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13断块综合调整开发地质研究

2022-06-01 14:43阮钰琳
科学与财富 2022年3期

阮钰琳

摘  要:叶13断块位于叶三拨油田西北部,为南倾的背斜构造。含油层位主要是沙三上油组,埋藏深度为2150m左右,已上报石油探明地质储量28.95×104t。属于中-低丰度、中高产能、中浅层、低幅度小型油藏。开发井位于大浪淀水库二级保护区内,需要进行永久封井,为了挖潜区块潜力、控制剩余储量,进行综合调整。

关键词:边水油藏;剩余油潜力;综合调整

1、断块概况

叶三拨油田叶13断块地理位置在河北省南皮县叶三拨村北1.5km左右,大浪淀水库二级保护区内,断块位于叶三拨油田西北部,为南倾的背斜构造。含油层位主要是沙三上油组,埋藏深度为2150m左右,已上报石油探明地质储量28.95×104t。叶13断块属于中-低丰度、中高产能、中浅层、低幅度小型边水油藏。

该区的第一口探井—叶1井于1984年完钻,因构造位置低而测井解释全水。为进一步落实构造及含油面积,于1990年在叶1井东约1400米处钻一口详探井,叶13井,在沙三段顶部发现油层,经试油射开2158.1-2167.6m(8、9号层),测液面424m,折日产油25.1t,日产水13.2m3,累产油30t,累产水13.2m3。叶13井试油后未直接投产,后为四类井无记录。

1997年侧钻至叶1K,在沙三顶部发现含油水层,射开2173.6-2176.0m(10号层),测液面277m,日产油油花,日产水18.6m3,累产油油花,累产水27.5m3。

叶1K井一直未开采,为进一步落实构造高点含油情况,于2012年7月侧钻为叶1K2,该井2012年11月23日开始投产沙三段,初期日产油24.6t,含水40%。2017年6月高含水关井。

2013-2014年,投产新井4口油井(叶13-13、叶13-13K、叶13-17、叶13-23),统计初期生产数据,平均生产厚度5.12m,平均初期日产油18.64t,日产液26m3。

目前区块老井全部停产,核实累产油4.09×104t,核实累产水23.75×104m3,核实采出程度14.14%。

2、地质特征

2.1构造特征

叶三拨油田区域构造位置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区沧东裙边构造带的舍女寺断鼻南翼,该油田北、东分别与舍女寺、段六拨油田相接,南邻南皮凹陷,西为沧县隆起。该区重点目的层是沙三段,其地层厚度约250m左右,为三角洲沉积环境。

叶13断块整体为一个南倾的断背斜构造,内部被一条北东走向的断层所切割。圈闭面积为1.3km2,含油面积0.44Km2,构造高点为2125m,构造幅度为55m,整体为一个有利的含油气构造。

2.2层组划分及对比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测井、钻井、录井、孢粉分析等资料,依据“标准层控制,旋回对比”的原则,考虑构造、沉积相及油水关系等多种因素,进行细致对比,全面分析,追踪砂体的横向分布范围和厚度变化规律,并力求生产上的实用性及区域上的可对比性。本次地层对比沙河街地层为重点,划分出沙一、沙二、沙三共3个层组。

2.3储层岩性及物性特征

叶13断块无取芯井资料,但根据邻块官74断块叶12井沙三段岩芯分析可知,主要储层砂体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与含钙细~粉砂岩。岩石成分以长石和石英为主,长石含量站50~55%,石英占35~47%。泥质胶结8.08%,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颗粒分选中~好,分选系数1.57,粒度中值0.135.砂体顶细底粗,呈正旋回沉积。

叶13断块沙河街无取芯资料,但从测井解释资料统计情况来看,沙三上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9.6%,平均渗透率达122.6×10-3μm2,综合分析属于中孔中渗储层。

2.4油藏类型

沙三上顶分布一套稳定的泥岩类隔层,厚度在30-50米之间,封闭油柱高度较低,渗透性差,主要起到盖层的作用;层系内沙三上油层段内发育了3套较薄的泥岩夹层,厚度薄,分布范围窄,不具备分隔作用,是一套油水系统。

