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模拟法庭”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作用

2022-06-04 11:47周艳
求知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模拟法庭道德与法治小学生

周艳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普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朝着生活化、实践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模拟法庭”是重要的教学活动开展方式之一。其将真实的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把现实生活融入法治教育中,充分地引导小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法治知识,使其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并且学会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做到知法懂法不犯法。

關键词:模拟法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法治教育是重要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大力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而在小学阶段实行“模拟法庭”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并将学生作为“模拟法庭”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信息技术,依据固定的流程使学生明晰整个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的基本情况。“模拟法庭”将现实生活和法治道德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小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知识,而且成效明显,因此,这种教学活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支持。

一、小学“模拟法庭”活动的功能

首先,满足小学生需要,直观教授法治知识。如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愈发迅速,交际圈也在逐渐扩大,极易对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加之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差,自律性不高。“模拟法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是非分辨能力,感受法律的神圣。

其次,流程规范且严肃,树立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直观地传授学生有关的法律知识,还可以使其参与其中,在案件中学会知礼明法,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在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时,教师需要维持整个庭审过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以及法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平等性和司法裁决的公平公正性,并且为小学生展示法律的威严性、合理性以及确定性。小学生可以在“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受到法律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以此为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法治理念。

最后,通过“模拟法庭”,发挥法律的规制威慑的教育功能。“模拟法庭”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威慑性和规制性。不但能够使小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法律的力量,还可以使小学生依据法律基本要求,审视自身行为,自觉主动地遵守法律法规[1]。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要求

(一)找寻法治教育与生活的契合点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缺乏清晰的认知,忽视生活,学生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教学活动应该回归生活,并且充分反映社会现实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将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社会生活发展相联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同时还要充分肯定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要找寻法治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使两者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情理交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度挖掘书本中的情感因素。教师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置身法庭之中,并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学会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注重情理交融,法外有情,使学生明白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提升其道德体验。另外,教师还要进行价值引导,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道德素质。

(三)内外贯通,家、校、社相互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重视道德与法治的小课堂,还要关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同时,将两种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全面建设活泼、轻松、融通以及开放的课堂。教师应该突破教材限制,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时代。这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2]。

三、“模拟法庭”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加大学生参与面,提高育人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模拟法庭”活动中,角色设置要多样化,加大学生的参与面,使其能够得到充分且全面的锻炼。教师可以将“模拟法庭”中的角色分为公诉人、被告人、书记员以及审判员等,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人员,例如污点证人、委托代理人、速记员、法警、人民陪审团等。同时,将案情比较复杂的法庭创建成合议庭的模式,选取一名审判员和两名人民陪审员组织庭审,剩余的学生自行组建成原告和被告团队,给双方庭审活动提供帮助。这不但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参加到活动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原告方”与“被告方”的对抗,认识到庭审活动是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完成的,还可以使小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公平、民主、法治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法治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课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将一则买卖合同纠纷作为案情素材,选取三名法官形成合议庭,然后根据普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创设原告、被告、双方律师、审判员、证人以及书记员等角色。一方律师全权代理,另一方设定为公司授权,只是一般代理。学生可依照自己的意愿自行选择原告或被告的代表团,使“模拟法庭”的参与范围最大化。

(二)准备庭审材料,获取教学经验

“模拟法庭”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真实案件,担任各种角色,接触到最真实的庭审现场,得到最直接的教育经验。其中,“模拟法庭”有自身的一套运行模式。因此,在“模拟法庭”活动中,需要教师对学生搜集的庭审前材料仔细甄别,挑选出有用的材料,并且提供一些有利证据,促使学生进行合作、自主和探究学习。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这一课中,教师以“活动园”中“丁丁在凡事都斤斤计较的地方发生的故事”为例,在庭前阶段,创编小故事《打翻的文具盒》,组织学生观看并展开法律沙龙活动。案情:两名学生因为打翻文具盒而大打出手,致使其中一名学生受伤,受伤的学生将对方告上法庭。所有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准备材料,对相关人员进行访问。在学生对案情已经全面掌握之后,师生共同编写“模拟法庭”方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庭审需要的代理词、诉讼状以及判决书等模板,学生在领取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之后,依照教师准备的模板将自己所需要的法律文书自行补充完整,然后依据“模拟法庭”运行流程使庭审顺利进行。4EAFA7D6-BE52-47B1-9919-0D0AAEDED6CD

“模拟法庭”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法治教育的界限,真正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有学生经过主动参与案情分析、角色认定以及编写法律文书等活动,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润物无声中形成了正确的法治观。教师的耐心引导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法律知识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3]。

