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屈曲体位膝关节MRI对显示前交叉韧带和评价韧带断裂的应用价值

2022-06-02 03:10梁建乐刘汉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2年1期
关键词:残端优良率屈曲

梁建乐,冯 飞,刘汉桥

作为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维持结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受损将会对膝关节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多数患者不得不接受及时治疗,以避免关节反复扭伤,损及半月板、关节软骨等重要组织,增加膝骨关节病的发病风险[1]。治疗前,临床医师需进一步掌握患者病变情况,以更好地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使临床能够在无创原则下探明患者病灶情况,更好地评估疾病进展。MRI是骨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备多方位、高分辨率、无创等优势,目前已成为ACL检查的首选方案[2]。MRI检测类型包括柔性表面线圈(0°伸直位)与膝关节专用线圈两种[3],后者因为线圈材质较硬,膝关节置入线圈后腘窝垫高,故患者需以17°屈曲体位进行膝关节MRI检查。临床证实[4],屈曲体位在成像效果方面要显著优于伸直位,但有关膝关节最佳屈曲角度方面的探讨国内开展不多,并且尚未形成定论。因此,笔者研究70例患膝外伤并行关节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进一步丰富临床相关领域研究的全面性,积累工作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患膝外伤并行关节镜检查的70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35.85岁(标准差6.18岁);病程1~30 d,平均病程13.14 d(标准差4.08 d);致病原因,过量运动23例,意外跌摔18例,交通事故14例,重物击伤10例,其他5例;患侧左34例,右36例。此次研究经笔者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并获得批准。

选择标准:①首发病例;②患者接受MRI及关节镜检查;③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并自愿被纳入,签署同意书;④可耐受相应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②合并严重脏器疾病;③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④严重全身性感染;⑤妊娠、哺乳期女性;⑥关节纤维化;⑦膝关节手术史。

1.2 方法

1.2.1 MRI扫描

采用超导Spectra 3.0 T MRI扫描成像仪(西门子,德国),配套膝关节专用线圈。检测开始前,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置入线圈内保持17°屈曲体位扫描,待扫描结束后再行30°屈曲体位扫描。具体为:将塑料支撑物垫于线圈下方,令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自然增大,携塑料材质的角度测量工具检测屈曲角,确保患者胫骨-股骨体外测量角度保持在150°,再经MRI定位图像检验。

扫描参数:17°与30°屈曲体位均取髌上囊至胫骨粗隆为扫描范围,序列参数一致。矢状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e,T1WI):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600 ms,回波时间(echo time,TE)13 ms。矢状位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成像(fat suppression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e,FS PDWI),TR 3 140 ms,TE 36 ms。冠状位FSPDWI,TR 3 000 ms,TE 39 ms。轴位FSPDWI,TR 4 000 ms,TE 38 ms。视野(field of vision,FOV)均为160 mm×160 mm,层厚3 mm,层间距0.3 mm,矩阵320×256~320×272。

1.2.2 图像分析

由2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进行双盲阅片,分别对ACL全长、双束结构、断裂点与残端情况进行评级,评级一致则记录数据,评级不一致则后期交流沟通,直至最终定级。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指标如下。断裂情况:①断裂,韧带连续性完全或部分中断,韧带纤维走行异常,伴随肿胀,信号增高;②正常,有连续的韧带纤维,保持良好张力,存在梳状的高信号影。ACL全长成像评级:①差,无法辨认ACL全长,或伪影严重影响阅片;②良,无法完全显示ACL全长,但可提示断面,或部分伪影不影响阅片;③优,在一个甚至多个层面,可较好地连续显示ACL全长,无明显伪影。断裂点与残端成像评级:①差,无法清晰显示断裂点与残端;②良,可显示断裂点或残端其中一个;③优,可清晰显示断裂点与残端。双束结构成像评级:①差,不可见该指标;②良,部分层面可见,清晰度较低;③优,在一个甚至多个层面清晰显示。

1.2.3 关节镜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手术单;于髌骨下方髌韧带两侧各1 cm处做0.8 cm左右的切口,用穿刺针穿刺至关节腔内,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加压冲洗;置入关节镜,用探钩探查滑膜下韧带张力,并由此判断ACL断裂情况:如ACL完全断裂,则取同侧腘绳肌肌腱进行ACL重建;如ACL仅存在部分撕裂,可进一步探查、评估,决定是否进行韧带修补。关节镜检查均由同一组骨科医师完成。

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不同屈曲体位的检出准确度、特异度与灵敏度。①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②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③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屈曲体位在前交叉韧带断裂情况检测方面的比较

关节镜检查确诊ACL断裂者41例,ACL正常者29例;经17°屈曲体位MRI检查,ACL断裂者43例,ACL正常者27例;经30°屈曲体位MRI检查,ACL断裂者41例,ACL正常者29例。17°屈曲体位MRI检查的准确度为91.43%(64/70),特异度为86.21%(25/29),灵敏度为95.12%(39/41);30°屈曲体位MRI检查的准确度为100.00%(70/70),特异度为100.00%(29/29),灵敏度为100.00%(41/41)。见表1。

