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的有效提问方法

2022-06-04 14:20李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6期
关键词:提问方式新闻采访

【摘要】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是技术活儿。它是工作中积累下来的水到渠成也是日积月累学习的特殊本领,它也是记者天赋和能力的体现。提问,不仅是对一个问题的语言表达,也包含着提问背后的视野和格局和对事实的准确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笔者将通过提问之前的准备;开启提问的过程和提问的基本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闻采访;记者提问;重大题材;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6.053

两年前我在参加广电系统的一个培训时,融媒体专家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新华社人工智能主持人问世,它如何口齿清晰、节奏准确、如何播报新闻、如何快速用大数据分析被访者的身世背景,用算法来提出问题。当时听课的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拥有人类外貌、得体大方的记者形象正用机器人的语调采访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而我坐在家里看电视...当然,导致这种幻觉的出现只是作为新闻记者面对新媒体时代偶然会产生的一种压力,但是它让我重新思考了融媒体时代下人将如何保存自己的价值?

当机器人在记忆、计算、博弈、预测等诸多领域超越人类,它可以通过大数据学习比人类更“聪明”地回答问题,例如百度开发的“小度”、苹果公司的“SIRI”。它也可以选择解决方案,而且可能会提供很多种方案。这时,人工智能就好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从另一个维度认识人类的智能。而智能的核心是什么?它是探究、管理与预测不确定性的能力。人类探究未知的脚步只要不停止,那这种核心能力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试图回答问题。而这样的过程,机器人很难做到。因为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技术、价值观、学识、修养、人生态度等诸多因素组合在一起的体现。而想要把这些写入机器人的程序中时,人类才会真正意识到,人类无法将三观达成一致。

提问是技术活儿。它是工作中积累下来的水到渠成也是日积月累学习的特殊本领,它也是记者天赋和能力的体现。提问,不仅是对一个问题的语言表达,也包含着提问背后的视野和格局和对事实的准确思考。以下就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式和如何做到精准有效提问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总结。

1. 提问之前的准备

苏格拉底曾说:“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好奇心来源于未知和无知。“为什么”虽然只有三个字,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在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的词典里,“为什么”被定为最佳问题。在《采访美国顶尖记者》这本书中,“好奇心”是被访记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美国广播公司的芭芭拉.沃尔特斯在書中列举了好的采访必备的三个因素:好奇心、倾听和做作业。所以,对于记者来说,好奇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1.1 如何练习你的“好奇心”

首先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作为新闻记者一定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对一个领域内已经建立的事实和理论有深入的见解后,会很少运用新的方式来看问题。同理,记者也一样。工作多年后,可能看到一些社会问题或行业内的事件,都会用固有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某某事件的背后一定是这样的!”这样的思维方式非常不利于获得信息和采访到位。不受经验所累,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真正去探究和了解,开放的心态会提升记者的认知水平。我曾在采访北京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时遇到一个生态林管护员,她原本是当地的村民,因土地流转变成林地,她就在家门口“绿岗就业”了。按照常规判断,这名四十多名的护林员因国家政策好,从村民转成了园林工人,享受到国家的五险一金和固定工资。但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她曾经在北京城里做生意而且收入很客观。这就让我很好奇,放着高收入回来当工人,是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她也一点点告诉我,她虽在城里打拼,但是两个孩子和四个老人都还在村里生活。她虽然赚钱不少,但是老人年龄大了也需要照顾,以前出去是因为种地一年都赚不到一万块钱。而现在回到家里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还为自己的家乡种树、养林,不用奔波劳碌,两口子都干一样的工作收入也够全家人用。而且家乡风景好了,旅游的人也多,她们还投资了一个民宿,收入也不错。经过一个个“为什么”的提问,我了解到村民变工人并不是简单的给农民一个就业的机会,而是通过平原造林让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当地有了更多致富的机会;同时还了解到北京乡村的村民实际上是非常热爱家乡......所以对于一个采访的“深究”和“好奇”成就了一篇高质量稿件《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生态富民篇》。否则可能只是一条简单的新闻报道。

所以,好奇心的练习需要时常提醒自己。对自己发出一些质疑:对于这件事我这样看对吗?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于可能有不同答案的问题,我即使心里大概知道了“为什么”,但我也要问问“为什么”?

