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析词法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08 20:52郑舒允卢锦珍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词法字理语境

郑舒允 卢锦珍

【摘要】本文论述运用字理析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关注题目,对题眼进行字理解析;结合语境,对关键词进行字理解析;比较换词,对形近词进行字理解析;了解学情,对易错词进行字理解析;把握分寸,避免词语解析复杂化。

【关键词】字理析词法 小学中年级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3-004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由此可见,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有时候仅靠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式,还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字理析词法对课文中一些特殊词语进行讲解,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一、字理析词的概念

提到字理析词,读者可能很容易想到“字理识字”,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加以区分。字理识字是教师根据汉字的形成规律对汉字进行分析,并将对汉字的音、形、义之间联系的认识,传授给学生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它具有“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特征。字理识字主要运用于集中识字教学,不需要语境支持。

字理析词则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运用字理对一些特别的词语进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先从这些词语的最初来源理解其在古代所表示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所呈现的语境理解其在文章中的意思。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词语教学,不但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词语的来源,而且知道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一样的含义,因而对词语的理解会更深入更全面,而非仅仅停留在浅层的、表面的理解。

总而言之,字理识字与字理析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基础相同,但对象和任务不同,深度也有差异,字理析词是字理识字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字理析词的依据

(一)字理析词符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按照心理学理论,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已经不仅停留于表面,而是能够逐渐深入,但他们的学习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当然,與小学低年级学生相比,中年级学生在相关语境中借助字理来理解词语的能力会更胜一筹。因此,在教学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词语时,教师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文中义。

(二)字理析词符合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需要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难度逐步加大,认识生字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与小学低年级相比,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生词逐渐增多,而且这些新学的生词在课文中是伴随着具体语境呈现的。如此一来,小学中年级学生理解词语的任务量也比低年级增加不少。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字理析词法,将不仅能够增强词语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意义识记,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词效率。而识词效率的提高反过来又能够强化识词兴趣,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将为以后学生升入高年级理解更多词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字理析词符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相关政策,倡导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教材〔2021〕1号)。随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日益凸显,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不少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语文教学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也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字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运用字理分析词语、掌握词语的过程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因此,字理析词符合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三、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字理析词法的建议

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词句教学是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提高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在接触具有难度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中年级学生运用字理析词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减少阅读障碍,掌握词语确切含义,培养语言感知和阅读理解能力。

(一)关注题目,对题眼进行字理解析

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找出题眼,对题眼进行字理解析,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课文的愿望。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是对课文内容的简要概括,而题眼是课题的关键词,运用字理析词法解释题目中的关键词,不仅有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对课题的关注度。例如,教学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字理对“琥珀”这个词语进行解析。

师(出示课题):“琥珀”是这篇课文的题目,同时也是题眼。你能从“琥珀”这两个字的字形构造理解琥珀是一种什么东西吗?

生1:“琥和珀”都是斜玉旁,跟玉石有关,其中“琥”的本义是指玉制的兵符,转指雕有虎型的玉器。

生2:“珀”字中的“白”表声,“白”有明亮义,表示琥珀有光泽。

生3:从这个词中可以初步了解到“琥珀”就是一块石头。

师:没错,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琥珀”是古代一种透明的松柏树脂的化石。那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文中了解琥珀有哪些特点。0D14952A-1EE7-44D3-989D-AC89BA33CC50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通过“先分解后组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用字理对“琥”和“珀”进行解析,使学生初步理解了“琥珀”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阅读课文,可进一步加深对琥珀的认识。

(二)结合语境,对关键词进行字理解析

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曾说: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最不可取的就是离开语境孤立地就词解词,应该緊密结合语境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因此,教师运用字理析词法展开教学,最好结合课文中的语境来进行,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关键词语的文中义。

