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06-03 14:02吴建凤
考试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文章重在介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品味题目,初步感知文本;创设情境,深入感悟文本;反复诵读,抓住文本语言;立足整体,把握文本结构;寻找空白,探寻文本关键;同类细读,延伸课外阅读,借此共享文本细读教学经验,助力文本细读教学得以有效实施,驱动语文阅读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5-0046-04

作者简介:吴建凤(1972~),女,汉族,浙江杭州人,萧山区浦阳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阅读建议部分明文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驱动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助力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引导者,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主体之一。王崧舟老师曾言,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有三:第一是细读,第二是细读,第三是细读。同时,王崧舟老师结合教学经验,指明文本细读便于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所谓的文本细读教学是一种解读文本的主要方法,是回归文本本身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以文本为基础,以文本结构、意象、语义等为入手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解读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以及教材编写人员之间的对话过程,有助于学生走进文本中,发挥自主性,感知文字语言,品味浓浓深情,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已有实践证明,有效实施文本细读教学,不但可以改进传统阅读教学,丰富阅读教学方式,还可以使学生获取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增强阅读效果。基于此,笔者把握日常教学时机,着力探究小学文本细读教学策略,探究到的策略如下。

一、品味题目,初步感知文本

题目是文本的“眼睛”,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学生细读文本的入手点。细读文本题目,便于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尤其发挥自主性,展开无限联想,增强阅读欲望,进而自主走进文本中,深入探寻,为有效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对此,在实施文本细读教学时,教师以题目为细读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

以《蟋蟀的住宅》为例,在实施阅读教学之初,教师先引导学生自读题目,自主联想,提出问题。如此活动具有开放性,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支撑下,学生反复品味文本题目,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蟋蟀有住宅吗?”“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教师及时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依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如: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在猜想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发散思维,尤其迁移生活经验,联想到人的住宅特点,进而进行描述,如:“蟋蟀的住宅不大,但设备齐全,有卧室,有卫生间……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蟋蟀的住宅在地底下,有排水系统,否则下雨会出现倒灌问题。”学生五花八门的描述增强了课堂氛围。同时,不少学生也因此对蟋蟀的住宅建构初步感知,进而产生探究兴趣。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带着猜想走进文本中,探寻蟋蟀住宅的特点,由此验证自己的猜想。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细读题目,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驱动学生走进文本中,推动阅读教学发展,还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为进行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深入感悟文本

现代心理学理论阐明了情境的重要性,指明情境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结合体。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建构文本认知,形成积极情感。立足于此,李吉林老师探索情境教学法,并取得喜人成绩,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知所学内容等。对此,在实施文本细读教学时,教师以文本为立足点,选择适宜的方式,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建立深入感悟,提高阅读效果。

以《两小儿辩日》为例,在实施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立足文本的对话性,引导学生扮演角色,重构两小儿辩日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按照同桌辩论、指名辩论、集体辩论的顺序,引导学生一次次辩论。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一次次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品读文本内容,逐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尤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速会逐渐加快,情绪会逐渐激烈,深入地體会两小儿当时的心境。教师则把握时机,以学生的辩论情况为着手点,引导学生品味关键内容。如,当学生表演到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时,教师发问:“两小儿的笑是怎样的笑?”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积极思维,联系表演情况,对“笑”进行探究。有的学生提到讥笑。教师则引导学生捉摸文本立意:“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两小儿的笑并无讥笑之意,同时也可以了解文本立意,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成为探究文本的“主人”,还使学生深入地感知文本内容,便于提高课堂阅读效果。

三、反复诵读,抓住文本语言

细读、朗读和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三种最常见的方法。王崧舟老师强调,反复诵读是学生细读文本的基础。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走进文本内容,以字、词、句、修辞等为切入点,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语言是文本内容的重要构成,是学生细读文本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所以,在实施文本细读教学时,教师立足文本语言,把握要点,如语调、语速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他们有效抓住文本语言,建构认知。

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先示范诵读,引导学生留心读音和节奏。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词句建构初步认知,尤其了解诵读方法。接着,教师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引导他们自主诵读。在学生自主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发现诵读问题。之后,教师展现相关问题,如:“在诵读的时候,我们要如何进行停顿?”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自主地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探究停顿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展现停顿方法,及时点拨,并引导学生继续诵读。在学生此次诵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边读边想象画面。之后,教师则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引导。如,在学生读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时,教师发问:“这句话描述的场景美吗?哪些字词使场景有美感?”此时,学生迁移诵读经验,把握关键字词:惊,鸣。感受场景美。在学生给出关键词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美在哪里?”学生结合具体场景,提到“以动衬静”。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讲解以动衬静的写法,使学生建构深刻认知。同时,教师继续提问:“这句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美丽的场景,如何才能读出场景美呢?”学生因问题的驱动,继续诵读,描绘场景,感受场景美。如此做法,不但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了文本内容,还使学生切实地了解了写作方法,感受了语言美、场景美等,便于增强语言建构能力。

四、立足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文本结构是阅读文本的重要构成,是学生建构整体认知的基础。文本细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把握文本细节的基础上,建构整体认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所以,文本结构是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抓手。在文本细读课堂上,教师可以立足文本整体,以文本结构为基础,引导学生细细阅读。