表1 30°屈曲体位与17°屈曲体位MRI检查显示ACL断裂情况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ACL rupture between 30°flexion position and 17°micro flexion position

2.2 两种屈曲体位在前交叉韧带全长成像优良率方面的比较

17°屈曲体位在ACL全长成像上,优18例,良38例,差14例。30°屈曲体位在ACL全长成像上,优37例,良30例,差3例。30°屈曲体位MRI检查的ACL全长成像优良率高于17°屈曲体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例(95.71%)vs 56例(80.00%);χ2=11.565,P<0.05]。见图1。

图1 ACL全长矢状位FSPDWI图Fig.1 Sagittal FSPDWI images of ACL length

2.3 两种屈曲体位在断裂点与残端成像优良率方面的比较

17°屈曲体位在断裂点与残端成像上,优11例,良19例,差11例。30°屈曲体位在断裂点与残端成像上,优20例,良18例,差3例。30°屈曲体位MRI检查的断裂点与残端成像优良率高于17°屈曲体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例(92.68%)vs 30例(73.17%);χ2=13.441,P=0.001]。见图2。

图2 ACL断裂点与残端矢状位FSPDWI图Fig.2 Sagittal FSPDWI images of ACL rupture point and stump

2.4 两组屈曲体位在双束结构成像优良率方面的比较

17°屈曲体位在双束结构成像上,优27例,良29例,差14例。30°屈曲体位在双束结构成像上,优28例,良30例,差12例。两组双束结构成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例(80.00%)vs 58例(82.86%);χ2=0.270,P=0.603]。见图3。

图3 ACL双束结构冠状位FSPDWI图Fig.3 Coronal FSPDWI images of ACL bi-beam structure

3 讨论

ACL位于股骨髁间窝,由股骨外侧髁内侧面向内、前、下方走行,末端位于胫骨髁间棘前部;ACL解剖学较特殊,约10%受检者MRI检查难以取得完整的ACL图像,容积效应亦可导致最终MRI成像假阳性[5]。临床已证实,0°伸直位下的MRI检测,ACL成像效果不及屈曲体位,这是由于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时,ACL被拉紧,股骨附着部位较平且相对宽大,股骨附着区成像不佳;当膝关节做屈曲动作时,可人为扭曲ACL纤维束,矢状位股骨段变窄,因此能够较佳地展示束状结构[6]。而一定角度屈曲,此时髁间顶区与股骨段分开,髁间窝容积变大,同时屈曲体位能够有效改善MRI容积伪影,故临床多选择屈曲体位行膝关节MRI检查[7]。笔者研究对70例患者均由同一名高年资影像技师进行膝关节MRI扫描,仰卧伸直位时确保下肢与检查床面平行,17°、30°屈曲体位摆放时,膝关节部位缓慢抬离床面,线圈下方放置塑料支撑物,检查过程中嘱患者足底紧贴床面,不要倾斜,并用角度测量装置体外测定股骨、胫骨所成角度为163°和150°,确保扫描时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准确。

笔者对患者分别进行17°屈曲体位与30°屈曲体位MRI扫描,结果显示17°屈曲体位MRI检查的准确度为91.43%,特异度为86.21%,灵敏度为95.12%;30°屈曲体位MRI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为100.00%;提示两种检查角度均具有较佳的诊断表现,但30°屈曲体位综合检查水平更佳。王梓力等[8]相关研究得出结论,70例正常志愿者的最佳屈曲角范围在20°~40°,平均角(29.21±5.74)°,这与笔者30°屈曲位更有利于显示ACL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认为该角度屈曲位能够尽可能地保持ACL所有束支位于同一平面,同时保证适中的韧带紧张度[9]。笔者就35例患者ACL进行30°屈曲体位MRI扫描,途中无主诉不适者,但考虑到个体体形差异,以及疼痛应激、损伤程度等因素影响,未来针对该角度MRI扫描的可行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30°屈曲体位MRI检查的ACL全长成像优良率、断裂点与残端成像优良率均高于17°屈曲体位。这一结果提示30°屈曲体位在ACL全长成像、断裂点与残端成像方面优势更加突出,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思考造成上述结局的原因,或是由于17°屈曲状态下,机体髁间顶区与ACL股骨附着区分离距离不甚理想,可直接导致MRI现象前缘不清晰的情况,加之ACL断裂又高发于股骨附着段,当一定程度加大屈曲体位(30°),MRI扫描对断裂处进行清晰成像[10]。

关节屈曲时,前内侧束收紧而后外侧束松弛,此时双束呈扭曲、螺旋状;但笔者研究两组双束结构成像优良率差异并不显著,分析原因,可能与17°至30°角度变化仍旧不足以加重双束螺旋结构有关。

综上,30°屈曲体位膝关节MRI扫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17°屈曲体位,且在ACL全长、断裂点与残端成像表现方面更佳,二者双束结构成像表现具有一定一致性。

猜你喜欢
残端优良率屈曲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宫颈残端癌的致病因素及预防分析
蜻蜓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剪切屈曲工程算法验证研究
对比观察保留与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倒“8”字阑尾残端包埋法与荷包包埋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