例如,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从这个句子中可以了解到“五彩缤纷”是关键词,如果学生能够结合语境,利用字理析词法理解这个词语,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将秋天的雨比作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的原因。课堂中,教师可以这样做:首先,让学生明确,理解关键词语文中义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词语的本义,第二步才是结合语境了解该词语的文中义;其次,指导学生将“五彩缤纷”分解成“五”“彩”“缤纷”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知道“五”是一个概数、“彩”表示色彩和纹路、“缤纷”的本义是指旗子飘动时的样子;再次,引导学生将这三个部分的解析重新联系起来,理解“五彩缤纷”最初的意思不仅指颜色多,而且表示一种动态美,完整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本义;最后,让学生分别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颜色、动态的相关词句,结合这些词句所呈现出来的语境进一步理解“五彩缤纷”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如学生看到“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个句子时,可以结合“缤纷”的本义想象稻海翻涌的样子。当学生从该自然段中找到不少表示颜色的词语时,自然就能很好地理解“五彩”表达的是颜色多的意思。

(三)比较换词,对形近词进行字理解析

有时候,通过换词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词语;如能用上字理进一步析词,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比文中原词与其形近词的区别,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所用词的精妙之处。

例如,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对这个句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大声齐读,然后提问: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用“翩跹起舞”,而用“翩翩起舞”呢?在学生思考与讨论后,教师接着对“翩”和“跹”分别进行讲解:“翩”是鸟儿展翅轻快飞翔时的样子,所以“翩”有“羽”;“跹”是足字旁,是指用脚跳舞旋转时候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翩”和“跹”重新组合进行理解,就会发现“翩跹”的意思是指人跳舞时双手像鸟翅一样一张一合,脚也在不停地转动。而“翩翩”的意思是指跳舞时只动手不动脚。最后结合荷花长在池中的特点可知,它的“脚”是不能轻易移动的,所以文中作者用“翩翩起舞”来形容荷花是最合适的。可见,教师运用字理析词法,既能让学生区分清楚“翩翩起舞”和“翩跹起舞”这两个形近词的意思,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描写荷花时用词的精妙所在。

(四)了解学情,对易错词进行字理解析

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除了要运用字理对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难点词语进行解析,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授课班级的学情,对学生平时容易写错或者理解有误的词语进行字理解析,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例如,《荷花》一课中有一个词语“莲蓬”,有些学生在写这个词语时容易搞错这两个字的结构,往往会将草字头写得小一些,导致“莲蓬”这两个字的偏旁都变成“走之底”。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书写中少犯甚至不犯以上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莲蓬”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这种情况下,学生一般会想到这两个字都有共同的偏旁——草字头。接着教师顺势追问:“一般用草字头作为偏旁的字跟什么东西有关?”使学生能联系自己所学回答:“用草字头作偏旁的字通常和植物有关。”最后教师再次提醒学生:“莲”和“蓬”都与植物有关,而且“莲蓬”在生活中指的就是莲花开过后的花托,所以在写这个词语时一定要记得“莲蓬”的偏旁是草字头,是属于上下结构的字。相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大大提高以上易错词书写的正确率。

(五)把握分寸,避免词语解析人为复杂化

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赛课时,不少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有亮点,过多地运用字理来解析词语。殊不知,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对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词语,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对其进行解析。例如,教师对学生已学过的类似由两个形声字组成的词语无需花太多时间讲解。以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蟋蟀的住宅》为例,引入课题之际,教师只需简单引导学生明确“蝴蝶”“蟋蟀”这两个词分别由两个虫字旁的字组成,而带有虫字旁的字一般和虫有关,所以“蝴蝶”和“蟋蟀”都是虫。在这里,不需要对“虫”字的“前世今生”进行过多的讲解,因为四年级学生在低年级学习中就已经对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有所了解了。

虽然字理析词法的运用可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但在小学中年级这一过渡阶段,教师如能重视字理析词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将能帮助小学中年级学生提高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分析文本的能力,从而为往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握字理析词的概念,明确其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掌握具体教学中运用字理析词法的要点,将有助于教师提高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亢美.依据字理析解词语的方法:字理析词教学研究之二[J].小学语文教师,2018(5):58-60.

[3]黄婧薇.《秋天的雨》字理析词课例与评析[J].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2009(7):12+14.

[4]黄桂香.关于阅读教学中进行“字理析词”的应用和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0(30):54-55.

[5]王沛然.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字理教学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5.

作者简介:郑舒允(1995— ),广西北流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语文方向);卢锦珍(1971— ),广西扶绥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政策、基础教育等。

(责编 黎雪娟)0D14952A-1EE7-44D3-989D-AC89BA33CC50

猜你喜欢
词法字理语境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应用于词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优化
谈对外汉语“词法词”教学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