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湘南地区村落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2022-06-08 20:02范丽媛王丽梅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湘南地区改造设计乡村振兴

范丽媛 王丽梅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体现在村落的产业经济提升、巷道环境改善等方面,建筑空间的整体提质也是较为直观提升村落美观度的重要抓手。文章以湘南地区现代村落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落建筑的现状、建筑空间特点、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和地域文化延续等角度提出湘南村落建筑改造的方法。

关键词:乡村振兴;湘南地区;村落建筑;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03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可见,乡村振兴工作依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突破口。村落建筑空间提质改造是农民居住舒适、农村环境优美的有力保障,落实村落建筑的统一规划与设计也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法之一。

1 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我国未来工作的重心,提出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根据国情、民情作出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让我国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2021年2月25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成立。

2021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被正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第十三届四次会议,该纲要共19篇,重点阐释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主要发展目标,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振兴乡村经济。“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第七篇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篇共分为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每一章的主题分别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阐述了我国农村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 湘南的乡村振兴

以湘南地区郴州市为例,郴州是湖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糅合性实施的唯一试点市州。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在以下方面表现突出。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郴州市各个村落开展空心房整治、厕所革命、粪污治理等工作,对全市行政村开展垃圾处理工作。迄今为止,全市新建生态厕所十几万个,并预期完善一半以上的行政村污水处理体系。“十三五”规划政策实施以来,郴州共建设资兴市黄草文旅小镇、汝城县沙洲文旅小镇等地域文化特色小镇,全力打造集住宿、观赏、体验、消费、陶冶为一体的乡村振兴项目。

二是农副品牌崛起。在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有26家郴州农企及青年企业家参赛,展示了郴州蓝老爹、嘉禾富硒大米、汝城多彩辣椒酱等特色农产品和相应品牌创立创新发展模式及取得的成果。近年来,桂阳县南衙村还着力发展玉竹、百合、水稻、蔬菜等农产,成立的两个村级合作社根据当地红色文化渊源,已打造红色休闲生态旅游项目。

三是红色旅游兴盛。自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半条被子”的军民故事后,汝城县沙洲村就建设了“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土桥镇黄家村毛泽东旧居、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主战场等红色景点及建筑项目。如今,沙洲村联合周边的8个村子成立了大沙洲景区,景区内的民宿和商铺已有100多家,近年来共接待游客133.8万人次,在长征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和各级政府共同支持下,350多个村民做起了旅游生意。红色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使汝城沙洲村真正走上了小康之路。

四是民宿发展火热。郴州的民宿群以乡村自然风景民宿为主,此类民宿多数集中在资兴市东江湖区域和桂东县境内。以桂东县为例,其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党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力发展民宿业,有包括农家乐在内的各等级民宿600多家,每家村民每年收益5万多元,2020年综合评选出30家优秀民宿,其中10家被评为精品乡村民宿。桂东县近几年民宿发展与经营能力不断提升,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行业规范不断出台,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桂东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桂东县促进城市民宿发展管理办法》《桂东县民宿提质升级实施方案》等文件,并设立民宿办,重点推进全县精品民宿发展。

3 湘南地区村落建筑特点

笔者的田野调查及网络各项资料数据显示,湘南地区一般村落建筑形式为新旧结合型现代简约自建民居。

结构上:多为旧建筑、空心房、杂房,部分老人住房存在土坯、砖坯及两者混用结构,墙基1米以内多为花岗岩质河石垒砌,主要活动区域在建筑一层,二层平台结构多为杉木质楼板,极少住人,主要作用是为一层保温隔热,并起到为家庭储存物资的作用。永州山区老旧建筑多为全杉木质结构。新建平房厅屋建筑多为水泥砖墙结构,多数新建住房立体空间有2~3层,类似城市水泥砖墙别墅结构。

室内布局上:年代久远的居住建筑室内布局多为一层中间通底大厅屋,大厅开小门入后院,两侧對称式布置四个卧室,老旧杂房室内多为通底大敞间,没有特殊空间分隔布局。新建民居室内布局形式多种多样,但建筑每层大体依然围绕客厅、卧室、杂房、厨房等功能布局,一层依然设有后门,二层及以上室内布局多接近城市商品房,以卧室、客厅、洗漱、晾晒为主。

