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2-06-02 06:08傅玉玲
保健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直肠癌依从性康复

文/傅玉玲

直肠癌属于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3 年其死亡率、发病率分别占所有癌症的前5 名。目前,临床治疗直肠癌以手术切除为常用手段。其中低位前切除术(LAR),尤其是括约肌切除术、超低位切除术,对90%以上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肛门功能障碍,诱发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LARS)。而LARS 属于一类复杂且急迫症状,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失禁,且伴有排便困难、便秘等现象。研究发现,LARS 无法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患者可在6 个月内产生腹泻、大便失禁以及便秘等症状,其中大便失禁可直接影响患者心理健康,诱发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抑郁等,进而对其生命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快速康复护理路径逐渐应用于临床。是否通过这一新型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鉴于此,本文选取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20 例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记录其治疗依从性及情绪变化,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源于我院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40 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 例。男女比例分别为9 ∶11、10 ∶10 例,年龄分别为18~75 岁、19~74 岁,平均年龄分别为(41.21±1.35)岁、(42.22±1.12)岁,资料方面差异无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胃肠学》中关于直肠癌诊断标准;(2)经病理、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3)未伴有严重肾、肝、心等器官功能障碍;(4)临床资料完整;(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次试验;(6)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及阅读能力;(7)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试验。排除标准:(1)伴有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患者;(2)存在精神病史者;(3)无法顺利完成试验,中途退出者;(4)经医师评估生存时间不足3 个月者;(5)远处脏器转移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并予以常规检查、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具体如下:(1)组成直肠癌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纳入5 名临床经验5 年以上护士作为小组顾问,并对小组成员实施系统化培训,使其能够掌握临床护理路径及快速康复理念操作方法。同时,小组成员共同检索相关文献,并深入探究直肠癌LAR 的潜在护理风险以及各环节要点,以系统化、精细化以及康复理念为核心,对相关护理操作进行针对性培训考核,提供综合性护理路径表。(2)心理护理:术后全面判断患者心理状况,测量患者情绪状态,依据状况制订心理护理方案,与患者交流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鼓励,予以充分尊重与理解,用改变认知法消除其负面情绪。(3)排便方式训练:指导患者于每餐后30min 定时排便,每次锻炼时间维持10min,无论是否存在便意,均需定时进行,且无论是否排便,均应按时停止。通过专业护理人员指导训练,对结肠容受分辨能力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4)依据患者康复方案,制定康复管理手册,通过指导患者实施手册填写,每日对康复锻炼完成情况实施记录,复诊对手册填写进行点评,鼓励,并监督指导,形成一个行为训练方案,进而提高其锻炼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依从性评价指标。完全依从: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安排;基本依从:患者对康复锻炼安排具有80%的服从;偶尔依从:患者对康复锻炼只有极少部分的服从;完全不依从:无法顺利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锻炼安排。依从性=(完全依从+基本依从)/总例数×100%。(2)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评分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正常:50 分以下;轻度焦虑抑郁:50 至60 分;中度焦虑抑郁:61 至70 分;重度焦虑抑郁:70 分以上,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况越好。(3)参照美国研究健康调查表(SF—36 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其中包含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3 项目,总分总分0~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总依从率分别为95.00%、70.00%,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比较(n=20,例)

2.2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

两组护理前心理情绪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x±s,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x±s,分)

3 讨论

针对直肠癌LAR 患者不仅需要确保其干预前手术的“终末质量”,还需强化术后长期生存的“全程质量”。虽现阶段有更好的手术方式及工具,能够规避某些重大的并发症风险,但LAR 还是会对患者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故采取良好的护理路径,帮助直肠癌LAR 患者的术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发现,胃肠疾病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及护理,已成为病情好转的基础,因此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维持机体生理功能平衡、规避创伤程度,促进病情愈合已成为临床医护的重点关注内容。但既往常规护理因缺乏针对性,护理内容通常以基础护理为主,对LAR 没有专门的护理方案反而直接降低临床护理质量,无法达到最佳护理效率。而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则能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的局限性,该护理主要通过综合性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干预,积极规避各类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产生良好协同效果。本文主要通过组建直肠癌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查阅文献,深入分析术后各环节要点,充分将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进而基于系统化护理和快速理念,提供高效、科学的护理路径表,该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护理人员深入掌握护理流程,促进护理工作高效执行,积极规避潜在风险,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服务。而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心理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其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使其能够维持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进而全面缓解其负面情绪。另研究显示,观察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探究原因: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能够对直肠癌患者LAR 术后锻炼依从性有着积极影响,通过排便放射锻炼、促进结肠容受分辨能力生物反馈锻炼,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依从性。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直肠癌LAR 患者中可获得显著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直肠癌依从性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补充维生素D或可预防结直肠癌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