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急危重症护士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2022-06-02 06:08覃威华
保健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分支护理学逻辑

文/覃威华

护理专业涵盖学科广,尤其是对于急危重症护理学,要求更加精细和全面。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综合全面的学科,临床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容易忘记,培养新人时间延长,没有针对性,对所有新人都是沿用以前的培训教学方法。而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富有创新和进取的复合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非常重要。思维导图的理念方法在许多学科的教学领域均有研究,但是在急危重症教学的应用涉及仍然寥寥无几。本文就是为了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入急危重症护理的教学带教中,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训更多创新型的综合护理人才。

1 临床护理中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1.1 定义

思维导图是英国大脑之父托尼博赞老先生的研究成果,让诸多国家、世界机构、公司、学校甚至学生,受益匪浅,闪现出无数大脑神经碰撞的火花,把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覆盖全世界。我们国家是在20 世纪90 年代接触,受到各类学者的极大关注,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它是由线条、符号、图片、颜色、形状等方式呈现的思维方式方法,能用文字和图像将大脑中的想法画出来。它首先以一个中央关键词为中心,由主分支和次分支来形成结构分明、层次丰富的树状图。

1.2 制作方法

制作工具可以是一张纸和几支彩笔;下面将介绍用手绘法绘制导图,具体步骤如下:明确中心关键词,写出主题词。例如想总结护理中的系统评估;可以在纸中央写上“系统症状性评估”。想好要点,画出主分支,每个分支一个关键词,并且用线条连接,按照逆时针方向分别标注次分支关键词。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比如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或由内到外等,图1 所示为由上至下的逻辑排序。按照逻辑和头脑风暴继续往下绘制,如先有症状体征,才会用药,再到观察要点和护理要点。沿着逻辑再继续往下完善。整理归纳,找关联。大体绘制完毕后,再通过逻辑去检验,导图的正确性和可执行性。已经知识的关联性,用箭头相连,增加记忆点和回忆线索,方便记忆。

以上就是绘制思维导图的基本步骤。思维导图有一个特点,它没有固定的套路,所有的绘制都是根据你自己的思维和逻辑,方便自己记忆和知识框架的构建。所以,不同的人,构建的思维导图是有差别的。

2 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对常用基础理论系统化

思维导图可以让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的能力得到释放;可以按照方便自己记忆的逻辑去层层梳理所学知识,并有序存放,方便回忆。主分支是对中心关键词的说明,而二级分支又是对主分支的详细说明和补充,以此类推,以点到面,层层递进,每个学到的知识章节都可以用思维导图绘制出来。比如,在我们学习到呼吸机的时候,可以在中央写上“呼吸机”,接着是主分支,包括呼吸机原理、如何装机使用、如何应用并设置参数、报警分类及处理,那么每个项目又包含有1.2.3.4 等。(见图1)。

图1 呼吸机的思维导图

2.2 梳理知识,促进记忆

系统评估是病情观察的一步很重要的基础知识,知识指导操作,操作巩固知识。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很多的护理专业新人对病情观察等知识掌握并不好,他们往往理不清层次,记不住重点。运用思维导图快速记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确定记忆的对象和范畴,将范围内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将最突出的重点设为中央关键词,而二级关键词多为中央关键词的子分类,每一级都与下级呈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层次分明地将知识点罗列出来,其他的血液净化,甚至可能开展的ECMO 等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用几张简单清晰的思维导图呈现出来,从而代替本来冗长的知识,节约学习复习的时间。

2.3 案例分析

可以用来分析患者的护理查房或者对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临床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加要有与之匹配的临床工作能力。当碰到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时,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零碎的,但是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很快就整理出一个框架,(见图2)。甚至很多老师认为发生不良事件,就是护士没看护好造成的,但是殊不知,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有患者方面、护理人员方面、管理者方面、制度和客观因素等。用思维导图迅速,清晰明朗,也可以对大家头脑风暴讨论后进行总结归纳,非常便捷、清晰。

图2 不良事件的思维导图

3 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3.1 记忆方式

运动思维导图有以下优势:①节省记忆时间;②运动思维导图的几大特点尤其是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对大脑的刺激程度,比传统记忆方式更能提高记忆力;③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和带教老师都在不断地思考,在自己大脑中也把杂乱的知识梳理得层次分明,使得记忆的强度大大增加;④在每个关键词间由于有线连接,更易产生各种关系的联想,从而加强记忆。

3.2 创新思维模式

应试教育一直都缺乏创新思维,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整体直观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较好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知识,但是对知识的应用尚缺乏创新性。而思维导图不同,它是每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中央关键词,通过发散联想,可以是无限可能,能加强被带教者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3.3 参与程度

传统教育模式是投喂,而学习者等着被投喂,但是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者。传统教育方式是带教老师为主体,被带教者缺乏思考主动性;通过思维导图,教与学可以有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记忆的方法,也是一种梳理知识框架理顺逻辑的方法,更是一种创新型思维的有力武器。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急危重症教学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思维导图需要一定客观条件的支持,对带教老师的教学和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教学方法与思维导图融合是对传统模式的一次冲击,也是一次机遇,目前都属于试验阶段,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评估方法尚需进一步探究。

4 结束语

临床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综合化是现代护理学教学发展的根本方式和必然趋势。思维导图已经在全世界各个企业各个领域的教学中都取得明显的成效。可见,思维导图运用到急危重症护理学带教中,将会为护理事业翻开崭新的篇章,值得在护理学带教中推广,尝试新事物,验证新事物,收获新果实。

猜你喜欢
分支护理学逻辑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基于git工具的多分支并行开发上线流程
用“分散数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初等证明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含有二阶幂零鞍点的双同宿环附近的极限环分支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