叶13断块整体为一个南倾的断背斜构造油藏,内部被一条北东走向的断层所切割。研究区目的层高部位是油,低部位是水,顶部无气层,水体范围较大,属于开放型水体。综合分析,本区为边底水充足的以构造为主的砂岩油藏,油水界面为2150m。

2.5流体性质与温压系统

叶13断块沙三段地面原油比重0.872g/cm3,含蜡量18.68%,胶质沥青含量23.67%,凝固点37℃。综合考虑目标井区原油性质为中粘、高凝、高含蜡原油。沙三段的压力系数范围在0.95-0.98,属于正常压力系统。该断块平均地温梯度为2.94℃/100m,属于正常温度系统。

2.6储层流体特性

该研究区块探井无取芯資料,对于油层的渗流特性无实验数据。借鉴测井解释数据。叶13断块沙三上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9.6%,平均渗透率达122.6×10-3μm2,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叶1K2井ES31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8.85%,平均渗透率达102.96×10-3μm2,而且叶1K2井泥质含量只有3.96%,远低于平均值,总体储层物性优越于出油井叶13。

2.7天然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根据叶13-17和叶1K2等井生产情况,分析该区沙三段天然能量充足,水体为开放型,边底水水体活跃,地层能量充足,驱动能量主要为边底水能量。驱动类型为边底水。

3、综合调整的可行性论证

3.1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叶13、叶2-叶6和官74断块地面被大浪淀水库覆盖。根据南皮县人民政府关于限期关闭大浪淀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6口油井的函。因此现对叶13断块重新部署井位方案。

3.2油藏潜力分析

根据叶三拨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的研究,对该断块加强了精细对比与构造再认识,对区块潜力的分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储盖组合好

上覆泥岩盖层发育厚度大且稳定,储层发育稳定,且物性较好。

(2)油藏埋深較浅,且新井产能高,地层能量足

叶13断块沙三油组含油层位主要是沙三上,埋藏深度为2150m左右。统计初期生产数据,平均生产厚度5.12m,平均初期日产油18.64t,日产液26m3。

(3)具有一定的储量规模

叶13断块沙三1层位原始上报地质储量28.95×104t,通过微构造落实,重新计算地质储量32.47×104t。参照邻块官74区块沙三层位,采收率40.8%,可采地质储量为13.25×104t。

4、综合调整地质设计

4.1开发原则

以增加可采储量,提高采收率为目的,以效益开发中心,重建新井网。

(1)开发层系划分要合理;

(2)针对油藏特点采取相应的配套工艺技术;

(3)根据边底水能量充足的特点,建议部署采油井;

(4)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确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4.2开发方式及井型优选

断块边底水活跃,天然能量强,液量充足,能满足油田经济开发要求,因此无需注水井保持地层能量;叶13断块主要含油目的层沙河街上油层,层系较单一,含油井段集中,油层物性、原油性质无明显变化。建议采用水平井开发方式。

4.3注采井网与井距

叶13断块含油砂体范围相对较小,油层段分布集中,形态不规则,呈近似长条形,且断块边底水活跃,天然能量强,液量充足,因此建议叶13-17和叶1K2井区高部位各部署一口水平井,叶13-23井区部署一口侧钻井,控制井区内地质储量。

4.4调整方案

调整原则:鉴于叶13断块沙三段油层稳定,建议在高部位部署水平井开发,挖掘剩余油潜力。

方案部署:在叶13断块针对沙河街油层部署了一套开发方案,并分别进行了十五年指标预测和开发经济指标评价。整体部署新井3口油井,其中2口水平井和1口侧钻井;水平井单井设计能力14吨(常规井的2倍),侧钻井单井设计能力5吨,共建产能0.99万吨;水平井单井进尺2800m,侧钻井单井进尺600m,总进尺0.62万米;万米进尺建产能1.60万吨。

参考文献:

[1]潘晓霞.复杂小断块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2006.

[2]刘卫丽.块状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中国天然气学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