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原造林主要树种林下地被选择策略

2022-06-02 04:13李广会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品种植物生长

李广会

(北京市通州区林业工作总站,北京 101100)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生活品质,应以高标准来建设,以科学的视角依据人与森林和谐统一的理念定位城市功能,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造林最适宜的总体量。城市化是时代的主旋律,为了打造和谐宜居国际大都市,发展建设城市森林尤为重要。经过二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建设,截至2021 年底,北京平原地区森林面积约49.08 万hm2,占全市森林面积150.64 万hm2的32.58%,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约为30%,利用地被植物对于地表的覆盖性,组成可自我有机循环的群落,可以更加有效的节约养护管理的成本。正因为如此,地被植物的选择愈发重要,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1]。

1 地被植物的特点

1.1 资源丰富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地被植物品种众多,覆盖面广,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据调查,重庆市在当地共发现地被植物品种共计429 个,在南京部分地区,仅在春季就发现了139 种野生动植物,在云南西南两个区域发现了205 种野生动植物,北京地区秋季野生植物83 种,在许多地被植物类型中,有常绿植物,也有季节性变化落叶品种[2];无论是草本、矮生木本还是藤本、矮竹类等类型的地被植物全都包括在内。枝繁叶茂的观叶品种、花色艳丽的观花品种又或是果实饱满的观果品种等地被植物都有着众多的选择性。

1.2 生态适应性强

栽植于不同生态环境中时,地被植物可以做到快速适应,并且保持很好的生长态势是地被植物的一大优势,对于特殊环境,如寒、旱,热、湿、荫等环境,均有适宜种植的地被品种,较好的抗逆表现正是地被植物生态环境适应性强的体现。一些抗寒能力较强的品种如,地被月季、小叶丁香、爬山虎等地被品种,非常适合种植在我国北方气候寒冷的地区,在东北地区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一些抗湿热能力较强的地被品种,如欧洲荀子,在夏季闷热潮湿的条件下仍然可以较好的生长,可应用与广州等气候潮湿的地区;地被植物在大多数的土地类型中都可以顽强生长,无论是酸碱性土质,土壤贫瘠化,还是潮湿多水的土地,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被植物品种。此外,地被植物不需要频繁的修剪整形,管理粗放,后期养护省时省力,为养护管理以及后期栽植节省了部分开支。

1.3 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地被植物拥有发达的根系,茂密的枝叶,大面积的叶片分布以及较高的地面覆盖率,这一系列的生态学特点使得其表现出较强的生态功能。不仅可以阻止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土质,还能够吸收空气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污染,释放氧气,调节空气含水量,改善气候,改善空气湿度,其叶片具有滞尘、释氧、灭菌、抗噪声等效果。珊瑚树、紫薇等植物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1.4 易于养护管理

有些品种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根茎植物。根据植物的不同,有些可以自行授粉如紫茉莉。地被植物常用于覆盖土地表面,其生长速度较快,这样可以在栽培后的短时间内覆盖地表,防止杂草和害虫传播。地被植物修剪频率低,基本上不用切剪,管理相对粗放,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管理费用。

2 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

2.1 植株高度

在地被植物种类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植物的高度。绝大多数的地被植物都是被用在景观中植物群落的最下层。所以会尽量选择植株较低矮、能够完整地覆盖地面部分的植物品种。

2.2 生育周期

植物的生育周期是体现植物群落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影响到植物种植的经济成本。多年生木本、多年生草本类型的植物生长周期长,养管简单,更换频率低,是地被植物中应用最多的品种。一年生、两年生的植物相比于多年生植物,其优点是花期长,颜色艳丽,在平原造林应用中,可搭配其他类型植物,打造多彩景观,延长景观色彩的观赏期。

2.3 叶的习性

地被植物对地表面的覆盖效果是依靠其茂密的叶片来实现的,叶片长势越好,绿色期越长,稳定性越高,对地面的覆盖效果就会越好。正因为如此,在选择地被植物品种时可以根据是否常绿、是否落叶的等叶的习性来均衡地被植物的季相变化,因地制宜选择植物品种可实现更好的景观效果。

2.4 适应性

地被植物常会有大面积种植,由于立地条件的差异,地被植物适应性与抗逆性通常是绿化工作者选择地被的主要考量,地被植物常被用于覆盖那些土壤条件较差的地表。

2.5 管理成本

在平原造林领域,养护管理相对简便是选择地被植物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地被植物由于普遍拥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一些特殊的条件环境下拥有绝佳的应用效果,可以减缓地被的退化速度,管理投入较少,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地被功能。

3 地被植物在平原造林中的功能

3.1 防止水土流失

地被植物地下根系与土壤之间紧密交织,对土壤的固结和防止其侵蚀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山坡、公路、壕沟等地都长满了地被植物,其不仅可以阻止雨水的冲刷,而且可以减弱暴雨的破坏力,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因此,地被植物防止土壤侵蚀的潜力很大。

3.2 改善温度、湿度

地皮植物像水库一样,根部不仅可以储存水,而且可以吸收土壤水分,释放到空气中,每公顷地被植物年均蒸发6~7m3的水分可比同一时间暴露的地面温度低2~3℃,湿度增加25%[3]。

