,学生搜集与习作主题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热点话题等,让习作素材变得丰富多样;微指导即教师利用微课,进行习作指导,开辟线上微课堂,让习作指导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教学更开放高效;微评价即利用班级空间,构建互动评价的开放空间,老师、学生、家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分组互动评价,改变原来单一的对话模式;微修改即学生在班级学习空间自主修改习作,促进学生乐于表达、自信表达的观念形成;微展示即借助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提供多维展示空间,学生可以采用配图、配乐、配音、制成微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让习作变成综合性作品。

二、当前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学实践来看,当前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习作习惯有待培养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习作能力良好的学生有着较好的习作习惯。从大方面来看,这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对待习作亦是如此。他们能规划好时间,在一定的时间里,专心致志地习作。在动笔前,他们也能够理清思路,因而思维顺畅,思路清晰,甚至使得字迹清晰,文面干净,逻辑严谨,词语生动。由此,习作能力也就体现出来了。相反地,习作能力不高的学生常常感到习作素材匮乏,一到习作之时,往往难以下笔,因为无法打开思维,所以三心二意;因为没有良好的思路指引,所以文风混乱,习作中部分文字只为凑字数,整篇文字空洞无物[1];还因为时常涂改,字迹混乱,所以阅读者的好感减少。可见,养成良好习作习惯很重要。

(二)学生的习作兴趣有待激发

由于习作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习作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许多学生对习作兴趣不大,在作业、考试的硬性要求下不得已而为之,平时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而缺乏主动性,就无法主动挖掘习作的趣味所在,得不到量化的训练,又难以提高习作能力,造成恶性循环。再者,小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思考不够深入,于是可用于习作的内容少,时常下笔无内容,或内容千篇一律,甚至学生之间同一习作主题的内容雷同率高。因此,一些学生一看到习作要求就开始犯愁,更谈不上对习作产生兴趣。可见,激发习作兴趣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学生的习作思维有待培养

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形成习作思维,习作中想到哪里就写哪里,成文后教师也难以对习作进行具体的评价。这些学生并不清楚自身习作过程中的问题在哪里,因而很难提高习作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思维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所在。

(四)学生的习作协同需要加强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小学生群体的自由活动空间以及时间却明显减少了,尤其是在合肥这样省会地区的小学生,其活动空间大多数局限于公园、游乐场、商场等,所见所闻之物甚少。因此这些小学生的作文内容雷同率极高。加之陈旧的教育观念影响了他们的家长,这些家长依然聚焦课本知识要多一些,对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不够重视,导致小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不深,眼界不够开阔,习作内容单一,思想不深刻,习作能力难以提高。因此,小学生习作水平提升也需要家校协作,才能让孩子多一些习作经验和素材。

三、“互联网+”背景下“五微”习作教学的优势

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五微”习作教学模式,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良好的习作习惯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借助“五微”习作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小学生积累素材以及对习作进行评价、分享、修改等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具体来说,对于积累微素材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针对生活进行积累,之后学生将素材发送给教师,教师将素材整理并上传到公众号。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倡导学生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素材进行加工,这样可以在丰富素材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例如,在劳动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布置劳动主题的习作系列任务,先将积累素材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从拍照片、拍视频、画简笔图等方式中选择一种来记录自己的劳动内容。微素材的“微”表明学生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积累素材,对素材删繁就简,以一定的方式加工整理,由此构成习作的框架。在微素材的搜集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对学生的素材修改提供建议,帮助学生构建习作思维体系,并告诉学生,针对记事类的习作,应当把握主线,以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述。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习作思维与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而在微修改环节中,学生需要自主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師可以要求学生从基本功做起,以朗读的形式通读自己的作文,一边读一边修改,并做出标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直接在电子产品上用手写模式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这有利于学生对字句进行斟酌和反复修改。教师在主持微修改环节时,应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形成修改习作、认真构思的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养成了,习作能力也能随之得到提高。

(二)有助于激发小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

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下,使人耳目一新的“微写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新颖,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对写作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更愿意主动写作、交流与互动,由此,“微写作”的作用也就得到了真正有效的发挥[2]。

