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计量管理的探讨

2022-06-01 12:32张婷段晓倩刘意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2年3期
关键词:计量管理发展方向原则

张婷 段晓倩 刘意

【摘 要】计量是国民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为国民安全、国家权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计量保证,我国已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为基本法,若干计量行政法规、规章及地方性计量法规、规章为配套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一切计量活动的法律支撑。各行各业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保证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保障企业生产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能源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必须在遵守计量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做好日常计量管理工作。文章对现代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探讨,探索计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计量管理;原则;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2)03-0185-03

1 企业计量管理的概念

一切有计量活动的工作现场都存在计量管理工作。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主要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计量技术管理、计量经济管理、计量行政管理、计量制度管理等。企业通过将计量管理工作结合到设计、生产、实验等工程环节,就可以将产品和设备的各项参数溯源到国家基准上,从源头上保证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量值的准确可靠。高效的计量管理工作可为企业研制的产品提供质量保障,促使企业更有活力地参与市场竞争,为进一步发挥企业的社会职能提供基础。

2 企业计量管理的原则

计量工作的发展与国家科学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离不开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我国企业计量发展也经历了从原始到现代的技术转变、从粗放到精细的管理理念转变。现代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涉及范围较广泛,企业需要综合运用计量管理软件、计量学、统计学、统筹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保证计量管理的科学开展。总结来说,现代企业的计量管理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科学开展,并应遵循系统原则、分工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能级原则、经济原则六大原则[1]。

2.1 系统原则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计量部门,对企业内的一切计量活动进行统筹管理。计量部门要配备专业计量技术人员和计量管理人员,依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依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合适的计量技术标准,搭建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做好企业研发、生产的基石。

2.2 分工原则

企业应将计量管理工作内容划分为计量技术管理、计量经济管理、计量行政管理、计量制度管理等,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做到工作规范化、责任制化,实行既有分解,又有综合的管理模式;并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其中。

2.3 反馈原则

企业的计量管理要有灵敏、及时的反馈响应,促进有关计量业务的各项决策有效执行。要注意计量技术改进和计量管理规章制度更新,务必以最新有效的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为依据,规范开展计量活动。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要与仪器使用现场实现及时连接,保证每台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都在可控范围内,如有异常,立即响应。

2.4 封闭原则

企业内部计量管理各项工作应形成一个闭环。对计量器具的启用、定期计量、维修、停用、报废等,要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和存档。计量各项管理工作相互之间不能成为信息孤岛,要把各项计量数据融合在一个大的信息系统中,保证各项计量活动的闭环操作。

2.5 能级原则

企业内部计量管理的不同能级应各司其职,设计不同的权利。由计量主管领导做出各项决策;对计量工作人员要进行分类管理,计量器具使用人员、计量技术人员、计量管理人员在面对各自计量活动中的异常情况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6 经济原则

企业的计量管理要尽量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对于大量使用且计量费用较高的计量器具,可依法建立企业级的计量标准,配备专业计量技术人员,降低外检费用。对于外检设备,要在选择合法计量技术机构的同时把握经济、就近的原则。对于计量器具的采购选用,应在经济性与实用性之间做好平衡,若计量器具长期“牛刀小用”,则是对资源的浪费。

3 企业计量管理的现状

3.1 对计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计量管理在企业日常工作中,由于一般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此往往被误认为不重要。计量工作有时也被误解为仅是贴标签、换标签。这种误解导致计量管理处于不被重视、不为员工配合的困境。一些企业会因为不够重视计量管理工作,对现场计量器具管控不足,导致出现仪器超期使用、坏损使用等问题,给产品质量留下隐患。

3.2 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代企业都有基本的计量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对设备后期管理没有严格规定,对使用人员的职责规范不明确,对设备的计量周期设定不妥存在过度计量的情况,没有建立合理的计量管理考核制度,造成使用部门与计量部门互相推诿责任的局面。一些企业对计量人员的奖惩制度也不完善,职业发展通道不清晰,导致计量人员缺乏创新动力。这些都阻碍了计量的高效发展。

3.3 计量器具的不合理使用

一些企业不注重工作人员对计量器具的使用培训,造成计量器具损坏。部分企业对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无管理要求,不能及时做好报废工作,过度维修造成经济浪费。一些企业对计量器具过度使用,甚至私自使用坏损计量器具,埋下安全事故隐患。一些企业对于故障计量器具检测出的产品不做必要的风险分析,造成质量问题。也有一些企业不及时应用新式计量器具,影响生产研发效率。

3.4 计量人员对技术的探索不够

一些企业对计量工作不够重视,不能有效激发计量人员的创新热情,存在计量技术、计量管理技术探索不够的现象。计量技术人员本应发挥重要的质量把关作用,但是现状是企业计量技术人员缺乏足够的技术储备,很难为产品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计量技术支持,在产品质量评估中没有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支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测试已被广泛应用,但在计量行业中的应用却不足,计量人员缺乏对自动化的测试探究,导致工作效率底下。

3.5 计量信息系统不发达

一些企业仍沿用20年前的计量管理软件,日常仅用于计量器具周检计划制订、计量日期修改,对计量信息只做到“管”起来,没有“理”出计量数据的更多价值,远远达不到企业发展对计量管理的新要求。这些老旧的计量管理软件,与企业的大信息系统无法融合,不可避免地形成信息孤岛。使得计量管理与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脱节,处在一个落后、被动的位置。

4 企业计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往滞后的计量管理方式已濒临淘汰,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已对计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计量管理如何高度融入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开拓新的计量技术,如何发挥计量保障与监督作用并将自动化、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带到计量管理中,是每个计量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企业计量管理部门自身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总体来说,现代企业的计量管理发展应该从制度完善化、数据网络化、人才高素质化、服务化、科学化5个方面考虑。

