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压缩机”课程思政要素挖掘与实施路径探索

2022-06-03 18:29陈晓玲张永星贺娇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陈晓玲 张永星 贺娇

摘    要:文章基于课程专业目标,提出了“泵与压缩机”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校区毕业生回信精神为基调,以热点时事和鲜活优秀事迹为灵魂,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主线,以新的教学方法为抓手的实施路径,以期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专业课程育人主渠道的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泵与压缩机;思政元素;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6-0087-0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就现阶段而言,课程思政还存在诸多的现实困境,特别是对于理工科专业,育人和育才还存在很大程度的脱钩,存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因此,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效应,对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在石油及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工程中,作为输送动力的核心设备泵和压缩机对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泵与压缩机”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专业课“泵与压缩机”课程在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专业课程目标,提出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探索“泵与压缩机”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以期发挥专业课程教学育人主渠道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传统专业课在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教师思政意识薄弱

从过去的教学情况来看,在高校育人过程中,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往往还是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别专注于学生思想认知和专业知识技能,从而导致不能形成教育合力,无法发挥协同育人的效应。在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薄弱,存在思想观念误区;同时,部分专业课教师片面地认为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这种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割裂的认识不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部分工科专业课程教师认为工科专业知识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不像文科和社会学科一样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育人育德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整体而言,专业课教师在传统专业教学中薄弱的思政意识、片面的思想误区导致课程思政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阻碍了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功能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专业课思政教学资源不足

专业课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自身建设规律,课程教学大纲具有规范教学内容和教育计划实施的作用,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现阶段各高校所执行的“泵与压缩机”课程的教学大纲大多只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尚未对思政育人目标作出统一规定。在教材方面,尚缺少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和参考书,授课教师需要自行挖掘专业课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确定思政教育的思路、内容和实施途径,由于授课教师精力、背景和能力的不同,无法有效保证育人效果,同时也无法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实现价值的引导。虽然近年来,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教师意识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二者的有机融合能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缺少相应的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案例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难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导致部分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出现案例选取不当、德育内容具有生搬硬套的痕迹等问题,使课堂教学出现生硬关联、标签式的现象,反而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泵与压缩机”课程仍然采用“教材 + 课件”的教学形式,基本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而课件也只是对教材内容的精简和注释,单调枯燥的知识性内容、单一的教学形式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等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泵与压缩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一)专业课程目标

(1)了解泵和压缩机的分类及其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场合。(2)掌握离心泵、离心压缩机和往复压缩机的特性参数、基本原理和特性曲线。(3)理解相似原理在离心泵和离心压缩机中的应用和性能换算。(4)掌握离心泵、离心压缩机和往复压缩机的主要零部件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5)初步掌握离心泵、离心压缩机和往复压缩机的性能计算方法,掌握基本的工况调节方法,了解选型过程和原则。(6)初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理念,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基于专业课程自身特色,结合相关技术的时事热点,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推动我国油气储运技术进步做贡献的远大志向。(2)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深挖思政元素,結合大国工匠等优秀事迹,实现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的培育,塑造学生踏实严谨、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3)引入工程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思维,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社会公众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4)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泵与压缩机”课程思政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专业知识为载体,通过强化育人意识、挖掘思政元素、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探索行之有效的符合校区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践行措施。

(一)奠定基调,强化育人意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是在新形势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战略,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成立的。其肩负着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繁荣,服务地方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7月7日给校区毕业生的回信,勉励大学生扎根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既肯定了校区办学的成效,也为校区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调:为国家能源战略和边疆的稳定发展培养人才。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强化教师教书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意识。专业课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识以及德育能力,不能将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简单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以“爱党、爱国”为主线,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行的思想和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应当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法治、人文精神、职业道德等各方面。同时,专业课教师还需要正确、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真正领会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二)赋予灵魂,实现价值引领

“泵与压缩机”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整合教育资源,以教材中对应章节的内容为根本,结合网络上的时政新闻、新技术以及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等,赋予教学内容灵魂和活力,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在“泵与压缩机”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专业知识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政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论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榜样效应,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鼓励学生追求奋斗创新,具有家国情怀,将个人的价值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中。譬如,通过了解大国工匠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三)围绕主线,丰富教学内容

“泵与压缩机”是一门集设备结构、原理、工况调节以及选型的实用性课程。因此,本次课程思政建设,将根据各章节的知识点选取合适的工程案例,以鲜活的工程案例为主线,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用现场实际设备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加深对现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工科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以案例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借此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思维。在案例教学中深度挖掘案例中所蕴含的社会责任、科技自信、人文精神、法制意识、环保意识,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宽学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高校要想贯彻“三全育人”,就需要对专业课进行思政建设,对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泵与压缩机”课程思政建设以教材中对应章节的内容为根本,结合网络上的时政新闻、时代楷模,同时引入文献和现场调研得到的工程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将职业道德素养、传统文化和敬业精神等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拓展课程教学的维度。“泵与压缩机”课程思政中各章节教学内容所挖掘的思政元素如表 1 所示。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教学活力

目前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还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教学也多是采用PPT讲授结合适当板书的传统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如果为了增强课堂德育效果而生硬地加入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内容,会给学生一种强行植入、被说教的感觉,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反而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功能,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更加多元的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首先,教师在泵和压缩机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特别是对于工作原理和典型結构等部分内容的讲解,将工作原理动图、视频和三维结构图等多媒体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体会,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工程案例的教学采用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给学生机会多思考、多讨论,将被动的接收模式改为主动思考模式,借此培养他们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再次,对于所选取的大国工匠等榜样的优秀事迹,可以用讲故事结合采访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以及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最后,鉴于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给学生布置开放式的分组作业,让学生利用资源获取书本以外的知识和信息,再结合书上的知识,给出满足要求的选型方案,通过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系统工程思维及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四、结论

工科专业课进行思政建设,对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现阶段专业课教学在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专业课程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专业课思政育人目标,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方向性指导和保证。同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思政育人目标,提出了校区油气储运专业“泵与压缩机”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深挖专业课思政元素,探索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系统工程思维,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1-10-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丁洁,范丽娜,肖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5).

[3]王秋怡.推进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21(2).

[4]姬忠礼.面向工程实际需求改革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J].化工高等育,2009(6).

[5]高明.“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6).

[6]高耀明,叶颖.课程实施大纲与高校教学规范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4).

[7]沈伟,沈超,钱炜.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流体力学及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液压与气动,2021(6).

[8]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20.

[责任编辑  包玉红]

收稿日期:2021-12-21

作者简介:陈晓玲(1982—),女,新疆沙雅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多相流和设备节能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教改项目(JG2021023)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