建筑外观上:郴州八面山脉地区的桂东、资兴、汝城县域内民居依然保留大量夯土民居建筑,建筑外观上为黄土墙小青瓦加木格窗的组合形式,湘南其他区域村落内也存在少量夯土式老建筑。新建筑外观根据村民物质水平的不同,出现瓷砖贴面、水泥粉刷等各种外观形式林立的局面。永州山区部分旧建筑多为一层全杉木质结构的大屋形式,屋顶覆盖小青瓦。

建筑其他特点:湘南地区受地形特征影响,建筑的地基高度、建筑朝向、建筑面积、周边环境等没有固定的量化指标,为村落环境整体规划改造带来较大难度。新旧建筑每层高度约为4 m,老建筑多为层高8 m的坡屋顶式建筑,新建筑大多为多层平房,平房顶层一般覆盖铝合金遮雨棚。

4 村落建筑存在的问题

4.1 建筑防水防潮性不强

湘南地区为紧挨五岭的郴州、永州、衡阳等地,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受南岭阻断气流影响,每年冬、春、夏三季降雨量较大,水泥砖墙建筑墙基因长期潮湿引发表层脱落或长满青苔,杉木建筑及夯土建筑都存在被雨水淋湿的风险,使建筑居住安全性降低。部分老建筑顶面为杉木排钉覆盖,密闭性不强,且室内地面很少作防水处理,木质家具及织物极易受潮霉变。

4.2 建筑外观缺乏乡土特色

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湘南乡村建筑涌现了大批方盒子形式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基调,辅助水泥砖墙砌筑界面,外观形式上存在欧式、中式、现代和多种不伦不类的风格,部分新建的建筑外观使用了大量彩色瓷砖贴面,露天阳台顶部界面为达到防水防潮效果,也会贴满花纹瓷砖,阳台支撑简约立柱、罗马柱随处可见。每个村落所剩不多的老旧建筑多为危房,即便不是危房,建筑外观也存在多处水泥、砂浆修补过的痕迹,同时因注重风水,改门改窗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老旧建筑多存在墙面材料各异的情形,屋顶瓦片多因年代久远损坏更换为彩色ASA合成树脂瓦片,门窗多更换为现代铝合金材料,整体建筑外观新旧合体,手法粗糙,毫无美感可言。总之,因现代建筑工业材料的发展,乡土特色建筑形式被遗弃,进而地方建筑手艺失传,区域性村落建筑整体千篇一律。

4.3 建筑功能空间缺乏

湘南村落建筑除了居住以外,几乎没有设置娱乐、学习、健身、喝茶等单独的功能性空间。老旧建筑功能空间更加缺乏,往往居住、餐厨、存储、盥洗、晾晒等基础功能都无法全部满足,因此室内行为动线较为混乱。厕所空间一般较独立、偏远,其建筑形式也相对主屋更加随意。村落建筑集体娱乐区域少,每家每户门前后院多作为打谷、清洗、晾晒、储存、造景、聚会、交通等集合式功能场地。

4.4 建筑材料使用单一

建筑材料是建筑呈现的物质基础,材料的运用是表达建筑形式与文化的方式[1]。湘南地区村落新建筑多选用现代建筑材料,如红砖、钢筋、水泥砂浆、瓷砖、铝合金门窗,这些生硬的无机材料堆砌出的建筑显得毫无生机。本土特色建筑应选择当地自然界的有机材料,如杉木、河石、夯土、楠竹等,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共同使用。

4.5 宅間绿地荒废杂乱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落空间提质改造难点在于农村建筑边界的绿地上。湘南村落空间中的宅间绿地杂草丛生、乱石嶙峋、鸡鸭成群,由于村民的居住环境意识淡薄,自家居住空间不美观、不舒适。

5 湘南村落建筑改造设计

设计师在改造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改造思想,认识到乡村独有的特色文化,将其保留延续,采用现代建造技术增强传统建筑的稳定性,完善建筑使用空间,带给村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带动乡村地区更好地发展[2]。

