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

2022-06-02 09:09胡永刚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项目化学习

胡永刚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项目化学习受到广大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传统的研修方式已不能为项目化学习教师提供好的技术支持下,2021年“浙江省STEAM项目化学习教师挑战赛”通过让参赛教师投入项目中,边研修边做项目,探索了教师完全融入其中,进行“沉浸式研修”的研修方式。“沉浸式研修”使教师实现了问题情境中的深度学习、互动评价中的反思学习、学校实践中的真实学习和项目驱动中的合作学习。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沉浸式研修”;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项目化学习受到教师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本质和特征缺乏足够认识。在教师研训中,原先统一的讲座式研修模式、会议式研修目标布置,已很难满足项目化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项目化学习教师需要真实的学习场景、更多的学习途径、更生动的学习样式和更开放的学习空间。2021年“浙江省STEAM项目化学习教师挑战赛”(以下简称“挑战赛”)基于对项目化学习的深入研究,以“研修第一,比赛第二”为宗旨,设计了“沉浸式研修”,旨在以赛促研,促进项目化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和改进教师研修工作,发挥研修的支撑作用,是提高项目化学习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进区域项目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多方因素导致原有研修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研修方式为专家专题讲座式和同伴课堂展示研讨式,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研修时敷衍应付者多,全身心投入者少,常常是领导重视,教师应付了事;二是研修与教学分离,教师研修时只觉理念先进,回到教学实践中依然如故;三是管理与研修脱节,教师难以在研修中迅速成长。浙江省项目化学习团队由此提出了“沉浸式研修”的尝试。

一、“沉浸式研修”的内涵

沉浸,是指一种当个体完全投入在活动中所产生的状态。“沉浸式研修”即参与研修的教师下沉到项目中,边研修边做项目,完全融入其中,在引导学生基于学情进行项目探究中,其理念也不断得到更新。

以挑战赛为例,“沉浸式研修”是以理论学习、研究交流、完成项目方案、开展项目实践、进行项目优化为基础,教师运用项目化学习获得自我专业提升的研修方式。它以教师的自主、自愿学习为特点,注重激发教师的学习潜能。挑战赛通过“沉浸式研修”,把研修渗透在比赛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参赛教师的学习效率,让他们理解、认识项目化学习,并逐步走进项目化学习。在这一“沉浸式研修”中,研修是挑战内容,挑战是研修结果,参赛教师看似在完成一轮轮的比赛,实际是在达成一项项的研修。

二、“沉浸式研修”的设计

项目化学习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如何设计流程使学生在整个项目中像专家一样思考与实践。例如,如何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从知识理解向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转变。“沉浸式研修”通过理论学习、互动评价、团队实践等内容设计,让项目化学习教师沉入项目,以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体验中把握项目化学习指导的关键点。

(一)理论学习: 系统认识项目化学习

让教师理解、认识项目化学习,并一步步走进项目化学习,需要其掌握:设计驱动性问题并基于驱动性问题设计任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研究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支架的能力;项目化学习中的组织与指导策略以及评价量表的实际应用等理论知识。

例如,在挑战赛中,第一轮挑战的任务就是学习慕课,并完成项目设计。浙江省在2020年项目化学习网络公开课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项目化学习慕课,并发布在浙江省STEAM项目化学习资源平台。慕课分为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针对项目化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实际操作关键问题做的6个慕课;第二个系列是从2020年的8个网络公开课中选取3个典型项目,对其进行全程开发,并把12小时的网络公开课浓缩到40~70分钟内,同时还邀请开发团队把蕴含其中的设计理念呈现给大家。3个项目各有特点分别属于基于课程标准的项目化学习、强调有效合作的项目化学习、强调设计思维的项目化学习[1]。每个慕课是由4~7个微课组成,每堂微课大概是8~12分钟。通过慕课学习,参赛教师对项目化学习有了系统认識和深度理解。

参赛教师通过这种“沉浸式研修”,掌握了项目化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根据理论学习与自身理解,完成了第一轮挑战赛项目活动方案的撰写。

(二)互动评价:加强认识促进反思

为了有效提高项目化学习方案的全面性,挑战赛设计了互动评价环节。参加第一轮挑战的所有教师,除了完成自己的项目设计外,还要当大众评委。组织方邀请专业团队设计评价量规,参赛教师对标专家拟定的量规,分别对随机抽取的其他5位参赛教师的设计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并作专业分析。