以《观潮》为例,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中和潮来后这样的顺序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立足文本内容及结构,教师提出问题:“文本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走进文本中,细读每一段,探寻相关内容,顺其自然地了解文本写作顺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并围绕导图内容和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天下奇观”。比如,在讲到潮来时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诵读,勾画展现钱塘江大潮“奇”的语句。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勾画的语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如:“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就此教师发问:“闷雷声是什么样的声音?”学生迁移生活经验,想象下雨前的打雷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对“闷雷声”建构直观认知。接着,教师提问:“这里的闷雷声形容的是什么?”部分学生思考问题,自主地将闷雷声与钱塘江大潮来临前的声音建立联系,建构直观认知。立足学生认知情况,教师追问:“这里用闷雷声形容钱塘江大潮前的声音,说明了什么?”在一次次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增强认知,很容易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同时深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然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引导学生继续探寻钱塘江大潮的“奇”。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不断地体验探究活动,从细节入手,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了“天下奇观”,对其产生了赞叹、赞美之情。

五、寻找空白,探寻文本关键

文本空白是文本内容的重要构成,是作者为了语言表达的含蓄而留下的空间,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此外,文本空白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在实施文本细读教学时,教师深入研读文本,寻找空白之处,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一步步地走到文本深处,把握文本关键之处,由此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以《草船借箭》为例,这篇文章中有十一处描写诸葛亮对话的内容。但是,仅有一处提到了诸葛亮的笑:“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的这一笑正是文本空白所在,是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的。对此,教师以诸葛亮的笑为入手点,引导学生探究。具体地,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诸葛亮在笑谁呢?”在个性差异的作用下,学生给出不同的回答。如,“诸葛亮在笑曹操,因为曹操觉得雾大,不敢出来应战。”还如:“诸葛亮是在笑自己,因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还如:“诸葛亮是在笑鲁肃,因为他提了一个貌似很傻的问题。”……学生的个性回答,正是对诸葛亮笑的深入解读,弥补了文本空白。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回答,进行总结:“诸葛亮的笑,一是在笑曹操,因为他对曹操了如指掌。这是一种讥讽的笑;二是在笑鲁肃,因为他不了解自己的根本意图,这是一种宽容的笑;三是在笑周瑜,因为周瑜的‘阴谋’没有得逞,这是一种胜利的笑;四是在笑自己,因为对一切了如指掌,这是一种自信且成功的笑。”在总结后,教师追问:“从诸葛亮的这一笑中,大家可以了解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吗?”此时,学生从“笑”入手,深入地探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曹操的多疑、鲁肃的忠厚、周瑜的卑鄙等,由此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知。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探寻文本空白,不但可以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深入品读,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精彩所在,感受语言魅力。此外,部分学生还因此积累细读文本的经验,便于自主地探寻文本空白,有方法地深入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六、同类细读,延伸课外阅读

新课标阐明了阅读教学目的,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离不开大量阅读。在文本细读课堂上,学生受到教师引导,把握不同细读要点,深入阅读文本,积累了阅读经验。迁移阅读经验,自主细读文本是学生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温儒敏教授分析部编版语文教材特点,倡导结合课内外实施阅读教学,帮助学生丰富阅读储备,锻炼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组织同类细读活动,展现与教材文本有联系的其他内容,引导学生迁移阅读经验,深入阅读。

以《夜泊枫桥》为例,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是“钟声”,寄托了诗人的“愁思”。事实上,寄托“愁思”的典型意象是“明月”。对比不同的意象,便于学生深入感受诗人用“钟声”的独特性。对此,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吟诵带有“明月”的诗句。在学生吟诵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将体现诗人“愁思”的相关诗句写在黑板上,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品味明月所展现的情感。在已有经验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愁思。教师肯定学生的体会情况,同时展现《夜泊枫桥》中的“钟声”,引导学生对比“明月”与“钟声”。在对比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体会到“钟声”中的“愁思”。如此做法,不但使学生丰富了阅读储备,还使学生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寄托在诗句中的情感,尤其了解了寄托愁思的意象,为今后自读解读同类古诗词做好准备。

七、读写结合,拓展文本细读

纵观上文,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文本细读活动,深入认知了文本内容,积累了语言,为运用语言提供了便利。其实,读写结合也是学生细读文本的方式之一。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会细细品味文本要点内容,积累写作经验,提升读写水平。由此,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既可以在读中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也可以在读后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助力学生提升文本细读质量。

以《慈母情深》为例,在课堂上,教师以“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我”中的“龟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描述“龟裂的手是什么样子的?”,描述的过程正是学生读写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回忆生活,联想到特定人群,如环卫工人、农民、建筑工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他们手的特点,如“张开一张张小嘴,露出红红的‘小舌头’”“手上很是粗糙,跟锉刀一样”“摸一下,有可能会将自己的手划破”等。在学生的描述下,“龟裂”变得生动、直观起来,同时学生也因此感受到作者家境的贫寒以及母亲的辛劳。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自己或同桌的手,发现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在观察时,学生发现其他人手的特点,并绞尽脑汁,选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如“她的手白白嫩嫩的,好像一块豆腐一样”“他的手很干,起著一层白皮,仿佛碰一下,手背就会流出血”等。教师赏识学生的写作内容,使他们获得满足感。通过体验读写结合活动,学生不但理解了文本内容,还实现了语言积累与建构的有机结合,便于提高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地实施文本细读教学,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阅读方法,锻炼相关能力,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效果。鉴于此,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文本细读法为“工具”,把握细读要点,应用多样策略,如品味标题、创设情境、反复诵读、品析空白、同类细读、读写结合等,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深处,驱动学生发挥自主性,细细品味文本内容,建构深刻认知,积累阅读经验,锻炼阅读能力,由此提升阅读水平,助力语文阅读教学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李芬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6):10-11.

[2]曹团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1(11):97-98.

[3]金红.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意义及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204-205.

[4]沈自娟.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12-13.

[5]杨宪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J].新课程,2020(40):33.

[6]李晓琴.多策并举,亲历文本细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9):100.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