一方面,对于微素材的主题,教师选择时要注意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生活的小处开拓眼界,发现道理,感知自然,获得趣味。比如针对“我周围的昆虫”这一习作话题,笔者为了让学生感知生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列出探索清单引导学生搜集素材,如“蚊子如何传播疾病”“苍蝇习性的秘密”“蝴蝶是怎么长成的”等,这样的提示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学生经过搜集素材发现原来日常所见的昆虫,竟然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于是眼界被打开了,对昆虫的认知加深了,对该领域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在提炼、总结中也提高了习作能力。

另一方面,在微指导上,教师也可以增加趣味性。首先,教师要坚持引导的原则,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其次,针对习作主题,先让学生自主思考习作的过程、方法,教师再在学生的思路上进行补充,如此可以将单向灌输变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习作思维外显,教师能够更好地做出修正,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习作指导。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明晰的思维,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教师和学生应该将微指导环节作为一次历险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按照要求冲关,关卡为思想、结构、运用的修辞手法等,在不断解锁关卡后摘取成功的果实。游戏化的形式不仅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且能够激发小学生挑战的欲望,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好。此外,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观察、体验、感受、理解,积累了大量可感的鲜活资源,此后教师再进行习作的指导教学,就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3]。

(三)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活跃的习作思维

在习作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习作思维、能力,利用“五微”习作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思维构建好框架,再根据框架进行习作,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完整。此外,小学生对习作有了一定的经验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从一次习作中学会一种方法,举一反三,再推陈出新。因此,在“五微”习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可将习作思维培养贯穿其中。

微素材环节中,学生要以某个主题为出发点,根据该出发点来搜集素材,让思维和行动仅仅围绕该主题而进行。微指导环节中,教师进行指导时可以渗透作文框架思维,让学生明白:确定中心思想,设计好结构,列出修辞方法,确定内容编排,一篇好作文也就呼之欲出了。微评价环节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作文框架思维去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从具体的作文中抓取特点进行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搜集大量的可用于微评价、微修改的素材,组织学生一起评价、修改,如此有利于学生总结规律,让学生学会从读者的角度去欣赏一篇好作文。教师遴选的用于微评价、微修改的素材应简短、典型,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掌握规律,并提高教学的效率。微修改环节中,学生也需要从读者的角度去修改,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在修改时从基本功做起,从最基本的错别字进行修改,再往深层次进行修改。在传统的课堂里,小学生极少回头仔细查看自己的作文,因而能力难以提升,微修改环节能较好地促使学生养成回看自己作文的习惯,使学生的作文从一般作文向好作文转变,更重要的是,在修改中学生可以提高作文鉴赏能力,对语文知识与技巧进行不断积累。微展示平台中展示的学生作文,虽微小,但有代表性,这样做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在确定展示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之配乐、配图,并让学生进行朗读,由此组合形成作品。在微展示环节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谈谈感悟,以升华情感,这样不仅习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修养水准也得到了提高。

(四)有助于打造高效的家校协作平台

互联网让家校联合可以更加紧密,“五微”习作平台让家校共育有了更多的方向以及桥梁。同时,让各个教育层次的家庭有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结合点,由此家校共育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家长群体中不乏有大智慧者,在“五微”习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构建家校共育的桥梁,与家长一同努力,为学生的习作学习营造浓厚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家长还可以在习作主题的指引下,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深入生活,体现“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真谛。家长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能更好地为学校教育助力[4]。

在微素材的搜集环节,就少不了家长的支持,教师要注意将具体的素材搜集要求列出,让家长更好地协同教育。而在微评价环节中,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作文的评价。教师与家长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互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理念互相传递过程。

结语

积“微”成海,有“小”乃大。一次积累素材是“微”,一次指导是“微”,一次评价是“微”,一次修改是“微”,一次展示是“微”,这些“微”河流汇聚在一起能成大海。笔者始终认为,最好的教学是在细微之处见真招、显真情,因此“五微”习作教学可以为小学生习作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玉红.“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05):11.

[2]黄雅莲.小学语文课堂中“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13):57-58.

[3]陈燕.聚沙成塔,积“微”成“著”—浅谈小学“微习作”教学的基本策略[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3):57-58.

[4]陈均全.三年级微习作的实践探究[J].课外语文,2017(12):101.

猜你喜欢
习作互联网小学语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