4.1 计量管理制度应完善化

现代企业必须将计量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将计量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计量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同时企业应完善计量人员管理制度,打通职业发展渠道,激励计量人员大胆创新。要明确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建立更详细的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精细化计量器具的分类编码、标识管理、计量方法管理。要建立完善的计量技术管理制度,从设备购买、启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方面,建立一个计量器具生命周期管理闭环。只有完善计量管理制度,企业才有条件生产出更具经济效应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4.2 计量管理应数据网络化

随着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产品提出了高质量、高品质的要求,企业也对设计、生产、实验等各个环节的计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最早的计量管理依赖纸质台账,管理方法效率低,随着电脑的普及,纸质台账被单机版的计量管理软件系统取代。在日常工作中,单机版计量管理软件系统虽然提高了台账管理效率,但是在企业里仍然是信息孤岛,计量部门之外的人员需要使用计量信息时,仍然需要从单机版计量管理软件系统中导出。因此,依托企业内部网络,搭建一个网络化计量管理平台显得尤为重要[2]。实现计量管理网络化可以将计量器具对标至企业设计、生产、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提前做好物料准备,并预判质量风险点;实现计量管理网络化可以将计量器具的技术资料、计量证书等的电子版上传,供多人同时在线借阅使用;实现计量管理网络化可以将待计量器具的收发消息通过邮件等信息窗口通知到使用人,完成点对点的信息对接;实现计量管理网络化,还可以配合二维码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收发计量器具并修改台账信息等若干动能。

企业可开发具有信息采集录入、数据分析及利用等多种功能的计量信息管理系统[2]。企业通过建立计量部门专用网站,并将该网站集成在企业的办公网站中,将计量部门的数据库放在企业网络服务器中,人员通过访问网络服务器,即实现计量活动的显性化、动态化管理。建立从计量器具的采购、检定、收发、使用、调拨、维修保养到报废全过程的信息包;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供查阅、下载计量资料。此外,通过对计量基础数据的分析统计,为后续企业生产研发计划及各类项目提供经验数据。实现计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尽可能地减少日常工作中大量手动、重复的统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规范计量管理的同时,简化管理流程,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计量管理效率,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增加公司的竞争力。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也可通过安装市场上安全可靠的电子文档系统[3],将以往由单台计算机管理的计量信息文件上传至电子文档系统,利用其协同在线编辑等便捷的办公特点,按企业内各类人员对计量信息的不同使用需求,为他们划分不同的电子文档处理权限。例如,对于计量信息管理人员,因为他们日常负责各类计量信息的建立、修改、统计等工作,所以赋予其最高文档处理权限,可上传、下载、编辑、复制、删除等,这样的改进可以让企业各个环节的计量管理人员同时在线处理文档,提高了计量信息传递速度,消除纸质文件传递不便的问题,可极大地提高计量管理的时效性和正确性,省去了烦冗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对于企业中其他人员,可赋予其浏览权限,便于日常计量信息查询,减少计量管理人员频繁应对查询信息需求的工作量。与此同时,计量管理人员应尽可能地利用Excel、Access等办公文档的编程功能,通过设计各种“宏”,达到迅速处理各类计量数据的目的。

4.3 计量管理人才应高素质化

企业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明晰计量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应加强对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计量管理人员对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熟悉度,确保计量管理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得以创新发展。鼓励计量从业人员通过国家注册计量师考试,强化其理论基础,提高计量知识储备。企业应尽量为计量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不断激发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动力,运用Labview等开发环境尽快实现自动化计量和网络化计量管理。

4.4 计量管理应服务化

现代企业中的计量管理工作一定要主动融入企业的设计、生产、实验各个环节。要以产品和市场为导向,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保证产品质量的体系文件和作业程序,做到计量真正融入于研发生产,计量管理真正服务于企业发展。将计量管理数据可视化,为研发、生产提供有效基础数据。在日常工作中,计量部门也要创新工作方式,可通过便携测试设备,实现一些对计量环境要求不高的器具的现场计量工作,方便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在计量部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到生产现场收发计量器具,主动服务一线。

4.5 计量器具管理应科学化

计量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将企业设备科学合理地分类管理。确保计量器具在合法计量技术机构接受检定、校准、检测等。对每个计量器具建立单独的计量档案,对使用寿命期、维修情况、参数情况做好统计。同时,计量管理要对整个企业内的计量物质、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生产要求調配设备,确保资源不浪费,生产不延误。企业还应制定计量器具的定期保养制度,避免盲目使用给仪器带来不必要的损害。此外,计量管理部门对计量器具的溯源证书信息要做好计量确认工作,并验证计量器具的性能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这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18)明确提出的要求。企业对于出现故障的计量器具,一定要做好风险分析,对以往计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会因计量器具故障导致质量问题。企业还应组织质量部门、计量部门等,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现场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做好计量器具正确使用的考核管理;加强全体员工对计量法律法规的了解,定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计量对质量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5 总结

计量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切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是现代企业良好发展的有力保障。做好计量管理既是我国计量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企业应高度重视计量在生产研发中的基础作用,提高计量技术水平,改进计量管理手段,让计量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匹配,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让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

参 考 文 献

[1]张亚超.新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如何开展[J].中国计量,2016(3):26-27.

[2]谈子源.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6):63-65.

[3]耿晓玉.计量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7):186-188.

猜你喜欢
计量管理发展方向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医疗计量器具计量检定的重要性及检定中常见的问题
关于加强民营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思考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