3.3 净化空气

地被植物可以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稀释分解和吸收。根据植被的不同,在一天的周期中,一公顷的地被植物可释放600kg 的氧气,25m2的地被植物可把一个人整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掉。地被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地被植物的茎叶可以吸附灰尘,并将工厂的有害气体吸收,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例如,紫色茉莉可以吸收氯化氢、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气体。因此地被植物被誉为空气净化器。

3.4 提升景观效果

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离不开地被植物的应用。植物可以遮蔽太阳辐射。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此外,在人类的生活条件下,只选择高大的树木和中等高度的灌木是不够理想的,配以覆盖土壤表面的地被植物,可以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景观[4]。绿色、光滑、平整的地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休息的地方,周围可以看到多层次的风景、颜色、线条的愉悦享受。

4 北京市主要树种林下地被选择现状调查

4.1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仅2016 年分别从上海、辽宁、河南、天津和北京周边地区引进野生地被植物123种,从上海引进54 种,从北京周边地区引进49 种,从辽宁引进10 种,从天津引进11 种,从河南引进1种。这些野生地被植物总计29 科,含有2 种以上的科有20个。引种回来的植物通过繁育研究,适合在北京地区应用的植物种类有:桔梗、假龙头、风铃草、鼠尾草、婆婆纳、天人菊、松果菊、柳叶马鞭草、霍香、皱叶剪秋萝、耧斗菜、费菜、吊钟柳、宿根亚麻、肥皂花、花叶玉簪、金娃娃萱草、连钱草、匍枝毛莨、甘野菊、鸢尾、萱草、马蔺。

4.2 北京东升种业栽培地被植物的引种与研究

北京东升种业公司产业化基地从2013 年开始进行野生草本地被植物的引种与研究,近几年来通过国内外的引种,搜集了几百份材料,通过试种、观察记载,筛选出了18 种适宜北京气候特点的,可以在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的地被植物栽培品种,见表1。

表1 适合北京城市绿化广泛应用的地被植物名录

研究发现,在天然植被资源丰富的北京地区,仍有单一品种广泛应用于植物栽培领域。一些多年生杂草在本地植物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种植简单、繁殖方便、管理粗放等特点,但并应用并不普遍。

5 北京市平原造林主要地被植物的筛选与应用

根据应用调查结果,为综合评价植物的自然高度、生长周期、地上生长周期、茎型和观赏价值,首次筛选出6 种植物品种,适用于北京地区气候条件,可以广泛应用。

马蔺(Iris ensata),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蓝紫色。马蔺花颜色纯净,叶形优美,常值于绿地、树下或河岸上。马蔺非常适合北京当地的环境,管理方式粗放,寿命长,是平原绿化中广泛种植的植物物种之一,它具有耐碱性,自然新陈代谢较强,不易衰弱,养护简便。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冬季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气候条件5~30℃,可正常生长,最适合15~25℃、低于0℃或高于35℃的温度生长,生长迟缓甚至停滞,在生长过程中大量水分、光线充足,特别是在块根急剧膨胀的时期,光线充足,足以刺激根部生长。冬季对土壤条件有特殊要求,适用于松土、肥沃潮湿、纯化良好的平壤微碱性砂岩,土壤质量对根须形成生长影响太大,块根生长不良,砂岩过饱和,弱保水土作物生长弱,产量较低。

蛇莓(Duchesnea indica),蔷薇科蛇莓属,可种植在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呈红色,叶型优良,抗潮,可种植于桥下潮湿区域,也可用于林下,在湖岸,根部成匍匐茎向下,易于护理和管理。蛇莓生长迅速,覆盖地面,树叶、花果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长蛇的莓局部杂草稀少,在栽培中无须修剪,绿化效果非常好。

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向下伸展,根的下部有纺锤状或椭圆形的块根。茎匍匐生根,经常在四足上长出新的幼苗,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繁殖容易,覆盖率高。主要是半栽培方式,几乎不用于灌溉化肥,也不进行人工除草,播种可以长时间进行。因此,管理更为粗糙,更接近野生植物。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豆科。对土壤要求不高,特别是粘土耐酸的土壤,它可以生长在沙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抗旱性,约35℃的温度不萎缩,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16~24℃,阳光充足,生长旺盛,竞争力高。它们原产于欧洲和北非,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美国各大洲。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野生物种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在中国的东北部、北部、中国、西南部和南部都有种植新白三叶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不需要长时间的修护,管理粗放,使用寿命长,改善了土壤和土壤的保湿性,可用于花园种植园、园林、高尔夫球场等绿色草坪的建设。

地被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植株低矮、株型紧凑,花色丰富、花朵繁多,而且具有抗性强,兼具抗寒(可在“三北”各地露地越冬)、抗旱、耐盐碱(可耐8‰)、耐半荫、抗污染、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优点的菊花新品种群。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14cm,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

大花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适应性强,耐寒耐热,耐旱喜阳,生长快,自播繁衍能力强,耐瘠薄又喜肥,对土壤要求不严。

猜你喜欢
品种植物生长
3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2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碗莲生长记
“这小狗是啥品种?”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生长在春天》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