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的思考

2022-06-07 06:46杨迪
医学前沿 2022年6期
关键词:肝病上消化道出血针对性护理

杨迪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干预方案和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病例89例回顾分析资料,按护理分组,A组(针对性护理)44例,B组(常规护理)45例,比较护理成效、患者心理状态。结果:护理成效比较,A组[97.73%(43/44)]优于B组[84.44%(38/45)](P<0.05);心理状态比较,A组抑郁[(34.51±5.24)分]轻于B组[(43.87±4.92)分],A组焦虑[(35.37±6.40)分]轻于B组[(44.93±5.01)分](P<0.05)。结论:在肝病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护理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肝病;针对性护理;护理成效

前言: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所导致的出血。临床研究发现,肝病患者,多伴有门静脉高压,由此所导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肝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及时给予治疗,效果较好[1]。但治疗期间,如护理不善,患者的预后将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有研究指出,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肝病为脏器常见病变,分为众多病型,危害性较大。在肝病病程末期,常见上消化道出血,此时期通常合并黄疸、感染以及昏迷等症状,治疗难度高,较易病死。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性受出血量、发病部位影响。此时期开展科学护理具有必要性,对病情控制,抑制不良进展有积极作用。[2]针对性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外针对病情完善护理方案,以疾病控制为核心预期的护理模式[1]。本文从2020年3月~2020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肝病患者中选取89例,阐述针对性护理实施方法,观察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A组44例,性别:男/女=27/17,年龄(38~83)岁,平均(56.32±9.93)岁。B组45例,性别:男/女=29/16,年龄(39~82)岁,平均(56.33±9.91)岁。两组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肝病确诊;(2)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症状;(3)资料完整;(4)自主意识清晰。

排除标准:(1)精神病史;(2)智力障碍;(3)沟通能力异常;(4)存活期<3m。

1.2方法

A组行针对性处理:(1)症状观察: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出血性休克以及肝性脑病。监测出血量,出血>70mL可见黑便,出血(250~300)mL可见呕血,出血>400mL可见心肌头晕等,出血量>1L时存在失血性休克风险。观察出血量变化,及时对症处理。(2)休克预防:监测尿量与生命体征,休克发生前常见呼吸急促以及肢体温度降低,应及时抢救补液,进行输血治疗。(3)肝病脑病预防:对肝病脑病患者不可进行肥皂水灌肠,应严格控制蛋白摄入,监测血氨浓度。(4)急救护理:休克患者予以吸氧支持,监测凝血状态,吸氧速率为(4~8)L/min[3]。

B组行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护理成效:(1)显效:5d内止血,并发症消失;(2)有效:10d内止血,轻度并发症;(3)无效:无以上表现。有效率=[(1)+(2)]÷(本组n)×100.00%。

心理状态:评价工具选用SAS量表与SDS量表,评分、消极表现正相关。前者评价焦虑状态,后者评价抑郁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成效

A组有效率(97.73%)>B组(84.44%),A组显效率(75.00%)>B组(28.29%),P<0.05。见表1。

2.2心理状态

干预前未见可比性(P>0.05);干预后A组

3讨论

肝病中多种病型会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因发病危急易致死,应行严密观察和及时、谨慎处理,及时抑制出血。针对性护理的实施依据是病情,强调干预措施具有针对性,保证处理实效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肝硬化诱发时,同时合并便秘、咳嗽,应调节饮食,促进患者放松,否则情绪紧张会加重出血或诱发二次出血。为减少出血部位刺激,在急性出血时应采取禁食措施,抑制胃酸分泌,减缓胃蠕动,合并营养供应和调节电解质,适时血液输注。针对性护理从病因出发,症状监控严密,处理更加准确、及时[3]。

本次研究中,A组肝病病例接受针对性护理后,出血症状控制较好,98%左右患者可在10d内成功止血,未发生重症并发症;75%患者在5d内抑制出血症状。与之相比B组控制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5d内止血占比较低(A组为75.00%,B组为28.29%)。

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多见于肝病晚期,肝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因出血症状而加重,患者消极心理较普遍,数据显示A组不良心理较轻,经分析该组所行的针对性干预实效性强,病情监控处理更及时,使患者对干预影响更具信心,因而心理适应性更强[4]。稳定的心理状态对配合治疗、缓解应激影响有正向影響,积极心态也可促使患者纠正治疗预期,加速病情稳定[5]。

综上,在肝病上消化道出血阶段实施针对性护理具有科学性,应用实效性强,干预作用显著。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心理趋于稳定,消极心态减弱,出血症状改善迅速,护理效果较好[6]。

参考文献:

[1]魏红.延续性护理对于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6(03):144-145.

[2]施爱辉,刘春颖.探讨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6):186-187.

[3]张静,沙丽雪,邵朋朋.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系统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6):4142-4143.

[4]项晶晶,杨时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7):134-136.

[5]施爱辉,刘春颖.探讨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6):186-187.

[6]李蓉.上消化道出血应用系统护理措施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265-266.

猜你喜欢
肝病上消化道出血针对性护理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体护理干预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肝病切勿以肝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