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护理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2-05-31 04:46苫君玲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护生人文关怀培养

苫君玲

关键词:护生;人文关怀;培养;研究

一、关于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概述

(一)内涵

人文关怀能力是内隐性,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展现的本领、观念、情感和意识的统称。现阶段,护理专业人文关怀教育包含了护师人文修养、礼仪、人际沟通等方面的人文内容,且目前很多高校在发展中开始构建相对完整的、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目前社会中的人性十分复杂,同时人文品质的外化并非是直接、自觉的,这也导致医疗纠纷事件屡见不鲜。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注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够进一步净化医疗环境、缓解医患关系,也能强化学生岗位胜任力。

(二)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必要性

护理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护理人文关怀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以人道精神对病人健康、权利、需求、尊严的真诚关怀以及照顾。其本质是人本理念,侧重对人、生命以及身心健康的关注以及尊重,也是一种可以体现人类人文精神具体化的过程。不仅如此,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师、学校等教育主体引导下,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强化与社区合作等逐渐养成提升。通过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学习中不断树立认知、养成良好习惯,意识到自己身为护理工作者应履行的义务,实现其核心竞争力发展,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为了进一步达到教育目标,学校在发展中也会重视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并有意识地与尝试与社区进行合作,从而构建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二、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养、强能力护理专业人才需求,我国很多医学类高校开始在发展中围绕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开展相应教学活动,并取得一定教育成效,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既定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学生能力也得不到提升。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综合能力较差、教育改革目标难以实现。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在教学中难以实现育人目标与教育改革目标。一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落后,没有顺应教育时代发展,其在教学中依旧结合自身的主观意识以单一的知识讲解为主,学生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且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无法意识到自身人文关怀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虽然一些从事护理教学的教师开始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意识到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但教学效果并不良好。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全新模式、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理解并不彻底,且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相对单一地认为相关内容对学生能力发展并无多大作用,导致教育教学效果较差,学生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此外,教育系统与社会环境不匹配也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当代教育要求学校在育人过程中需开展多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多元化课堂教学活动,力争实现学生多元素养以及能力的发展。不过因学校物力、人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学生所学项目、人文关怀方式等与社会脱轨,新时期下的专业教学改革目标难以实现。

三、提升护理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措施

(一)提升师资人文素养和教学水平,确保教育实效

为了进一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学校应重视教师教育能力提升,构建“双师型”教育团队。基于学生就業这一导向,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并借助全新教学方式、教学项目等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中不断树立认知,促进自我发展。除此之外,高校在发展中也要积极与本地三甲医院、护理康复单位等合作并带领教师前往护理一线进行学习,或者邀请医院优秀护理专家加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从而组建全新师资队伍。

具体可从以下述几点着手:首先,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前往医疗一线进修学习,掌握最新实用的护理技术、方法、仪器使用技巧,并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当前社会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等,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突出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方案。在此之后,学校组织教师通过调研、分析等方式,制定初期实施细则及反馈途径。其次,学校管理人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学校通过完善绩效管理体系,鼓励校内教师主动加入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掌握前沿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方法,并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中,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学校通过与企业与社区合作,积极搭建“双师型”培训基地,引导教师下企业一线实践,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掌握更多专业中的护理工作标准,并将其带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同时也可以为专业群建设、课程教学改革、育人方案的完善做好必要保障。最后,学校可定期邀请护理单位优秀人员加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护理人员则与教师应侧重开发人文教育资源,并丰富现有护理人文关怀理论、实践课程;研究全新教育政策、衔接第一和第二课堂,确保人文关怀教育能够由理论向实践方向落地。

(二)开展“知行合一”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共情能力

知行合一理念侧重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促使其思维、能力多元化发展。人文关怀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共情、换位思考意识,可以充分考虑患者感受,做到尊重患者,体谅患者,彰显自身职业素养。因此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围绕知行合一这一教学理念,同社区护理优秀人员一同开展项目化、体验式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养,切实推动教学发展,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例如,教师在常规教学中与护理单位人员积极交流,结合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体会患者心态,强化其自身对护理的感性认识,发展其共情能力。以《偏瘫患者护理》这一实践教学项目为例,笔者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笔者借助校内学习资源网站,学习了偏瘫患者日常护理内容、注意事项、心理关怀等内容,之后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成教学案例、自主学习视频、学习流程等,并将这些内容上传到班级学习网站,随后把网站生成的课程二维码分享到班级学习群,引导学生在课下完成学习任务。线上教学平台有记录功能,笔者则是在回答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这些内容整合,寻找学生学习薄弱点,便于线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线下教学中,笔者构建了学生体验的教学环境,首先,笔者将学生合理分组,每个小组成员固定;其次,安排实践学习任务。本次活动施行轮换制,一名成员扮演偏瘫患者、一名学生扮演护理人员,负责照顾患者日常生活以及起居,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患者适当缓解情绪,展现自身职业素养。其他小组成员则负责记录,观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切身体会,引导学生将人文关怀牢记于心、外现于形。这样,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养得以发展,人文关怀培养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实现。

(三)重视护理操作细节,树立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医学护理考察专业人员观察能力、细节问题处理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把控细节,逐步树立学生人文关怀意识以及思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养发展。例如,笔者与康复护理单位管理人员沟通,开展了《社区老年人护理》活动,笔者首先给学生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表,之后将表格分享给学生,让管理人员带领一个小组学生,测量老年人血压、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分、给出老年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建议。此外,在获取老年患者允许的情况下,带教老师为学生展示老年患者护理过程、注意事项,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例如,在操作开始之前为做好自我介绍、病情描述等会工作,随后与患者友好沟通,初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患者信任;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观察患者表现和状态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关爱患者的思想以及意识,使其意识到人文关怀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容内化于心、外现于形,促使学生综合化、多元化发展。

(四)完善教学实施评价

在全新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则需要重视多元主体、多层次的评价,借此来引导学生及时发展自身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树立学生不不断发展意识。同时,专业教师也可以通過学生的评价情况,对实训教学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向,确保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传统临床实习考核评价、护理设备操作技术评价、护理动作标准评价的基础上,围绕人文关怀,可引入全新评价内容,如临床个案心得报告、医护团队合作评价、护理患者反馈等内容,之后对学生承压能力、交际能力等进行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树立人文关怀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护理专业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围绕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开展相应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多元素养,促进其综合化发展。学校要积极与护理单位合作,并重视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而教师应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借助全新教学方式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从而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切实推动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剑荣,周玲,林丽娜.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民办高校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1):36-37.

[2]黄龙,李远珍.应用型高校护理学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04):76-78.

[3]范文丽.高校护理专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9(31):195-196.

猜你喜欢
护生人文关怀培养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