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中营林造林的重要性及技术举措探讨

2022-06-02 04:13丘世啟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营林林木森林资源

丘世啟

(广东省乐昌林场,广东 乐昌 512200)

0 引言

现代林业的发展更追求林业发展的多元化、功能定位的清晰化、造林管理的精细化等。基于现代林业的智慧发展理念和多元发展诉求,营林造林作为关键一环备受关注。以科学的营林造林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且合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林业资源使用诉求,将进一步奠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在我国部分地区也存在营林造林工作不受重视、工作部署不到位、森林资源过度利用等情况,影响造林工作的深化开展,甚至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鉴于不断敲响的生态危机警钟,关于营林造林工作的科学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1 生态建设中营林造林的重要性

1.1 多种生态功能的发挥

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对于生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而这又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带动水土保持。目前我国整体水土流失情况严重,部分地区长期饱受江河水患的困扰。而开展森林绿化工作可以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减少河流中的泥沙堆积,减少水患的发生。植被绿化也将带来松散河床泥沙的固定,减少汛期因暴雨导致的泥沙冲击及泥沙进入河道引发的淤积问题,减少河床抬高风险,做好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再如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1]。城市发展中绿化面积偏低,环境质量较差,雾霾频繁。以科学的营林造林可以起到提升环境质量的目的,减少城市中的灰尘污染。且用于造林的部分树木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再如防风固沙作用。我国部分地区风沙天气频繁,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甚至引发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如我国东北地区曾经一度饱受荒漠化的困扰,而借助科学的营林造林,以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延缓荒漠化进程,以植被抵御风沙侵袭,人工造林也成为当地的绿色保护屏障。

1.2 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保护森林资源

科学的营林造林对于生态建设的积极影响也体现为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效益,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以引导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其中的关键举措则是营林造林。以科学的营林造林创设生物生长的优化环境,维护森林系统内部生态平衡。而营林作为一种带有经济效益获取属性的生产活动[2],以一定森林资源为基础带来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森林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为出发点,以科学的营林造林进行资源的及时补充,将最大限度保证森林建设与资源使用的平衡,有力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3 有助于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在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继续做好营林造林工作将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营林造林规划及实施前后,我国林业发展有了明显的转变,生态环境威胁逐渐减少,温室效应有所减弱。营林造林带来植物覆盖率的提升,植物绿化面积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带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得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有信心,经验更足。

2 生态建设中营林技术

2.1 重视育苗工作

在营林造林的过程中,育苗工作作为基础工作是一大工作重点。做好育苗工作能提高林木存活率,使得树苗在种植后能尽快适应种植环境,保持健康的生长态势。在育苗工作开展中应着手建立完善的育苗基地,引导营林工作的规范化开展。育苗中也应关注苗木质量,以科学的筛选方式优选性能好的苗木,并及时探明苗木生长可能出现的问题,奠定营林造林的基础。

2.2 科学选择造林地

造林地选择时应关注地势平坦度、交通便利度、环境污染程度等指标[3],一般优选经济林砍伐过后的区域,其育林再造效果更理想。造林地选择后应着手造林地清理工作的展开,及时将造林区域内地表灌木、杂草、碎石、残留树枝、叶片等清理干净,以造林地小环境的优化保证苗木具有良好的生存空间,增加造林地透光性、透风性。在造林地清理中可以选择物理方式清理杂草、清理杂物,配合火烧清理、化学药剂清理。在化学药剂使用时应避免用量过度,防止有毒物质侵蚀土壤因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的残留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在清理造林地后应开展全面整地工作,进行造林区域的土壤翻松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局部整地,一般对应带状整地、块状整地模式,以增加土壤活力。

3 生态建设中的造林方法

3.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应用广泛,属于传统造林方法基础上改进后的新技术。顾名思义,播种林木种子进行造林其具有操作简单、应用场景多等优点。在使用播种造林法进行造林时需要了解造林地区特点,主要是评估土壤肥沃等级,明确土壤性能,探明环境影响要素等,科学选择林木种子。避免因林木种子品种与造林地环境不匹配导致林木种子发芽率、成活率低等系列问题。使用播种造林法,既要做好造林地的选择[4],也要加强后期养护。工作人员应确保造林区域土壤环境契合林木种子发芽、生长诉求,减少病虫害对林木幼苗的侵袭,以林木幼苗的科学看护管理确保造林工作达到理想预期。

3.2 扦插造林法

在播种造林法之外,扦插造林法也是比较常见的造林方法,使用成熟林木枝干进行移植,达到造林目的。其对应苗木成活率高的应用优势。扦插造林主要分硬枝扦插与嫩枝扦插两种方式,前者是使用成熟的一年生枝条进行移植育苗,更适用于木本植物的栽植,而后者侧重于用新梢进行移植,更适用于草本植物的移栽。