1.2 做好案头工作

当记者在每次采访中都害怕自己问出愚蠢的问题,解决这个担心最有效的就是做好案头工作。意大利有位女记者法拉奇在谈到自己的采访工作时说过:“每当我经历一次重大事件,或进行一次重要采访时,往往深感苦恼,就像隐藏在历史丛林中的小虫子那样,害怕缺乏足够的眼睛、足够的耳朵、足够的脑子,去看、去听、去理解这些人物......”她曾经在80年代采访邓小平同志之前,彻夜备战,查阅大量资料,紧张得就像明天就要去高考的高三学生。这样优秀的记者的经历,也说明一个道理:凡是重大题材的报道,要不遗余力地做好案头工作。平时的常规报道,在接到任务之前也要尽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相关的信息。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相关报道中,为了做好一个个党史回顾的专题片、做好革命旧址的新闻、做好庆祝大会的直播等等,我们的记者都会在采访前研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可以这样讲》等近10本学习材料。不仅弥补了记者对党的早期革命史部分了解和认识的不足,同时提高了党性并激发了新的思想认识。让记者对党史了解的点滴和片面串成了一条线,在采访党史专家和见证者时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并能够根据被访者回答的内容作出快速反应。

重大题材是这样的用心准备,平时的常规采访也要做到“心里有数”。快节奏的新闻采访工作中,记者通常在采访前通过互联网快速获取采访内容的一些信息。然而,互联网的局限对于未发生的新闻事件,只能了解到边缘相关的一些信息。例如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相关内容在大会开始前一段事件,网络上找不到具体的议程以及《昆明宣言》的内容等。这就需要记者提前跟主办方多沟通,了解哪些专业领域的人士参加高级别会议。大会开幕前要联系到部分专家和国际组织,从各个层面提前获取大会的一些讯息。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会开始后迅速确定报道内容、主题、关热点等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会间隙,短暂的采访时间内提出有力的问题,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不过,记者一定要牢记的是:即使我们做了大量的功课,相比那些专业人士,我们也只是临阵磨枪,略知皮毛而已。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提问中始终保有“好奇心”,问出好问题。

2. 开启提问的过程

当采访对象站到你的面前,即将开始你的提问的时候,你是否做好了一些准备?事实上,不管你是否心里有底,提问立刻要开启,即使对这个领域的问题一无所知也没做好准备。

通常,一个开放式的提问更有利于暖场;闭合式提问比较直接,但也可能存在更多风险。如果说记者的提问功底很过硬,那就选择开放式与闭合式之间游刃有余的提问方式,这将是一个超级漂亮的开场。

2.1 快速破冰

在采访中,除了一些曾经有过一次或多次接触的采访对象。记者面對的通常都是新的采访对象,并不熟悉。而大多数采访对象对于站在镜头前,面对记者就有一种等于面对全国观众的紧张感。因此,记者在采访开始尽量烘托起气氛,消除对方的紧张心里,同时也要兼顾提出一个“有用”的问题。

对采访对象的称呼,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它可以在特殊的场景中使用,成为“破冰”、“拆墙”的武器。

《杨澜访谈录》——采访台湾演员张小燕

杨澜:小燕姐,大概是去年,我在采访李敖的时候,他说,”在台湾横行了40年的小燕、琼瑶还有我”。其实后来我想不对,你横行的时间比他长,对不对?

张小燕:对,我行的时间,也不能叫横行。哈哈哈......

这段采访,杨澜从热场阶段就用了“小燕姐”这样一个听起来具有亲近熟悉感的称呼。同时,用李敖,这个对方很熟悉的人作为引子,引出接下来想要了解的问题——张小燕是如何评价自己在台湾艺坛的地位.....有时,提问时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上昵称或者省略对方的姓氏,是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的方式。但也需注意的是,对于与记者本身地位相差悬殊,是位高权重的采访对象;或是采访内容围绕时事热点、政策法规、工作性题材等还是要用普遍通用的称谓。例如:某某主任、某某教授等。

记者要开启一段正常的交流,就要找到双方之间一种恰当的关系,一种融洽的采访氛围。记者也要随时判断,对方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中才愿意吐露真情、倾心交流。记者必须对这种促进信息交流的“关系”十分敏感,并有能力去把握和营造这种“关系”。

