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

2022-06-07 04:44王罕
新农民 2022年14期
关键词:太湖

王罕

关键词: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

安徽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该山地复合农业系统是由湖泊、农田、村落与复合农业系统以及森林共同构成的综合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气候调节与适应、养分固持与循环、水土保持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太湖山地复合农业还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传统的栽培耕作模式、独特的光温水肥利用智慧,不仅是大别山区河谷谷农业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也是孕育传统耕读传家文化和禅宗文化的沃土,还是特有优良种质资源保护和挖掘的基因宝库。2021年,太湖县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1 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核心保护要素及其现状

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是以大别山区河谷地形为自然环境基础,以河谷农业为经济基础,形成以自然村落为基本单位,集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农业景观、社会文化于一体的人地复合系统。该系统的核心保护要素包括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传统动植物资源品种、传统农耕文化。

1.1 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及复合景观

典型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主要分布在晋熙镇程岭村七里组和九龙村,寺前镇玉泉村、桥冲村、安仓村、义安村、佛图寺村、林冲村和洪畈村,汤泉乡金鹰村和龙潭寨村,天华镇大山村和天华村。保护较好的“林-村-塘-田-河”景观系统主要分布在寺前镇王畈村、佛图寺村、乔木寨村、其林村、塔镇村和洪畈村,汤泉乡的金鹰村和龙潭寨村,天华镇的大山村和天华村。

1.2 典型的传统动植物资源品种

典型的传统动植物资源品种有六白猪、小黄牛、小黄花鸡、黑山羊、红壳糯稻等。2019 年,太湖县被列为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县,现已完成了太湖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此次行动共征集种质资源52份(粮食作物20份、经济作物6份、蔬菜15份、果树11份)。主要畜禽种质资源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安庆六白猪和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大别山黄牛、淮南麻黄鸡。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围绕县域特色和品种资源,现已建成大别山牛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安庆六白猪省级保种场、淮南麻黄鸡保种场,培育出“程岭黑山猪”、“太湖小黄牛”、“太湖小黄花鸡”等特色产业,有效加强了本地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

六白猪重点传统养殖区主要分布在程岭村韦屋组,寺前镇王畈村、佛图寺、洪畈村和乔木寨村;小黄牛传统养殖主要分布在寺前镇安仓村和王畈村,汤泉乡金鹰村、吴岭村和龙潭寨村,天华镇大山村和天华村;小黄花鸡养殖主要分布在寺前镇玉泉村、安仓村、桥冲村、佛图寺村和乔木寨村,汤泉乡金鹰村和龙潭寨村,天华镇大山村和天华村;黑山羊传统养殖主要分布在金鹰村和龙潭寨村。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传统农作物品种主要有红壳糯稻,主要分布在晋熙镇九龙村何坂组、探水组、寸腰组和虎洼组,汤泉乡的朱湾村和龙潭寨村,天华镇的大山村和天华村。

1.3 传统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资源主要有传统曲艺、特色民俗、传统古村落。在传统曲艺方面,民刘山歌小调传承较好的村落为晋熙镇观音村;演黄梅戏的典型村有晋熙镇刘羊村,天华镇朱河村、大山村和天华村;唱黄梅小调的典型村落有汤泉乡的龙潭寨村和朱湾村;唱山歌、民间情歌的典型村有汤泉乡龙潭寨村; 唱大鼓书的典型村有汤泉乡金鹰村和龙潭寨村,天华镇西冲村、大山村和天华村;跳花梆舞的典型村有朱河村和平岭村。(如下表)

1.4 特色民俗

在特色民俗方面,玩龙灯和狮子灯民俗保留较好的村落有寺前镇其林村、佛图寺村和桥冲村,汤泉乡龙潭寨村、黄岗村、朱湾村,甘元村、苗石村和赵河村;清明节前后吃水菊粑、吃新习俗在寺前镇和汤泉乡各村都有;三月三日吃“打鬼粑”,四月立夏时吃“夏糊”,六月六吃麦芽粑在汤泉乡各村都有;汤泉乡金鹰村蔡畈村有重阳节赛诗的习俗。

1.5 传统村落

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遗产地有 2 个中国传统村,为汤泉乡的落金鹰村蔡畈自然村和龙潭寨村;3 个省级传统村落为晋熙镇程岭村七里自然村、汤泉乡赵河村南冲自然村、天华镇大山村白果自然村。

2 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区域范围与功能区划分

2.1 区域范围

“安徽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安徽省太湖县,遗产地范围包括:晋熙镇、寺前镇、汤泉乡、天华镇 4 个乡镇,总面积约 647.02 km 2 。

2.2 功能区划分

按照保护与协调发展原则,我们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明确划定为以下两个区域:

