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探讨

2022-06-02 11:23邓华
中国新通信 2022年6期
关键词:阅读体验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很多便利,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互联网+”概念孕育而生,受此影响大众的阅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中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育也不断紧跟“互联网+”的发展步伐,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提供技术上的优势和改革,使大众更好接受汉语言经典作品文化。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经典    “互联网+”    阅读体验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智能终端的智能化应用,人民大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变化,使得传统的阅读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中职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倾向于休闲式的网络文学,而经典汉语言文学则淡出了学生的视线,互联网需要和汉语言文学有效地进行结合,找到合适的方向和途径才可以更好地提供经典文学阅读体验。

一、“互联网+”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的现状

(一)“互联网+”文学经典阅读的概念

理清“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汉语言文学经典这一概念,要从“互联网+”和文学经典这两个角度出发,笼统地说,“互联网+”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首先有了互联网的普及和传播,再将互联网的成果运用在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之中,形成基础设施和现实工具。文学经典阅读的概念在长久的互联网负面影响之下,导致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和晦涩难懂的纯文学阅读,这样地理解显然是不对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学经典阅读是指大众广泛认可,在当下依然可以提供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形成正向价值观的名著经典读本。[1]而“互联网+”文学经典阅读的概念就是将二者相结合,互联网和文学同时体现在网络终端,提供給广大群众阅读。

(二)“互联网+”文学经典阅读的意义

汉语言经典文学汇聚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思想和文化领域占据着领导地位,给当代学生带来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起到规训和引导的作用,在经典文学的熏陶之中,修身养性,洗礼精神,进行品德上的修炼和思想上的改造,使学生可以在精神和品质上成为正能量的人。融入了互联网的帮助后可以更好地传播这一信息,可以有更多的媒介和运用方式进行指导和教学,辅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文学经典,减少传播上的障碍和阻力,使之更好地理解和获取经典文学背后的意义。

(三)“互联网+”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学作品受到其背景的影响在创作上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数字化传播的方式超越了纸质的印刷传播方式,也就是生成创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数字的世界中,创作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但是在这种更加便捷的创作方式之下,创作本身变得不再有魅力,汉语言出现了通俗化和空心化的特点,精英阶层的创作不再受到大众的关注,弱化了深度和思考空间,其具有教育意义的汉语言经典越来越不能够满足网络阅读的趣味。另外阅读的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现在学生的阅读媒介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纸质书籍,而转向了更加便捷的移动终端。

二、“互联网+”时代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之间的矛盾

(一)二者矛盾之间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介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阅读的渠道和获取资源的方式,但是又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阅读,使得阅读缺乏质量,这造成“看似什么都看见了,实则什么也没有看见”的虚假繁荣。[2]网络环境的下的创作空间比较大,所以创作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信息的传递杂乱无章,干扰了正常的阅读体验,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正向的阅读,很有可能对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冲击。往往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阅读变得泛泛化,断章取义,对于阅读的内容碎片化和浅薄化,不再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于创作者而言这样的创作也只能迎合学生的趣味,进行表层的创作,不再追求表达和艺术价值,没有长时间的沉淀和思考,最终导致文学创作不再具有自己的定位,也弱化了肩负的教育意义和使命感。

(二)二者矛盾之间的正面影响

二者之间最主要的在于突破了学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拥有了一个新的社交平台,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传播的机会,可以在互联网上讨论和表达意见,甚至是可以进行跨国交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典文学交流,对外输出汉语言的能力也再一次提升。除此之外,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形式,例如:有声听书、眼动仪读书、图文讲解等。这一技术的普及极大程度上的解放了学生的视力,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带来更多正向的阅读体验,简化了阅读的难度,增强了阅读的吸引力,特别是在文字的转换上有了质的改变,将外语和繁体字转换成简体中文,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学习成本,正面的影响最主要的在于提高了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

三、“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之间的联系

“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联系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互联网为阅读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阅读的渠道,在学生进入到图书馆中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查获经典文学作品,甚至可以找到实体市场上难以找到的孤本,一些在实体市场上因为经济效益不好而不再印刷的书籍,也可以通过数字的方式进行转化、保留,供学生查找,在阅读的地点和阅读方式上也有更大的灵活度。其次,经典阅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互联网,帮助清理了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下的阅读环境可以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引导,所以学生不太会接触到不适宜的文学作品,在阅读选择上有一定的指向性,营造出有助于学生成长环境的阅读环境。

四、“互联网+”背景下经典阅读的特点

(一)极大地提高了丰富度

随着信息网络的建设,网络已经在大众的生活中触手可及,广泛地运用在了工作和学习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料,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可以快速地找到对应的书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的实体书店带来的落后性,对于书籍的传播和反馈也带来了积极的意义。但是也由于书的种类繁多,互联网得不到管理,一些本不该学生阅读的书目会被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对于学生产生一定的危害,小到导致认知上的偏差,大到对社会有一定的不安定因素。[3]

