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复苏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2022-06-02 06:08许承松
保健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动脉血乳酸脓毒症

文/许承松

严重脓毒症主要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且严重烧伤、肺部感染以及脑膜炎等疾病都会导致身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发生感染而出现严重脓毒症,还会出现部分器官功能异常、组织灌注不良以及血压降低等症状发生。不过一般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脓毒症患者血液中的微生物培养显示阳性,只是一部分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会出现阳性。而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比较严重的表现,大多发生在糖尿病以及肝脏异常的患者。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威胁到生命安全。由于其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液体复苏,所以本院共选取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共31 例,为彰显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展开相应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31 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在2019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1 月1 日,治疗前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患者为观察组。男14 例,女17 例;年龄(48~73)岁,平均(60.50±6.25)岁。

1.2 治疗方法

对观察组展开液体复苏治疗: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所以在治疗之前需要先第一时间送到重症监护室,并置流动脉导管准备治疗。在对患者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严格的监测。在治疗过程中确定导致发病的细菌。在对患者展开液体复苏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晶体溶液或者胶体溶液静脉给药,速度保持在每30 分钟0.5升,每次的剂量保持在0.5 升。每3 分钟评价一次CVP 和MAP、血细胞比容(Hct)、SmvO,6 小时之后以及24 小时之后复苏目标是CVP 和MVP,达到标准CVP:8~12mmHg(1mmHg=0.133kPa,机 械 通 气 患 者12~15mmHg)、MAP:65~90mmHg、SmvO>70%,两者分别是10mmHg 左右以及65 mmHg 以上,而且ScvO和 SvO分别是70%和65%以上,尿量则在0.5 毫升以上。在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展开血气分析、血乳酸、N 末端-B 型钠尿肽水平以及cTnI 水平等相关指标的检查。在液体复苏前、达标时和达标后的24 小时内分别记录有创动脉血压、血脉血量以及心指数等相关指数的水平,并抽取动脉血测定血乳酸浓度、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指标。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前后的心脏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N 末端-B 型钠尿肽水平,数据越低代表治疗效果越好。

(2)统计两组进行液体复苏前后的组织灌注情况,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CO)分压和血清中乳酸水平,数据越低代表治疗效果越好。

(3)分别记录复苏前与达标后24 小时的全身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肺动脉楔压(PAWP)、心指数(CI)、左心室每搏工作指数(LVSWI)、右心室每搏工作指数(RVSW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血管阻力指数(PVRI)。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 SPSS21.0 软件统计,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心脏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都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治疗后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脏相关指标对比(x±s,分)

2.2 组织灌注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指标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都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治疗后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组织灌注情况对比(x±s,分)

2.3 全身血流动力学参数

观察组PAWP、CI、LVSWI、RVSWI、SVRI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VRI 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如表3。

表3 全身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x±s)

3 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会出现心脏和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以及血压下降等情况,且严重脓毒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创伤、烧伤以及组织器官感染造成的。脓毒性休克则是脓毒症患者症状严重的表现,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反复持续的低血压,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死亡。

目前为止,液体复苏是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以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针对严重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患者,需要使用晶体溶液或者胶体溶液静脉给药,给药过程中速度保持在每30 分钟0.5 升,每次的剂量保持在0.5 升。每3 分钟评价一次CVP 和MAP、红细胞压积(Hct)、SmvO,6 小时之后以及24 小时之后复苏目标是CVP 和MVP,达到标准CVP:8~12mmHg(1mmHg=0.133kPa,机械通气患者12~15mmHg)、MAP:65~90mmHg、SmvO>70%。严 重脓毒症或者脓毒性休克患者,主要以毛细血管灌注减少为主要特征,无论是整体的循环量减少还是微循环血流异常分布,均可能会造成有效毛细血管灌注下降的情况,使得组织灌注受损的一种重要因素便是低容量。相关研究中显示,PgCO能较好地反映局部组织灌注情况,又因PgCO直接受动脉血 PCO的影响,所以采用胃黏膜与动脉血二氧化碳的分压差即 Pg·aCO 作为评价胃黏膜缺氧的原始指标。在研究中发现,在液体复苏前外周血管阻力偏低、而CI 偏高,主要表现为高排低阻的情况,而且平均肺动脉楔压偏低,也就是低血容量的表现,符合脓毒性休克的特征。液体复苏达标后,PAWP、SVRI 有显著上升,说明血容量得到了显著恢复,而且CI、LVSWI 也上升,说明在容量恢复后心搏量有显著提高,这正是恢复组织灌注、提高氧输送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东西。在复苏达标后PVRI 却没有上升,说明这种目标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安全可行,不会因为复苏液体量过多而导致肺水肿或加重肺水肿发生。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cTnI、N 末端-B 型钠尿肽、血乳酸以及动脉血CO分压都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相关指标与组织灌注情况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AWP、CI、LVSWI、RVSWI、SVRI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VRI 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由此可见液体复苏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动脉血乳酸脓毒症
递增负荷运动中大学生乳酸阈及乳酸阈心率的实验研究
胸腺肽结合生脉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的微循环及免疫改善效果分析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 1-酸性糖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