2.2.1 农业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区

各种传统农作物品种的种植、传统家禽品种的养殖等生产劳动,生态保护、传统农业文化与景观保护主要在这个区域进行。农业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区包括汤泉乡的金鹰村和龙潭寨村,寺前镇洪畈村、晋熙镇程岭村和九龙村、天华镇大山村。

2.2.2 农业景观展示与休闲农业区

充分利用太湖地区现有的旅游資源和基础设施,以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为文化内涵,围绕农业文化遗产元素开发农耕文化体验、农业观光、农家乐、遗址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开发,将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遗产地建设成生态农业生产与文化气质厚重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

一是与农业文化遗产有直接关系的复合农业系统;二是作为生态涵养区内具有旅游观光价值的山林、溪谷、竹林等自然景观以及庙宇道观、民居老宅等人文景观。在规划设计上,重点强调观景台位置的选址与观景台的设计、旅游通道的规划、旅游设施的建设等。其主要功能包括:为观光客提供观光、休闲、购物以及娱乐的专门场所。旅游观光、博物馆展示以及农产品、土特产品销售等主要在这一区域进行。保护内容: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景观发展规划:生态产品开发目的是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发挥传统农业健康、生态、品质上优势,提高遗产地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使农民、企业和政府财政增收,从而实现农业遗产的保护。

3 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1)传统农耕技术传承应用面临挑战。在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中,当前关于传统的农耕技术的保护与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如稻田养鱼等。对于传统畜牧养殖技术的传承亦比较薄弱,与现代机械化生产相比,传统的农耕技术过程比较繁琐,投出的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当地农民采用传统农耕技术进行生产的意愿不强。(2)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度较低。据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当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保护要求等认知度仍然较低,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问题亦不是十分清楚。(3)农耕文化挖掘与传承面临困难。从农耕文化的多样性来看,现有文化资源尚有些分散,仍需进一步对历史传承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挖掘与整合。与此同时,富含丰富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农耕文化传承载体大多年龄较大,年轻一代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用较弱,这不利于未来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文化传承。(4)遗产地部分区域存在撂荒问题突出。由于户均耕地面积小,农业收益低,一些当地农民放弃了农耕工作,选择其他行业工作或外出务工,个别区域的土地便发生了撂荒的现象,这样一来土地利用景观将发生改变,不利于生态系统中景观多样性的维持。(5)森林退化削弱了个别地区水源涵养林功能。随着遗产地林木树龄变大,以及其对外界干扰的响应和适应能力减弱,使得这些发挥着水源涵养等功能的森林发生退化,不利于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维持与稳定。

4 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发展规划

4.1 总体目标

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发展规划制定了在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景观保护和生态产品开发、休闲农业发展以及文化自觉、参与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总体目标。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管理理念,结合“安徽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特征,计划 10 年时间将建成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的示范基地、农业文化的展示窗口、农业景观保护与旅游目的地、农业文化遗产管理的先进代表。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切实带动区域农民增收、环境优化、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传统农耕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培育优质农业品种,拓展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进一步开拓市场,发展休闲农业,将农业文化遗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遗产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增强地方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管理能力,农业生态产品的開发能力,社区参与管理的能力;提高区域内公民的文化自觉。

4.2 保护与发展原则

4.2.1 保护优先、适度利用

加强对遗产地资源与环境的综合保护,尽量减少遗产地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景区景点的建设应考虑到污水、生活垃圾等对生态的影响,并使实用性与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让传统古建筑得以延续。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机制。

4.2.2 整体保护、协调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牵涉方方面面。既要保护好农业遗产地,也要保护好周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在保护农业遗产同时,做好与之相关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旅游产品经济、社会发展、旅游形势相吻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要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赢得市场。根据市场和资金的情况,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合理安排建设项目。要结合农业功能、服务业功能与旅游功能,做到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4.2.3 动态保护、功能拓展

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固定不变的文物,而是一种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发挥着作用的活态文物。应根据遗产破坏程度,有计划地制定阶段性保护规划,对原有的已经破坏了的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景观进行循序渐进的生态修复、文化修复以及景观修复。在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功能拓展,并使之最终成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绿色家畜生产基地,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土特产生产基地和著名的农业文化遗产观光见习基地。

4.2.4 多方参与、惠益共享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笔人类遗产,所有人都有保护与参与的义务,有必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提高参与保护群体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国家满意,政府满意,农民满意,其他参与者也满意的共赢格局。为鼓励各参与方的积极性,政府可通过发放建房补贴、开店补贴、种地补贴、养殖补贴等方式,加快农田保护、农耕传统保护、传统良种、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佟云清.农业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6(19):9.

猜你喜欢
太湖
太湖茭白
运河、繁花、稻花香,赖在北太湖挺好
美丽的地方
江苏太湖4.5万亩围网养殖设施已全部拆除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又见太湖
在太湖里坐船
我爱美丽的太湖
太湖“开渔”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