(三)关注庭审環节,加强法治知识宣传

庭审环节是“模拟法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加强法治知识宣传的主阵地。教师在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时,不能包揽所有工作,需要既能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自主完成活动内容,又能掌控整个活动的流程。

例如,在六年级“学会尊重”案例的庭审期间,教师要让学生穿着相应角色的服装,随着法槌敲响,“模拟法庭”正式开始。在庭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宣读法庭纪律,同时,全面落实案件中的人物、地点、时间。教师对被告人陈述、律师辩护以及法庭辩论等都要进行深度剖析,学生需要自行解决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旁点拨与引导,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法庭教育活动还可以根据生活事件立刻生成,教师应通过学生的切实感受完善法律意识的教育。学生依据自己的角色与任务就双方当事人的证据进行辩论,“法官”需要对双方的发言表达赞成或反对意见。最后,法庭宣判需要简明扼要,并且结果应该合情合理。“审判长”宣读判决书,并且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治教育,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法律。

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能够将法律知识学以致用,同时也表现出严谨认真的态度。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案件中扩充法律知识,促进自身法治思维和法律观念的形成。

(四)改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法治思维

改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小学“模拟法庭”活动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教师在给予学生自由平等的讨论空间的同时,还要在其能力不足的方面,提供帮助与支持。如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案情、编写相关法律文案、辩论、宣判以及主持庭审等。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学会反思”一课中,教师制作一个“买假卖假”的小动画,并且组织学生依据该动画进行法律讨论,在知悉具体案情并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之后,教师再准备一些起诉状、判决书、证据清单等的模板。在得到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之后,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的方式将相应的法律文书补充完整,并且相互讨论与修改。虽然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了提前预设,但是在实际活动中,总会有突如其来的新问题和意想不到的观点。然而,这正是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的结果,这可以促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以及应变能力得到提高。

在庭审阶段,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法律知识解决在庭审中出现的各种棘手问题。“法官”能够依据原被告双方的辩论情况,对整个案件进行了解,表达支持与反对的意见,在“证据采纳”和“法庭调查”等判决书上签字,并且进行现场宣判。优秀的教学方案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教师使学生成为“模拟法庭”活动的主体,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法庭”、生活中,充分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养。

(五)做好庭审前后工作,全面评价活动过程

小学的“模拟法庭”活动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基础,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模拟法庭”活动中,不仅需要注重庭审环节,庭前准备工作和庭后总结工作同样不容忽视。

其一,庭前准备工作不但要求学生对案件内容和庭审所需的相关法律文书进行深刻了解,还要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补充。例如,在六年级“学会反思”一课中,学生应该清楚地知道不反思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二,在“模拟法庭”后,“法官”和“审判长”应该收集、整理以及归档相关文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件的收尾工作,使学生体会到司法工作的严谨性,同时将严谨的态度运用于生活中。教师可以邀请法院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庭前准备、审判阶段以及庭审结束后的表现和相关法律知识的运用进行专业性的评价,给予学生信心和鼓励。最后,在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复盘此次活动的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以达到互相支持与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完整的“模拟法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拓宽法律视野的机会,使教学变得有趣且更有意义。通过活动,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遵纪守法的习惯[4]。

(六)熟悉“模拟法庭”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模拟法庭”的活动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在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将法律知识变成实用而且可以自我保护的“武器”。为了弥补学生在法庭审理、庭审流程方面知识的不足,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中国法庭”节目,让学生观看审理法院诉讼案的现场录像,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理清“模拟法庭”的所有流程,例如庭前准备、法庭辩论等,在黑板上按顺序写好;然后向学生认真讲解相关角色,使学生对整个庭审环节和相关角色有清晰的认知。

以五年级的“学会沟通交流”一课为例,在学生阅读相关案例之后,依据“中国法庭”的庭审过程自行安排角色。例如,“法官”一角就需要不苟言笑,公平公正,依据原被告双方的辩词认真分析,表达自己的态度。学生分别明确自己担任的角色后,成员之间进行默契配合,在“模拟法庭”活动中有所收获。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可以将相关法律知识以直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且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此外,“模拟法庭”活动还能巧妙地为学生提供法律实践平台,使法律意识在学生心中真正地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黄利菊.模拟法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为例[J].学苑教育,2021(05):25-26.

徐芳.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以校园“啄木鸟模拟法庭”为例[J].中国德育,2021(08):70-72.

马丽.校本课程:提升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有效路径:以青少年模拟法庭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27):34-35.

牟爱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民事模拟法庭课程为例[J].学习月刊,2021(07):42-43.4EAFA7D6-BE52-47B1-9919-0D0AAEDED6CD

猜你喜欢
模拟法庭道德与法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校法律教学方法研究
民办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改革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