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人群检出心电图长(短)PR间期的意义

2022-06-02 06:08罗意
保健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导受试者心电图

文/罗意

PR 间期是窦房结发放的冲动信号沿前中后结间束转导致房室结,受到房室结传导速度的影响,在心电图上形成PR 段。PR 间期在心电图周期中指P 波起始至QRS 波起始的时间间隔,反映窦房结冲动信号传递至心室的时间。正常人的PR 间期为0.12~0.20 s,心房向心室信号传导出现异常时,PR 间期出现缩短或延长。已有多项研究证实,PR 间期的异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本试验分析健康体检者PR 间期异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其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 名体检者为对象。依据受试者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分为对照组(无心血管疾病,73 名)和观察组(心血管疾病,27 例)。对照组男性43 例,女性30 名。具有可比性(P>0.05)。入组标准:(1)心血管患者经检查确诊;(2)入组受试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2)认知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3)合并精神系统疾病。

1.2 方法

心电图检查,检查之前,受试者休息10~20 min,恢复正常心跳。按照常规方法放置心电图电极,电极放置的原则为电极之间互不干扰,并存在一定的间距。定标:10 mm/mV,纸速:25 mm/s,不适用滤波。标准心电图要求心电图基线平稳,图形清晰,无明显干扰。检查时需2 名专业人员,1 名进行心电图PR 间期的初测、复测,后将结果比对,若无异议,不进行讨论。存在异议者,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后由医师进行结果复核,得出结果。PR 间期诊断标准:新生儿至1 岁者PR 间期<110 ms 为短PR 间期;1 岁至成年人,心率60~100 次/min,PR 间期<120 ms 为短PR 间期。长PR 间期:成年人PR 间期>200 ms;PR 间期>350 ms 时,诊断为PR 间期过渡延长。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x ±s)表示,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组短PR 间期发生率

观察组短PR 间期发生率为51.85%(14/2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9.381,P<0.05)见表1。

表1 2 组短PR 间期发生率比较

2.2 2 组长PR 间期发生情况

观察组长PR 间期发生率为25.93%(7/2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639,P<0.05)。见表2。

表2 2 组长PR 间期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PR 间期为心房的冲动信号结果房室结传导至心室肌,开始除极的间隔。健康成人的PR 间期的120~200 ms,房内传导时间30~50 ms,房室结转导时间40~125 ms,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时间35~55 ms。PR 间期受机体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率,相同年龄段心率减慢,PR 间期延长,房室结传导途径缩短,PR 间期缩短,除此之外,药物、自主神经活动等均可对PR 间期产生影响。

本试验中100 例受试者中短PR 间期发生率为29%,心血管疾病组短PR 间期发生率为51.85%,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的20.55%。长PR 间期的发生率为14.00%,心血管疾病长PR 间期发生率为25.93%,高于非心血管疾病者,提示心血管疾病可影响PR 间期。本文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对PR 间期的影响较大,其原因可能为心血管疾病可直接影响心率的变化,而心率对PR 间期的影响较大。既往已有证据指出,心率加快,PR 间期缩短。心血管病直接损伤心脏,无论何种心脏疾病均可对心房、心室的正常功能造成损伤,影响机体的正常心率,进而干扰PR 间期。本试验结果与Soliman 等的研究类似,即PR 间期的延长或缩短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已有大样本研究证实,长PR 间期地出现在心血管事件发生前,即可反映机体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动脉硬化程度加重。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人群中PR 间期延长或缩短多见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者,出现PR 间期异常可提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传导受试者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
与较胖者进食 食量会增加
企业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机理研究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