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的突围:论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22-06-03 14:04王超
关键词:孤岛文科综合性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实现了从精英到大众的跨越式发展,地方综合性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然而,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文科教育成为理科的点缀,文科教育处于弱势地位,总体上呈现出知识孤岛、文化孤岛与需求孤岛等困境。而导致这种孤岛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观念的滞后与失衡、文化的异质与冲突以及文科功用的窄化与虚化等。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只有树立学科的平衡与融通观念,发挥大学文科的文化引领作用,探索“需求导向”的文科教育新路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才能突破孤岛困境,促使学科与专业、文科文化与社区文化、文科教育成果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

关键词:孤岛困境;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教育;突围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6-0022-04

自20世纪90年代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实现了从精英到大众的跨越式发展,地方综合性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本研究中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指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普通高校。然而,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多以理科(涵盖理学、工学、经管、农林、生物、体育等的“大理”类专业)为主,文科(包括人文、社科、艺术、教育等在内的“大文”类专业)成为理科的点缀,处于配角和弱势地位,文科教育也被视为一种锦上添花的补充。这使得大学文科教育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总体上呈现一种“孤岛”困境。

一、“孤岛”困境的表征

大学文科教育的“孤岛”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知识隔离、大学文科与地方社区之间的文化隔离、教育成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供需隔离三个方面。

(一)知识孤岛: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知识隔离

知识孤岛是指大学体系内部学科与专业之间存在明显的知识隔离。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知识孤岛主要表现为文科与理科、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知识隔离。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高校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高校教育活动也成为学科分化的专业活动。然而,学科分化使得学科门类明确,知识边界清晰,各学科与专业之间普遍存在界限森严的壁垒,形成众多学术“部落”,影响学科与专业的持续发展。这种情况在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文理科各自为政,难以实现人员、知识、信息和资源等的共享;各专业基本限定在自身狭窄的学科范围内,部分文科教师知识面过窄,局限于自身专业,“他们必须掌握的知识只局限在狭窄的领域”,难以生成广博的学识。可见,在部分高校的教学环节中,每一学科专业很少与其他学科专业进行交流,以至在各自的体系中形成“闭路循环”,而且,在各个隔离和封闭的体系内外,知识成为专属的资本与符号,更难达致沟通。文科与理科、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知识割裂与隔离,造成了明显的“知识孤岛”现象。

(二)文化孤岛:大学文科与地方社区之间的文化隔离

文化孤岛是指大学文科与地方社区之间的文化疏离现象。高校都处于一定的社区之中,为社区服务是其重要的现代社会功能之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点,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是其社会服务职能。但现实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和地方社区虽然同处一个城市,但在文化关系上相对疏远和淡漠,一道有形的围墙成为两种完全不同文化的分水岭。围墙之内是安静、高雅的大学文化,而围墙之外是喧嚣、世俗的社区文化;围墙之内的高校文科教师抱持学科本位教育理念,习惯于关门教学,文科学生也并不关心和参与围墙外面所发生的变化,而围墙之外的社区居民浸润在商业性与娱乐性的社区文化中,在他们看来,大学教育是国家的事情,与他们的生活无关。可见,大学文科文化与社区文化缺乏互动、关系疏远。除了直接的地缘关系外,大学文科文化与地方社区文化这两种相异文化既不和谐也不互养与共生,大学文科成为地方社区中的“文化孤岛”。

(三)需求孤岛:教育成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供需隔离

需求孤岛是指大学文科教育成果与社会市场需求之间不匹配,難以实现实用价值。主要表现为文科教育成果(如学生、教研科研成果等)与社会需求关联性较弱、实用效果偏低等问题。就文科学生而言,作为大学文科教育最为重要的成果,部分文科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在地方企业、中小学校等取得明显的实践效果。即便是在高校教育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下,部分文科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普遍,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用不了”,他们往往成为消极被动的实践弱者。就科研而言,其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存在着教研、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的痼疾。这种教育成果与经济产出之间的隔离以及知识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隔离,使得文科教育学难致用,导致“需求孤岛”的出现。

二、“孤岛”困境的产生原因

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教育这种隔离于社会、凌驾于生活的封闭状态造成了明显的孤岛倾向,导致这种孤岛存在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可从观念的滞后性、文化的异质性和文科的功用性这三方面来深入阐释。