2.2 在“开放式”和“闭合式”提问中自如切换

新闻传播教材中,“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是最为常见的提问方式。前者宽泛,为答案留有足够的余地;后者具体,答案也比较局限。我们提倡在开放式提问中要采取“适度开放”原则,既具有开放性又包含一定的限制条件。例如:“人们对你的作品有争议,你怎么评价自己的作品?”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提问,不要求对方回答是或不是,但却限制对方围绕“争议”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而接下来,这种提问对方会有不可预见性的回答。这就需要记者能接得住“球”,对不同的回答方式都能接下去。换句话说,就是前面提到的尽量事先了解对方的专业背景,尽量少说外行话,只有这样才能愉快的继续下去。

开场的问题,不仅要与对方的关注点关联,同时也要考虑到电视机前的观众。这一点在新闻直播节目中尤为重要。例如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论坛上,专家的关注点和兴趣在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或是一个理论的产生过程。但是,记者就要依据这个科研成果将它转化成大众关注的问题。比如,金融论坛中有关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方面的问题,如果讲这个内容的演变过程,会显得很枯燥。但是,记者提出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好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能引起观众的关注。直播的时间很宝贵,如果让被访者放开了去讲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耽误了观众的时间,是记者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技巧,没有控制好访谈的节奏,影响了节目的效果。这也就是记者们常说的:“没有坏的回答,只有烂的提问。”

2.3 选择恰当的采访背景

在电视新闻中,采访地点也是画面中一个重要的事实要素。采访地点不仅要与新闻事件关联,同时也应营造采访的良好气氛。张征在《新闻采访教程》中,列举了记者采访著名作家,时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的案例:先是在余秋雨办公室,但是经常有电话打进来打断采访。这时的余秋雨看起来与其说是一个学者,不如说是一个百忙中的院长。之后换到了学生阅览室,但是这里虽然是安静的地方,却明显摆放着“安静”字样的提示牌。显然,也不合常规。于是记者又找到图书馆的“库本”藏书室,从镜头望去,身后是一排排装满线装库本书的书架......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沧桑感油然而生,也很契合采访的主题。所以,采访地点的选择在大多数时候都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3. 提问的基本方式

提问是记者的“天职”,提问也是一个电视新闻采访中重要的环节。提问是了解采访对象特长、关注点、性格等重要渠道,也是发掘新闻线索,引导对方“思路”的必备利器。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经验丰富的记者总能凭借巧妙的提问,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重要的材料。通常,提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3.1 开门见山式提问

直接提出问题,使双方的访谈在短时间内进入正题。例如:“请问通过这样的措施,居民的住房条件会得到多大的改善?”“最近的大气环境怎么样?”这种开门见山式的提问,能让采访对象很容易了解记者的意图并有效配合接下来的采访。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时间较紧的新闻发布会或是现场直播,而被访者也应是熟悉采访环节并不惧见记者的对象。

3.2 启发式提问

当开门见山式提出的问题,对方一时弄不清楚或者很难回答的时候。记者需要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时,记者需要有耐心、多引导、掌控好发问的节奏保持连贯性等。例如我在采访《公园古迹被占申遗路上遇“硬伤”》的新闻时,面对采访对象我提出:“为什么少年宫占用古建这么久不腾退?”采访对象一时语塞,答不上来。我开始继续启发:“少年宫是哪年在这里开设的?”“某某年公园部门与少年宫交涉过腾退方案吧?”“设在公园里对少年宫来说有什么好处?”“想过要腾退出去,但是没成的原因是什么呢?”采访对象在这些一环扣着一环的提问下回答了我的所有问题,也说出了很多情况包括历史遗留原因及当时没有上级部门给少年宫安排更合适的地方等等。

3.3 阐述式提问

通常在采访中的提问,记者会整合和解读采访对象的信息和观点,加入提问者的复述和诠释,来提升沟通的质量。然而这方式在时间充裕的人物访谈节目中适合采用,在新闻发布会上需尽量慎用。我们在参加北京市疫情发布会期间,当新闻发言人将话筒交给某位记者时,记者首先将发言人阐述的事实重复一遍同时列举国内外一些例子......这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新闻发言人会直接问:所以,你的问题是什么?好的提问,是思考的提炼。但不知所云的平行线式提问却会使提问者和采访对象的思路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所以,记者在引用时或是复述对方观点的时候,不能刻板重复。最好的方式是简单提出融入自己的观点,形成一个复合的想法再把问题抛给对方。

《杨澜访谈录》——采访冯仑

杨澜:中国民营企业三十年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体制不断改变的过程。有时候并不同步,所以难免产生很多的摩擦和矛盾。其实你也是一个亲历者,你甚至说到,很多民企的死亡跟体制摩擦有关的。

冯仑:我觉得在中国的民营企业最困难的是,它有两个死亡逻辑.....

