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整合、立足课堂,培养小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2022-06-01 01:32叶淑平
师道·教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学生探究活动

叶淑平

一、问题的提出

1.自护自救的必要性。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典。但由于大部分未成年人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自我保护教育和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意外伤害事故仍时有发生。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一万。深究原因,其中的80%本属于可预防之列。只有让未成年人真正掌握了自护自救的技能和方法,在紧急时刻,他们才能有意识和能力去保护自己。所以,自护自救的教育需要学校通过各种方式的指导,组织各类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才能将学生推上自主发展的舞台。学校应树立全员参与安全教育的意识,开展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营造安全的教育氛围,创建和谐校园。应对小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的指导,训练小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增强自护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

2.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近年来,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开展了“小学生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力图打破以往传统的知识讲授方法,实现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原有的学科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也积极开展各级各类自护自救的活动,以各种竞技比赛促进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形成。学生在自护自救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自护自救意识,提高了自护自救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习惯。课题研究立足课堂,重新确定教育内容,构建教学模式,设计活动载体等措施,让学生了解自救自护知识的同时,掌握适合自己的技能。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护意识,使其获得自主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课堂教学的特征、方法及内容

1.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特征。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特征应具有生活化、情景化、体验式、任务式等特点。从教学内容来看,老师根据丰富的教材内容,在适当的切入点渗透相关的自护自救方面的专业安全常识;从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来看,老师除了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之外,还需要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实践;从教学手段来看,老师会创设出各种活动情景或提出活动的任务,激发学生参与;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体验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更容易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会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并进行反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切实掌握自护自救的技能。

2.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是在游泳的过程中学会游泳的。”学习自护自救,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活动。在各科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渗透“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内容,灵活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力求创设出一个充满活力和真情涌动的课堂,激发学生参与不同的教学活动,从中真切地体验,建构和认同有关自护自救方面的经验和技能。主要的教学方法有游戲法、讨论法、故事法、角色扮演法、实践体验法、情景创设法、资料收集法等。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胜、好学等心理特点,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3.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内容。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有部分内容包含“自护自救”的教育素材。各科教师应有敏锐的触觉,及时挖掘教材内容中与“自护自救”内容有关的结合点,将自救自护训练融入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安全自护的渗透,润物无声,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护自救”意识。

三、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渗透

经过几年的“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本校各科教学已初步建构起系统的、科学的小学生“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现以综合实践、品德科为例。

1.综合实践课中“自护自救、自主发展”内容的课程结构。(1)我校将“自护自救、自主发展”内容融入“主题探究”“实践体验”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板块的综合活动中。在“主题探究”板块,安排了三至六年级参与三个项目的教学活动:①自然灾害与天文现象的关系;②认识台风、抵御台风、地震离我们有多远?③防震减灾我参与。而在“实践体验”板块则安排了以下四个项目的活动:①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参与防震减灾学校演练、家庭地震疏散演练;②利用校内资源—防震减灾科普展览馆;③由学校根据各年级活动的需要,每学期安排一次走进实践基地活动。④三至六年级参与,每学期一次的走进社区安全自护实践活动。此外,我校还结合艺术节、科艺节、主题班队会、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开展每学年、每月或每周一次的安全自护自救活动。(2)我校各年级综合实践“自护自救、自主发展”课程内容也有具体明确的安排。如:三年级开展主题为“灾害与自然现象的关系”的活动;四年级开展主题为“认识台风、防御台风”的活动;五年级开展主题为“地震离我们有多远?”的活动;六年级开展主题为“防震减灾、人人参与”的活动。

2.品德、心理健康课程基于“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自护自救、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双线并行,教师活动主要由四个板块组成:呈现情境、激趣引疑——提供探索空间(提供多种活动形式)——归纳提升、互动评价—引导实践、知识迁移;学生活动也对应着由四个板块组成:深入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实践解疑——讨论分享、形成观点——主动实践、迁移应用。在此过程中,师生要积极互动,及时评价反馈。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各种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生活化学习情境的推动下,学生主动参与,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此时,老师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的空间,设计出各种活动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任务选择不同方法或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活动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讨论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既是观点的归纳和呈现,同时也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给予评价的过程。最后,探究出的观点会进一步通过课堂活动或课后延伸的活动得到进一步的迁移和应用。

实践证明,立足课堂,以学科整合为路径,开展“自护自救,自主发展”教育教学实践,学生在真实或拟真的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建构,提升了安全自护的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提升了自护自救能力,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小学生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