(一)观念的滞后与失衡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与专业知识隔离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部分高校这种不重视文科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定势,既影响了文科的发展,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将办学的主要资金和重点精力投入理科建设,文科建设或是为理科建设服务或是为大学建设目标而服务。即便是当前信息社会急需文科应用型人才,文科类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倾向于“研究型”,缺乏明确的应用发展目标,出现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基础课程、轻应用课程等问题,培养出来的文科生核心竞争力不足,社会认可度偏低。此外,文科教育自身也固守着传统的思维认知,部分文科教师仍停留于传统的理论教育观念层面,局限于狭隘的学科专业本位,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狭隘,思维方式收敛,自主思维和应用意识缺乏。这种重理轻文的办学理念和固化思维削弱了文科教育的功能,使得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地位日益萎缩和边缘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二)文化的异质与冲突

大学文科文化与地方社区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出现学术性文化与实用性文化的冲突。大学文化虽是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存在着明显有别于社区文化的独特性,表现为以“最有文化的”的大学人为主体,以抽象的高深知识及其精细的学科(专业)为基础。这种文化特质决定了大学在与社区的交往沟通中居于高者地位,并以俯视态度对待社区文化。而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实用性、世俗性、保守性等特点。大学与社区之间的文化异质关系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大学文科文化独立且异质于社区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凌驾于社会生活的学术文化品性和精神文化追求,“学院式”特征鲜明的课程与教学并不是为服务地方社区作准备的。可见,大学文科文化与社区文化虽然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孤岛”,但大学文科文化一直高居于社区文化之上,它不仅切断了与社区文化在心理情感上的连带,更成为了文化认同上的“孤岛”,它以一种学术文化和理论文化的身份“自恋”且隔绝于社区文化。

(三)功用的窄化与虚化

文科教育成果难以符合社会需求,主要原因在于文科教育功用被习惯性地窄化与虚化。在一般人眼里,大学文科教育是一些抽离日常生活的普遍逻辑和理论知识,很“抽象”,很“不实用”,无法带来直接与直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大学教师眼里,文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之用与精神之用,本身就缺乏社会服务之用与物质之用。与作为经验学科的理科相比,文科可谓价值学科,文科教育具有比较强烈的感性意蕴,是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其重要功用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正由于文科教育“专注于内省,忽视它所生活于其中的、并且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的相对超然性,使其功用习惯性被窄化和虚化。即便新开设的应用文科(如经济、管理等专业),也是基于基础文科,为满足学生就业需要而增设的。它往往固守着理论逻辑和“学院式”教育内容及过程,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较差,难以对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经济影响。

三、“孤岛”困境的突围

2019年我国高校推行的“新文科”建设,旨在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教育突破“孤岛”困境、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树立学科的平衡与融通观念

首先,要树立学科平衡观念。地方综合性大学要认识到学科间虽有差异但是平等的,文科与理科之间应是互补互促、共生共长的关系。文科是理科发展的基础,理科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借助文科来揭示规律、确定维度、发现方法和指示方向。实践证明,缺乏文科人文滋养的理科,会沦为制器之术,培养出片面发展的“经济人”“职业人”。而缺乏理科背景的文科教育,难以有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进步。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更无法离开文理科的平等互补与通力合作。如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摒弃“重理轻文”的传统思维,尽量缩小文科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项目资助等方面与理科的差距。其次,要树立学科互融理念。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已成常态,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成为主旋律。地方综合性大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质,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进行知识对流、方法碰撞、模式组合、理论互鉴,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解决人类社会重大的环境、人文、工程等问题,促进学科的共同发展和社会的共同繁荣。因此,在学科专业之间架设桥梁,优化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学科交叉、文理相融、文文沟通,最终促使学科与专业相互和谐统一发展。比如,文科或理科的概念、方法可以互相借鉴,使其变成学科的通用概念和方法;突破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文科门类的传统思维模式,实现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更新和升级传统文科等。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平衡过程中,既不应“扩理压文”,也不应“扩文压理”,更无须谋求成为广泛文科性质的综合性大学;在学科融合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学科课程进行拼盘而流于形式,也不能遮蔽“文”的本质,必须更加重视和凸显“文”的特质。

(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大学这座曾经孤悬于社区的“象牙塔”,与社区的文化联系正日益广泛。地方综合性大学具有文化主体的创造性、文化指向的超前性、文化成果的社会性、文化产品的能动性等特质,这就决定了大学文化对社区文化起着引领作用。其一,引领社区精神。大学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健全人格是其核心要素。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可以借鉴欧美大学的“社区睦邻运动”“社区福利中心运动”等经验,以多样化形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实现大学文科与社区的文化互动,形成社区居民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共同建設美好的社区精神家园。其二,引导社区行为。社区行为是指社区居民的生活、学习、交往、经营、娱乐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由于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导向,社区行为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带有世俗特色的平民文化,往往表现出邻里交往疏远、公德心淡薄、法制意识薄弱等特征。大学则是文明的集散地,文科文化是一种具有很强规范性的制度文化,文科文化主体(即文科教师)具有较高的行为规范水准。这种文科文化能够很好地发挥着输送行为典范的辐射功能,引导和规范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形成一个礼让互助与行为高尚的和谐生活环境。