参赛教师在学习评价量规、运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时,又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研修”。这种研修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分析能力,从而提升方案设计能力。

(三)团队实践:设计方案在学校中落地

尽管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理念已经“耳熟能详”,对项目化学习方案的设计也“驾轻就熟”,但其所设计的方案在实践中会存在问题吗?辨别项目化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真实问题,真实实践”。

挑战赛的第一轮挑战是设计;第二轮挑战是实践落地,强调实践是个真实的过程,参赛教师要将设计方案在学校中进行实践。

“沉浸式研修”作为项目化学习教师研修的有效方法,秉承关注“教学技能”向提升“课程育人的能力”转变的理念,把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实践提升作为研修工作的突破口,促使参赛教师带领学校其他教师整体参与实践。在学校的实践过程中,参赛教师组织团队对实践进行微型研究,把实践融入学校的校本研修,让更多教师了解项目化学习。

三、“沉浸式研修”的实施

挑战赛设计了慕课学习、案例撰写、同伴互评、团队实践、对话抢答等“沉浸式研修”内容,从拓展项目化知识、训练项目化思维、实践项目化能力等方面激发教师研修的兴致,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一)问题情境中的深度学习

“沉浸式研修”是在“问中学”。什么是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有什么特点?什么是驱动性问题、支架?如何设计驱动性问题?如何基于驱动性问题设计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项目化学习中的组织与指导策略有哪些?项目化学习中的评价量规在实际中怎么运用?等等。这些都是项目化学习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如前所述,在挑战赛前,主办方就这些非常重要的实际操作关键问题做了6个慕课,要求参赛者进行观看、自主研修。如果没有挑战赛这一任务驱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会有一定影响。以挑战赛为主题的“沉浸式研修”,以探究如何出色地完成比赛为中心,激励教师从自身所任教的学科出发,提出各自的主张与见解,并开启思维碰撞,进行头脑风暴,继而依据新思考的内容梳理知识脉络,共生项目化学习的灵感。这既是完成挑战赛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慕课的过程。在共享共研共探中,教师能持续积淀知识储备,提升学科素养。

(二)互动评价中的反思学习

“沉浸式研修”是在“做中学”。“沉浸式研修”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学习者的活动体验引发反思,让学习者充分参与活动中。它鼓励大家互相学习、共同学习,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活动的过程中持续探究与思考。“沉浸式研修”的实施一般包括项目体验、量规学习、观察反思和总结改进等阶段。

例如,在挑战赛的第一轮比赛环节,参赛教师除了上交一份项目化学习案例外,还需要对参赛的其他5位选手的案例按评价量规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沉浸式研修”,参赛教师学习了评价量规以及如何根据评价量规评价案例,从而对案例的优劣有一定的认识。在进行反思时,参赛教师对如何改进方案也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在体验、评价、反思的过程中,参赛教师的评价思维得以拓展,项目化学习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学校实践中的真实学习

“沉浸式研修”是在“真实践”。挑戰赛的第二轮作业是:要求第一轮比赛得分前100名选手在各自校园内,组织团队进行项目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微型研究和校本研修。项目实践要求在有25名以上学生的自然班中进行。通过真实的校园实践,参赛教师对项目化学习方案中的问题进行诊断,鉴别驱动性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驱动性问题,分析设计方案中的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邀请团队教师或全校教师进行深入验证,并通过合作小组研讨、与专家面对面对话等形式剖析问题,同时将研讨结果转化成学习成果,促进全校微型研究与校本研修的开展。

(四)项目驱动中的合作学习

“沉浸式研修”是在“真合作”。挑战赛决赛通过抽签把得分前20名的选手分成5个小组(每组4名选手),要求合作完成比赛。此项设计以驱动性项目为引领,以教师合作探究为学习过程,采用以跨学科合作为主的方式,旨在使教师参与以活动、项目和问题解决为基础的学习,并通过团队协作,共同设计、同步建构,跨学科解决真实的项目化学习问题,最终学会如何为学生设计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课程。

“沉浸式研修”使参赛教师一个人带动一个团队,再通过一个团队撬动一所学校。这样一种研修机制的创新,使项目化学习特别是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得到较为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丰,管光海.项目化学习慕课研修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前言.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成长项目化学习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