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视野下对音乐抒情性的思考

2022-06-08 20:02徐宁泽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摘要:艺术学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与阐述各类艺术现象共同存在的普遍规律。艺术理论涵盖了哲学方面的探究领域,同时又与心理学、美学有密切的关系。哲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艺术学理论揭示了艺术的本质、产生和发展。文章从艺术门类中的音乐的本质入手,从艺术学视角探讨音乐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和音乐的抒情特性,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本质,在音乐表演中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音乐抒情性;音乐本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03

1 艺术学角度下音乐的本质特征

艺术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构建于一定经济基础下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决定了艺术的创造与发展,还有每个历史时期艺术的核心内容。而且,艺术从另一方面又对经济基础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也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范畴,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意识形态都与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有的距离经济基础较近,有的距离经济基础较远,但它们都以各自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方式与经济基础产生联系。而且每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又相互作用与影响。政治、文化和道德层面等社会意识形态就可以看作一个“中间环节”,它们往往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比较密切,并能够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而艺术则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也就是它需要通过政治、文化等和经济基础紧密相关联的“中间环节”建立联系。

音乐表达内容的独立性,因为艺术远离经济基础,所以它的相对独立性更大。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音乐也是如此,它所表达的内涵也是不固定的。艺术要通过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等“中间环节”与经济基础建立联系,可见音乐与政治、文化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

在历史上有两种倾向,有人认为音乐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从属于政治这个中间环节的;还有一种则认为音乐是完全独立的,不受政治的影响。艺术体现的是实际生活,实际的普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重要思想源泉,这是不可否认的。从全部历史的发展层面来说,政治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此作用仅仅表现为上层建筑中的相互联系,而非决定和被决定的联系。例如,我国古代音乐美学著作《乐记》里在对音乐的审美过程中,往往将艺术和目前的政治情况与社会习俗联系起来,关注音乐所体现的政治环境作用,从而提出“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说法。在《乐记》一文里,作者提出“审乐以知政”,认为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写照,音乐可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是紧密相连的。音乐就像时代的一面镜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好坏和政治环境的优劣,从中可以看到音乐的审美感受是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形式。

《乐记》中“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观点,精辟地阐述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由于在那个时候儒家思想十分流行,主导了我国封建社会思想与政治方面的关键阵地,此观点也体现了儒家学派的音乐主张,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音乐在当时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捍卫政权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这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

从《乐记》中可以发现,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音乐和政治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不止《乐记》,孔子、荀子的儒家美学也都强调政治对艺术的影响作用,柏拉图也强调艺术家要为政治服务,但他们的理论都是不完善的。

音乐与政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但绝不是政治决定了音乐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提出政治能够随意左右艺术发展的看法,事实上是将艺术降低到政治的附属,而将政治提升至和经济基础一样的地位,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曾经有伟人说:“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作用,高于政治的艺术家是没有的,超越政治的艺术同样也是没有的。”

所有的艺术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政治的影响,是没办法脱离政治的。比如著名歌曲《马赛曲》是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产生的,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歌词内容来看,无疑是一首资产阶级的革命歌曲。但是这首著名歌曲《马赛曲》在不同时期曾被填上不同内容的歌词而成为新的乐曲。在巴黎公社期间,这首曲子被赋予新词并易名成《公社马赛曲》,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期间,它又先后被赋予各种各样内容的歌词,而分别变成《农民马赛曲》《工人马赛曲》等。不同版本的歌曲都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各阶级民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什么版本的《马赛曲》都只是改变了歌词,并没有改变曲调,这有力地说明了音乐是纯粹的,它并不代表其中某个阶级的利益。歌曲的阶级属性是由歌词决定的,而音乐却不代表任何阶级属性[1]。艺术作品是由上升的经济联系进步的政治确定的,同时,它又从另外一个层面对政治、经济产生正面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不但认可了政治对艺术的作用,而且認可了艺术最后是通过经济基础来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立在其上的艺术(音乐)的内容、性质,政治只是在经济基础与艺术两者之间的“中间环节”,政治和艺术之间是在上层建筑层面上互相作用的关系。所有种类的艺术均是满足于特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为巩固与维持其经济基础关系而服务的。假如经济基础满足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那么艺术为其服务就具备现实的意义。任何音乐作品都被社会经济制度约束,它同时又为其经济基础提供服务与发展生产力,这才是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真谛。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两种倾向都过于绝对。虽然从总体上看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或阶级性,但不能把艺术说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因为艺术除了反映阶级斗争外,还要反映人类其他的情感生活、经济生活等,不是都是阶级斗争。

2 音乐是一门抒情的艺术

从《马赛曲》得知,音乐不带有阶级属性,同样的曲调可以被填上不同的歌词去满足不同阶级的利益,因此音乐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的。高士杰教授指出:“单纯的音乐艺术形式表现为一类社会意识形态,就一定仅可能为一类特别的非阶级艺术。”