当然,地方社区文化也会影响和制约大学文科文化,它可以为大学文科文化补充良好的文化教育资源;可以对大学文科文化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如对大学文科文化“产品”(主要是学生)的培养质量等。

(三)探索“需求导向”的文科教育新路径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重点要求。国家这种“需求导向”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及其文科教育明确了培养方向。文科教育的“需求导向”主要包括致力于满足受教育者就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地方企业行业、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一,制定“应用为本、能力为先”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文科教育具有“适应需要,以供使用”的应用属性。在培养目标上,加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在教育内容上,建设应用文科和特色文科,加强基础素质和通用能力的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文理相融、文文沟通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方式上,推行课堂教学、调查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学术、技术和职业有机结合,健全大学与地方企业行业、中小学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师资要求上,打造需求导向的师资队伍团队,加强校内外“双师双能”教师联合培养,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应用能力,提升文科生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其二,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转化平台。地方综合性大学要重视与地方行业企业、中小学校等的互动,创建综合性文科“产学研”实践平台和实训基地,形成利益和价值共同体,促进文科师生教研、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例如,高校可以和地方企业行业共建创业项目储备库,将文科师生的竞赛获奖项目以及教研、科研成果等转化为实体创业项目;高校和地方中小学创建协同育人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通过互派教师开设讲座和担任兼职教师、顶岗实习等形式联合培养学生,提升文科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当然,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教育强调“需求导向”,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并非就业至上、实用至上。我们必须承认文科教育的有限性以及文科教研、科研成果有限性的事实,不能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标准来衡量文科教育的价值。南京大学董健教授一语中的:“人文科学的使命是科学真理之追求,人文精神之陶冶,高尚人格之养成。要讲用,是大用而非小用;是间接之用而非直接之用;是精神之用而非物质之用。”也如美国索耶校长所强调的:“能为学生提供最通用、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在终极意义上最实用的知识和智慧资源,是那些不实用的文理科,通识教育早就是以它们为中心的。”可见,大学文科教育引领社会方向是其崇高使命,而并非简单地对现实社会需求的盲从,文科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保持适度张力,高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殿堂和育人阵地,而非高级职业培训机构和制器场所。

四、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文科教育不应再是自娱自乐的思想活动,不应再是停留在狭小的学科领域中孤芳自赏,而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知识孤岛困境,打破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教育与地方社区之间的文化孤岛困境,打破文科教育成果與社会市场之间的需求孤岛困境。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尊重文科的地位和作用,遵循文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应结合本校文科发展基础与优势以及本地社区发展需求等作出综合研判,加强传统优势文科与基础文科,培植应用文科与特色文科,坚持文科与理科互补共生,形成文科教育新格局,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重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引领地方社区文化的发展,提升文科教育成果转化的能力,成为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昌木.教师专业化的悖论:碎片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5).

[2]杨春华.高校文科教育中的几个认识误区[J].理论观察,2011(6).

[3]孟三爱.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张桂霞.大学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11).

[5][美]亚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杨德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7.

[6]姚泊.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应思考的几个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7]谢芹.“新文科”专业多元融合式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9(3)

[8]陈鹏.“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N].光明日报,2019-05-20.

[9]柏林.互动:高校文化与社区和谐发展的驱动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

[10]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11]熊火金.对加强基础文科教育应用性的认识[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5).

[12]仲一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文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19(10).

[13]董健.学风问题至关重要——谈人文学科培养跨世纪人才问题[J].江苏高教,1997(4).

[14][美]安东尼·克龙曼.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M].诸惠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7. [15]阎国华,邹放鸣.大学与社会的共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适度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责任编辑  宋    宇]

收稿日期:2021-12-11

作者简介:王超(1971—),女,湖南祁东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文科‘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HNJG-2020-0500);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硕士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研究——基于湖南省五所高校的调查”(2021JGYB159)

猜你喜欢
孤岛文科综合性
不再是孤岛
豆文科作品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孤岛求生记
孙文科
互联互通破“孤岛”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