在这段对话中,杨澜将民营企业的市场死亡逻辑和体制死亡逻辑并列提出,抛出话题引出冯仑的观点。

3.4 假设式提问

假设式提问要来源于事实,但不局限于事实。它将角色、时间、空间等进行虚构,引导采访对象的思考,激发采访对象的情绪。这是一种通过想象力去构想另外一种可能的观点,用来揭示更深层次的真相。例如:“如果你拥有超能力,你会选择实现什么梦想?”、“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酒吧驻唱的歌手,你还会去拿仅有的薪水去做公益吗?”假设式提问被称作最有创意特质的提问。张征在《新闻采访教程》中的观点是,创造性提问的目标往往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对事实的看法、感想、评价甚至是采访对象以开掘出独家新闻。我们在现实采访中可能会遇到不配合假设采访的对象,出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快速的转换提问方式,也不必纠结对方必须要假设。因为,在提假设问题的时候,需要在采访经过几个回合已经磨合得较舒畅的时候提出。当然这也需要记者结合现场环境、案头功课(包括对采访对象的喜好、特征的了解)问题涉及的底线等做一个全面的评估。

3.5 转场式提问

提问者的转场水平,在于对话题的迅速准确判断,并通过插话、接话、承接等方式将正在进行的话题切换。提问与提问之间的转场是考察记者对采访过程节奏的掌控能力。采访中话题在哪里转弯,需要记者在于采访对象的互动中进行权衡和判断。面对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的采访对象,记者需要适时打断对方的谈话。而当记者反复犹豫是否要打断对方的谈话时没可能转场的最好时机已经错过。例如:采访对象:“这样的制度并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多数员工的提升......”记者:“我们不说其它员工,就说说你自己的工作,你觉得很难吗?”这种方式就是将抽象的话题直接切入到采访对象自身的具体案例。

转场式提问可以选择使用连接词——但是、所以、既然、那么等。通常这是一种很好用的方法,连接词之前承接的是采访对象前面的论述,连接词之后就是记者想要问的下一个问题。这种调度方式,可以为前后话题搭桥,避免话题衔接的生硬。

3.6 质疑式提问

所谓质疑式提问是采访着以对抗方式发掘事实真相。通过追问、反问以及明知故问等方式,在平静温和与极端追问之间,激发采访对象说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采用质疑式提问需要记者拿捏尺度,在一问一答之中推理与论证。

CNN主持人克里斯蒂安.阿曼普的质疑式提问范例

阿曼普:你刚刚做了一次演讲,这次演讲大讲全球化成果,听起来与当今流行观点不太合拍。

布莱尔:是的。

阿曼普:真的吗?

布莱尔:完全是的。当你退一步看看历史和全球化的宽广历程,就会发现.....

阿曼普:那你怎么说服人们?因为似乎反对全球化的论调正在占上风。

布莱尔:你必须解决人们的痛苦!比如移民问题......

在质疑式采访中,记者最需要注意的是底线和分寸。只有做到有理、有力、有据,才能将分寸拿捏得当,提出一个好问题。

4. 结语

新闻采访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没有一模一样的采访对象,所以采访的模式也很难固定。面对每一个采访对象记者都要保持好奇心和谦虚的态度。虽然记者在不同的采访中会渐渐形成自己的访问风格,但是无论运用哪些采访技巧都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更有力的询问。

参考文献:

[1]徐國源《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

[2]周康梁《做最牛的主持人2——解码英国经典电视节目》

[3]杨澜《提问》

[4]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秩序》

作者简介:李莲,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主任记者,主要从事电视新闻报道、大型新闻事件直播、重大主题报道。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梁希林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曾发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究》等多篇文章。

猜你喜欢
提问方式新闻采访
谈启发式教学的技巧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让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闪现智慧光芒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提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提问现状初探以及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师提问方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