2.1 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

音乐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意识的表现和表述形式,可以认为它是代表人的一种理解性的构想、一种洞察万事的方式,在共识和一些哲学发展中广泛存在。音乐不像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那么直观,它在实践过程中凭借声波震动作用于听觉器官,带来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感知音乐,引起想象和各种情绪反应,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以声抒情”的特殊艺术,该结论牢牢把握了音乐最关键的两个特征:其一为“情”,也就是情感;其二为“声”,也就是音响。

要想追溯情感的渊源,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大致意思就是诗是人们藏在内心的情感意志的体现,内心激荡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还表达不够便嗟叹,还不尽情就吟唱出来,吟唱还不够便自然地跳起舞来。声音是情感的外在体现,声音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就成了音乐。

“情发于声,声成文即音。”上述论述体现了音乐中的声音是通过内心感情而生发出来的。不仅是《毛诗序》,在《乐记》中也曾写道:“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是通过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呈现的,它由人心之变而变,同样也是由人心之动而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体现了音乐是人的内心遭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后,把自身出现的思想感情与情绪用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看出,音乐可以抒发内心不同的情感,是人们表达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之一。虽然情感在所有艺术形式里是广泛存在的,不是音乐特有的,但是音乐却能专一于情感的抒发[2]。

2.2 音乐表达的情感是直接的、抽象的

音乐不像戏剧、美术和小说,能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的再现和描述,从中显示出具体的人物、事件和生活情景,而仅通过音响传达出在外界事物中体验到的感受和产生的思想感情。例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能够从中深刻地感受到小桥流水与百鸟鸣叫的美妙声音,然而作曲家却说道:“贝多芬的音乐交响曲描写的是在田园、农村生活的感觉,表达的是在乡间所见所闻的感受。”这样的乐曲能在听者的想象中唤起某种图景、画面,但这种画面仍然是缥缈的,没有绘画等描绘的直观可见。

音乐要想抒发对详细对象的喜爱或者憎恨、其他具体情景以及历史事件的思想情怀等,只有与另外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才可能获得这种效果。在一些歌曲里,因为歌词进行了明确的描述,所产生的思想情怀往往就相对更具体真实,但歌词属于文学范畴。再如音乐在电影、戏剧中,也使音乐与场景和情节密切结合,烘托情感表现,情感变得更加具体。比如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年序曲》,深刻体现了俄国人民英勇反击拿破仑侵略军的努力拼搏抗争。然而除去一些依靠乐曲文学性的主题与另外的标注以外,音乐所抒发的思想情怀依旧是抽象的、凝练的。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歌曲可以凭借歌词使音乐的情感更具体化。音乐又是作曲家作者的主观意识和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再现、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沿波讨源,深挖作品背后的故事,体会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情感体验、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去演唱、演奏、表达作品的情感。

3 培养“有音乐感的耳朵”

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有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一定的艺术欣赏力能使人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艺术、感知艺术。不论是审美主体还是审美客体,如果具备上述条件,就可以让广大艺术爱好者去表演、品味艺术存在的价值。同样,艺术修养即艺术语言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对艺术理解的深度,也决定了艺术欣赏中人们所能达到的高度。音乐作为艺术门类中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区别于宗教、哲学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大特点是其审美的性格。音乐是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反映生活和认识生活的。音乐用审美的手段生产产品,创造精神成果,审美的特性是音乐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共同性格的特征。

音乐的两大特征除了抒发情感外,另一个特征就是音响。音乐是由一连串有组织的乐音有规律地表达一定内容所构成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它最显著的特征便是音响的特性,是作用于人的耳朵的。人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才能激起独属于音乐的审美感受,也就是音乐感。但不同的主体对音乐的感受力是不同的,有良好音乐素养的人能更加轻松地激发音乐感,对音乐的感知也更加深刻、准确,也能更好地体悟音乐传达的情感。相反,对于 “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也就是不会欣赏音乐的人,无论怎么听动听的音乐都不会激发内心的美感。作为审美主体,要想获得音乐的美好感知,培养“有音乐感的耳朵”是极其必要的。比如中国古代有弹奏《高山流水》的俞伯牙,钟子期作为俞伯牙的知音,只有他听出了俞伯牙琴音中想表达的意境;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道出“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赏析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虽然是一种比喻,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这些都呈现了拥有“有音乐感的耳朵”的欣赏者在艺术作品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3]。

4 结语

我国古代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中说:“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这句话也强调了“知乐”就必须要“知声”,当具备了一定的音樂基本知识和能力后,才能更好地听懂音乐、理解音乐,体现了塑造“有音乐感的耳朵”的重要性,这样也能进一步体现音乐作品的价值。

具备“有音乐感的耳朵”能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理解力。在艺术欣赏中,感受音乐美是一种享受,更是对于作品的再创造,通过“有音乐感的耳朵”,可以获得更多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高士杰.从三个方面试论音乐的特殊性[J].交响,1982(1):2-8.

[2] 彭弋的,胡郁青.外感于物而内动于心:《乐记》音乐美学思想试析[J].四川戏剧,2020(10):119-121.

[3] 陶俊丽.从“有音乐感的耳朵”说开去:谈艺术修养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7(10):132.

作者简介:徐宁泽(1998—),女,辽宁阜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声乐表演、教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