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与循环肿瘤细胞的关系

2022-06-02 06:08罗健
保健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阴性病理阳性

文/罗健

宫颈癌是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接受早期手术或放疗等局部治疗后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肿瘤的复发或远处转移,导致患者的预后死亡。此前临床关于宫颈癌的预后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学、病理参数、病理资料等。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探索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宫颈癌患者的复发或转移与肿瘤细胞淋巴或血行转移密切相关。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癌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多数CTC 释放入血液循环后可被机体的免疫监视系统吞噬、杀灭,少数转移能力较强,可发生免疫逃逸,定植于远处器官,导致肿瘤复发或进展。故监测CTC 细胞对评估肿瘤的病情意义重大。CTC 具有检测方便、稳定性高的特点,与传统的穿刺活检相比,创伤更轻。本文以CTC 为切入点,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收治的100 例宫颈癌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为宫颈癌;(2)年龄18 周岁以上;(3)TNM 分期低于III 期;(4)入组前接受放化疗治疗者;(5)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发生远处转移者;(2)参与其他研究者;(3)存在手术禁忌证;(4)合并其他部位原发肿瘤者;(5)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者;(6)患有认知功能障碍或语言沟通能力障碍者。100 例患者中年龄28~60 岁,平均(38±6)岁,淋巴结转移55 例,脉管瘤栓71 例,神经侵犯17 例,TNM 分期:0~I 期32 例,II~III 期68 例。

1.2 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配置红细胞裂解液裂解红细胞,将剩余细胞悬于PBS 液(含4%)5 min。转移细胞悬液至过滤管,真空泵抽滤。用三色RNA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条件:42℃下杂交2 h,未结合的探针通过1000 µL 洗涤液缓慢洗涤3 次。后加入100 µL 预扩增溶液,42℃下20 min。待膜冷却后,用1000µL 的洗涤液洗涤3 次,再用100 µL 扩增液孵育,加入Alexa Fluor 594/488/647 三种探针,后在42℃孵育20 min,洗涤,利用DAPI 染色剩余细胞5 min,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进行CTC 计数。血液中标本CTC 数≥2 个记为CTC 阳性。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酶联免疫法)。制作石蜡标本,按照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流程,用SP 法检测,加入一抗,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阴性对照,加二抗过夜。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显微镜下观察,Ki-67 阳性指数≤14%为低复发,≥15%为高复发。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 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C 检测结果

100 例宫颈癌患者中,CTC 阳性率为81.00%(81/100),阴性率为19.00%(19/100)。

2.2 CTC 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CTC 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TNM 分期、T 分期、N 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C 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关系n(%)

2.3 2 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

CTC 阳性组CEA、CA153 水平高于CTC 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x±s)

2.4 CTC 与CEA、CA153 及Ki-67 蛋白的相关性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CTC 与CEA、CA153 呈正相关(rs=0.517、0.492,P<0.001)。关联性卡方分析显示,CTC 与Ki-67 蛋白无相关性(x=0.510,P=0.471)。见表3。

表3 CTC 与Ki -67 蛋白表达相关性

3 讨论

肿瘤细胞的转移是导致患者复发、预后死亡的主要元凶,CTC 在癌细胞转移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国外进行的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在1679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约23%的患者CTC 阳性,CTC 阳性患者总生存率为75%,低于阴性患者。本文探究CTC 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关系,结果显示CTC 阳性宫颈癌患者T期、N期及II~III 期占比高于CTC 阴性,提示CTC 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存在联系,随病理分期的增加其阳性表达越高。同时笔者发现CTC 阳性患者合并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的人数高于阴性组,提示CTC 的表达情况与宫颈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CTC在血液中单独存在时,随血液循环可被免疫系统吞噬,合并脉管瘤栓后可对CTC 形成保护,促进CTC 向远处转移。本文结果显示CTC 与年龄、分化程度、神经侵犯等无明显相关,其原因可能为CTC 反映肿瘤的转移性质,而上述特征与肿瘤细胞转移无紧密关系。

CEA、CA125、CA153 均为常规的肿瘤标志物,文献指出CEA、CA153 表达情况与肿瘤的病理分析关系密切,肿瘤分期增加,其表达水平增加。郑星等课题组发现CEA、CA153 与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存在联系。本文结果显示CTC 与CEA、CA153 呈正相关,证实CTC 与宫颈癌患者的转移关系密切。Ki-67 是宫颈癌常见的分析指标,其为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分析学研究发现Ki-67 mRNA 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变化,在S 期达峰值,可对细胞DNA 的复制造成阻碍,监测其表达情况可评价肿瘤细胞增殖状态。Ki-67 表达升高提示肿瘤细胞转移活性增加。此外有研究指出,Ki-67 可用于预测辅助化疗患者的预后情况,术后Ki-67表达升高患者接受化疗后获益较多。目前临床关于Ki-67 蛋白表达情况与CTC 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定论,部分学者认为Ki-67 高表达与肿瘤类型存在联系,然而主流观点认为CTC 与Ki-67 蛋白的表达情况无明显相关。本文结果显示CTC 与Ki-67 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与上述描述相符。

综上所述,CTC 与宫颈癌患者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CEA、CA153 等存在联系,其阳性表达升高,提示肿瘤病情进展或转移。鉴于本文样本量较少并且为单中心研究,CTC 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尚需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阴性病理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假阳性患者特征分析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病理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检验呈阳性不一定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