5.1 外观形式人文化

湘南地区地域文化丰富,影响最深远的要数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神农氏炎帝传说及农耕文化,因此湘南村落建筑外观设计上需要把农耕文化对应的元素和设计符号运用起来,根据地域性原始建筑的形式改造新建筑整体外观,如将八面山区域村落建筑改造成夯土、木窗、小青瓦为组合的建筑外观,永州地区部分村落建筑可将杉木装饰板围贴至建筑外立面,以营造山区纯杉木建筑的形式;其他地区可改造成湘南民居建筑样式,应用湘南木雕、小青砖墙、挑角式马头墙等形式。彩色瓷砖外立面运用仿制小青砖的施工工艺,贴胶条喷灰色仿石漆,统一美化乡村建筑外立面。马头墙建造成曲线向上的形式,与徽派建筑的平直型马头墙相区别。建筑外墙面可绘制炎帝尝百草、吃生姜解毒等传说故事场景,墙上可悬挂耒耜、耕犁、锄头、蓑衣、铁锹等农耕用具。

在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村电商小店、村小学等公共建筑外观上做立体化改造,如使用乡土的砖石等材料,运用现代建筑穿插、仿生、旋转、断裂、拉伸、凹凸等设计手法改造建筑体块、组织的关系,将农耕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提炼成设计元素符号,运用到建筑造型或细部结构图案上,增加乡土建筑的地域文化属性的同时,也不失现代建筑时代感。

5.2 居住环境舒适化

湘南村落建筑室内功能布局没有条理性,一层功能多为餐厨、会客、棋牌、盥洗、晾晒、圈养、睡眠等功能结合区,二层、三层多数为睡眠、休闲、会客、盥洗、晾晒、储藏功能区,竖向空间功能重复性强,设计师可从纵向上划分部分家庭空间的功能区,可使村落建筑室内功能更加有条理。湘南村落民居建筑室内空间小而杂乱,新建筑多数为约6米宽的两通间,横向较纵向尺寸窄,室内空间布局相对受限。设计师可对部分室内建筑做空间改造,老旧建筑室内增加洗浴、如厕的功能空间,运用水泥砂浆、瓷砖等材料对老建筑的夯土地面重新提质改造,并做好室内地面、墙基、厨房等处的防水。可对墙体做重新分隔、打通处理,也可以做抬高或下沉处理,丰富室内空间种类;湘南村落建筑室外花草种植无序,因此村落环境整体规划方面可建造统一的花池,自家也可单独种植能营造氛围的花卉。

5.3 建筑材料绿色化

乡村建筑是由地方工匠和村民利用地方材料、地方工艺、文化等创造出来的,凝聚了大量的经验和智慧[3]。但目前湘南地区村落建筑风格千村一面,主要是因为建筑风格、结构、用材的类似。建筑材料应改为就地取用的石头、酒瓶、瓦片、木头、竹子等,目前村落建筑顶部的铝合金防晒层改为太阳能发电板,为政府输送多余电力的同时自家用电也绿色环保,亦可起到遮雨遮阳的作用。整体建筑材料的选用须使建筑群完美融入乡村自然大环境,并且每家每户可安装太阳能储水装置,为家庭使用热水带来方便。

5.4 宅间绿地功能化

湘南地区村落建筑布局零散,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绿地范围大,形状不一,建筑散水和排水沟并不明确。设计师可对每户民居建筑的散水做统一尺寸、材料的规划施工,道路使用小青砖硬化界面,根据散水走向建造相应的排水明沟,绿地可设置成宅间菜园与花园,让宅间绿地满足交通、生产、欣赏、排水等功能,丰富建筑大空间的特性。

6 结语

乡村建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生产资料,乡村建筑建设好了,就能发挥传承乡村文化、增强乡村凝集力、提高农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湘南地区村落建筑空间改造是响应湘南政府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举措,而基于农耕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建筑设计,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法来建设村落建筑群,才是湘南区域性“美丽乡村”的正解。

参考文献:

[1] 李彦,喻思雅,尚玉涛.基于适应性的乡村建筑改造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2021(7):44-50.

[2] 宋沙.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筑改造设计:以祁东县戽塘村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 李彦.乡村建筑改造背景下材料与工艺的适宜性运用[J].工程建设,2021(5):41-46.

作者简介:范丽媛(1990—),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王丽梅(1984—),女,江苏邳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湘南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红色文化主题民宿酒店整体设计研究”结题成果,项目编号:2020XJ28;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南岭走廊休闲旅游型乡村空间规划研究”中期成果,项目编号:20K117

猜你喜欢
湘南地区改造设计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公共建筑给排水改造项目的设计体会
QC方法在加热炉改造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