(二)极大地提高了及时性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数字化的电子阅读更加地具有及时性,只要学生有相应的阅读设备就可以实现快速阅读,目前的互联网环境正处于信息爆炸的阶段,阅读的资源更新较快,却缺乏消化和理解的空间,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阅读时呈现出了一定的快餐式的阅读特点。这种及时性还给学生造成一种“有不懂上网找”的错误价值观,使之学生过分地依赖于网络,不再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进行的是浅阅读。

(三)带有一定的商业属性

在学生的书籍查找中会发现一些书籍并不是免费对外开放的,需要会员费用或者是进行充值,这就是“互联网+”阅读方式的一大特点,也是运营商的主要盈利手段之一,这样的趋势之下使得网络阅读平台的经营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对于经典文化阅读重视,而不会出现“免费的就是不重要的”错误心理产生。这种商业属性也可以带给学生一定的创作想法,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的观后想法,转换成不同的版本进行二次创作,这使得文化传播的效果大大得到了提高,也激发了学生对于经典文学阅读的积极性。

五、基于“互联网+”背景中职院校如何有效开展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为了让中职生更好地接触与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改变原有阅读教学模式非常必要,结合目前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融合与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与整合现有汉语言文学经典资源,以音频、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现经典文学作品,一方面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以符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特点的方式来帮助其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提升阅读体验同时,也能有效保证学生阅读质量;另一方面将汉语言文学经典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进行阅读,是汉语言文学经典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不同语调变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核心主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且活跃的阅读氛围,使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中,细致地品味古典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进而达到增强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实际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前提制作好的视频课件或音频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帮助教师将汉语言文学经典合理化导入课堂教学中,在此基础上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与接触不同类型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自主性,从而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潜在的教育价值。

(二)拓展多元阅读渠道,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

现阶段正处于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与应用,不仅为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提供了便利,就教育教學工作而言,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作为中职院校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一个可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的教学环境,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体验。因此,教师应注重阅读渠道多元化拓展,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不应被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是课堂外部延伸与拓展,合理利用互联网中潜在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建立一个多元化阅读平台,让学生以多样性阅读方式来不断提高阅读效率,通过不同渠道来认识和理解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所想表达的含义。[4]例如,可定期开展阅读主题活动,如以莎士比亚的古典戏剧文学作品为主题,引导学生自行收集与“莎士比亚”相关的资料信息,选取其中某一部作品进行创作,并在主题活动中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创作故事情节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古典戏剧文学作品进行细致阅读,阅读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切实体验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降低作品含义理解难度,继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三)立足学生行为习惯,选择性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

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经典,本质目的是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切身体会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类经典文化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也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就中职学生而言,其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尚未成熟,无法准确识别网络中潜在的不良信息,当被不良作品诱惑时,极易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致使学生误入歧途,进而对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虚拟性、开放性是互联网明显特征,虽然为学生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提供了方便,但学生并不能辨别具有消极思想的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在开展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时,教师应立足学生行为习惯,结合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本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符合心理特点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既能引导学生对自身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反思和改正,又能帮助学生端正阅读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完成个人品格健全。

教师应正确认识“互联网+”背景的双面性,借助积极影响作用同时,也要对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高度关注,选择合适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进行阅读与体验,才能真正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有效将“互联网+”与中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打破阅读时空局限,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环境。[5]

(四)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阅读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与体验需要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互联网技术发展愈加成熟化,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教育阵地,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与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其中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开展,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体验,根据目前中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阅读与体验需要为导向,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其他先进技术手段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阅读平台,将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导入到平台中,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上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制约,提升阅读便捷性。

现代文化教育观提倡与强调,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培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在平台上多引荐一些具有培养价值观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探究,体验汉语言文學经典作品中潜在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教育价值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发挥。

(五)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环境

基于“互联网+”背景,中职院校开展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前提,必须要保证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完善性,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更加有利于保障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各项活动顺利开展。课堂教学中所涉及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应配备完善,一方面为经典阅读与体验教学开展提供便利,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与体验需求;另一方面教师个人应注重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筛选,做到针对性阅读,才能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潜在教育价值充分显现,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性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同时也能承担起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为汉语言经典阅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生阅读优秀的古典文学不仅仅丰富了理论知识,更为学生提供了精神建设,在中职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推动中职教育线上和线下两方面阅读同步发展,提高经典阅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助力书香中国建设。

作者单位:邓华    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  考  文  献

[1]邹茗玮.探究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J].作家天地,2021(08):5-6.

[2]陈明.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探究[J].牡丹,2021(02):71-72.

[3]王志刚.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探讨[J].品位经典,2020(12):19-21.

[4]卓玛草.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青年文学家,2020(15):30-31.

[5]钟跃华.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品位经典,2020(05):57-58.

猜你喜欢
阅读体验互联网+互联网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紧扣学生跃动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