3.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选择树木营养器官作为造林主材,以达到节省作业时间与成本的目的,上手简单,操作灵活,苗木成活率较高,且对应幼苗初期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实现母本优良性状的遗传。

4 营林造林技术举措

4.1 深挖种植穴

深挖种植穴的目的是提高树木存活率,具体操作时于树木栽种前将栽种坑的深度加深,使种苗根部深埋在土壤内,提升树苗的抗风能力和抵御外界干扰的性能。对于广东等南方地区因气候湿润,穴深度建议控制在25~30cm,此时能满足种苗水分吸收、营养汲取需求。

4.2 科学挖栽种植

以带状整地的方法进行挖栽种植,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土壤表面挖掘,根据种苗坡度类型差异选择不同的带状整地法。常规的带状整地规格为宽2m,深25m,树苗呈带状形式,以增加苗木接受阳光和水分的概率[5]。对部分地区的特殊情况,也可基于种植区域地形地势特点,选择在两条带状区域挖掘深沟,进行夏季雨水的蓄积,雨水进入深沟沿两侧进入周围土壤,以实现周围树苗根系水分的吸收,使得树苗根部处于湿润状态,对应理想的存活率及成生长率。要想提高树木存活率,种植要适时适当。

4.3 种植时间的选取应合理

冬季植树造林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时机的选择,进行自然情况的综合分析,分析气候特点,确定最佳种植时机。南方地区春季湿润温和,但伴有梅雨季节,土壤水分饱和度高,种苗根部长期浸泡在水分偏多的土壤中很容易出现烂根问题,应合理规避梅雨时期多雨的气侯环境对植树造林产生的影响。

5 我国生态建设中营林造林总结与反思

5.1 营林造林情况总结

基于我国对营林造林工作的大力支持,营林造林总体情况较好,林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营林造林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轨,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造林绿化进程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储量明显增加,一些生态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营林造林工作开展效果好。同时,我国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以指引农村营林造林工作的积极开展。此外,积极拓展营林造林范围功能,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建设,助推速丰林、高效竹林、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实现能源林基地建设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兼顾。

5.2 我国营林造林建设反思

在营林造林工作开展中也存在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理念滞后、高素质专业化营林造林人才缺乏、营林造林工作管理经营方式落后部分问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利用缺乏明确导向,现代体制管理理念欠缺,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严重滞后,整体经营水平偏低,森林资源后续潜力较小。部分地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压力较大,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资源匮乏。而除了体制、理念原因之外,专业人才的缺失也不容忽视,无法在营林造林过程中进行科学选种、育苗、造林、施肥及抚育管理。现代生物技术、卫星遥感技术、遗传等技术的运用还不够成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阻力较大。现阶段森林资源及营林造林工作也存在经营管理方式不佳的问题,林木日常管理、生产经营的统筹不理想,部分林木在生长阶段饱受病虫害侵袭,林木死亡率高,资源严重浪费。

5.3 生态建设中营林造林的优化建议

基于当前营林造林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3点建议。

(1)要转变理念,完善制度机制。以生态安全、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统筹的理念,推动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整合社会力量、国家力量,进行多方管理与协调。扩大造林规模,坚持天然林保护与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的统一,并强化森林生态工程的日常监管与验收,针对森林资源发展中的滥砍滥伐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发挥人才优势推动营林造林工作的积极开展。借助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等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并调动其营林造林积极性。积极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借助3S 技术、森林监测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无人机设备带来森林培育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如某地区推出了营造林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构成见图1,能根据造林作业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编制科学合理的造林作业设计方案,实现为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与之对应的造林树种、整地方式和混交方式,采用合适的造林密度及抚育措施。

图1 营林造林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3)优化营林造林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以实现森林资源内部的合理开发利用,突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尝试林业管理与政府管理、林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分开管理模式,学习国外森林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经典案例,推动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的外包改革。同时,针对营林造林中不同阶段林木的抚育诉求,进行对外季节性呈报,以增强营林造林管理的专业性,且减少费用负担。在此基础上,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营林造林工作的引导与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为林业道路建设、林区防火设施建设、病虫害防治系统研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发挥高新技术在营林造林工作中的优势,在提高营林造林发展水平的同时带动林区森林功能的科学划分,提升分类经营管理水准,以确保实现营林造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6 结语

森林资源为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抓好营林造林工作,以针对性的调整与改革带来造林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这是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获取的保障。

猜你喜欢
营林林木森林资源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什么是碳中和?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