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创作中苗族人物题材的艺术表现研究

2022-06-08 20:02刘治菊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

摘要:苗族是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古老民族,其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和外在特质,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丰富的苗族风情、独特的文化样态可以给国画人物题材创作提供丰厚素材。苗族人的形象样貌、生活环境、文化特征和精神气质,是艺术家们丰富的灵感源泉,吸引着怀有民族情怀的艺术家以写实、写意、装饰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苗族特色的人物形象作品。

关键词:国画创作;苗族人物;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和外在特质,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人物形象所表现的元素多姿多彩,标志着自己民族特征的苗绣服饰和银饰彰显着苗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基因,是艺术家丰富的灵感源泉。艺术家通过对苗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创作出众多带有民族风味的优秀作品。

1 国画创作中苗族人物题材艺术表现的审美特征

彰显审美特征是人物绘画创作中的基础和前提。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苗族风情为国画创作展现多样的审美特征。苗族是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古老民族,其丰富的苗族风情、独特的文化样态给国画人物题材创作提供了丰厚素材。

1.1 苗族风情的丰富性

苗族的人口众多,支系多样,分布广泛,不同区域、不同支系、不同风情的苗族人在生活习俗、穿着打扮、精神风貌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在创作苗族题材国画人物时画家可以根据自身的主题需要和风格的坚守,结合苗族风情的审美特征,创作出独具魅力、风格多样的苗族人物画。

画家根据对多样的苗族人物形象的理解,秉承苗族人物审美特征,运用国画特有的技法,能够形成独具匠心的绘画作品。画家刘泉义的《苗女》《二月花》《满树繁花》《银装》《春雪》等作品就是通过双勾、淡彩等技法,在渲染和描绘苗族人物穿着打扮包括服饰、银饰的基础上,表现苗族人物形象的审美风格。蒋采苹的《盛装苗女》《戴银冠的苗女》等作品通过工笔重彩语言的表现方式充分展示了苗族人物的形象气质、精神状态。苗族人物题材国画创作者还有很多,他们的作品在展现多样的苗族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作品。

1.2 苗族文化独特的意蕴

我国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文化,这种独具意蕴的文化与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接触的人文因素密切相关,人们对造物形式的认定和选择必然反映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习惯共同作用的现象。这种独特的人文因素造就的特殊现象必然潜藏着难以舍弃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形成不同区域内人的文化审美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1]。

苗族人物题材的国画创作正是通过苗族人所具有的气质、情感、精神等特色文化因素来展现作品的地域性意蕴,这些作品通过国画的创作手法不仅展现了苗族人的生活场景和文化,还通过对苗族人的样貌形态、穿着打扮、谈吐气质等方面表现苗族人的精神情感,让观者深切体会到苗族群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气质,感受苗族群众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美。看到苗族人物题材国画作品就会让人们想到苗族人喜欢穿的百褶裙,戴的银饰,以及他们面对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展现的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苗族人物题材国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对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苗族文化和风情的展现,正因如此也使得苗族人物题材国画作品意蕴悠长。

2 国画创作中苗族人物题材艺术表现的元素

中国画的精神在于取神遗貌,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体上观察物象,再结合对物象的理解和解读及艺术家本身的感受和主观表达,甚至是结合现实意义,分析画面需要,大胆地取舍凝练,全面整合。顾恺之在他的绘画理论中提出的“以形写神”的观点,在苗族人物题材中被运用到极致。艺术家们正是在创作苗族人物题材的过程中把人物的形象和精神特征紧扣在一起,才创作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具有思想感情和人文關怀的优秀作品。

2.1 苗族人的形象样貌

以形取貌是描绘人物形象的第一步,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可以给人直观的审美感受,甚至能使观者了解画中人物的精神气质、文化素养、生活状态等,同时唤起观者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从而产生共鸣。说起苗族,浮现在眼前的应该就是那花枝招展的服饰,叮叮零零、银光闪闪的银花,还有细致入微、有条不紊的苗绣等。这些属于苗族人民的能反映人们社会存在的文化往往传达出苗族人特有的审美取向和苗族人的生活状态。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广,不管是在地域环境,还是在生活习惯上,南北差异都比较大,苗族主要生活在南方边远地区,如属于云贵高原的贵州和云南就比较多。生活在云贵高原的苗族同胞世世代代以农耕生活为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里,虽然土地贫瘠,耕地甚少,交通不便,但他们勤劳、质朴,在这里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繁衍生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般身材娇小,长睫毛、大眼睛,皮肤白皙,这大概与生活环境有关系。每逢佳节,苗家的女儿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洋溢着青春的氛围,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充满着浓郁的欢乐、健康、积极、和谐的苗乡气息,给人带来一场愉悦的视觉盛宴和审美体验。苗族男儿也一样,他们个个乐观、豁达、风趣、幽默、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热爱,浑身上下充满正能量。在苗寨,还能见到一些脸上布满岁月痕迹和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他们的身上,依然能感受到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即使被岁月压弯了腰,压驼了背,但依然豁达、开朗、泰然自若。这就是苗族同胞能吸引络绎不绝的艺术家以其为创作原型的原因。

苗族人的服饰为他们形象样貌的展现提供了绚丽多彩的帮衬。苗族人的服饰款式多样、色彩鲜艳,常常与银饰首饰、蜡染、刺绣等搭配,尤其每逢盛大的节日苗族人都会穿着盛装欢庆节日的到来,这些都给苗族人物题材国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元素。

2.2 苗族人的生活环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苗族同胞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交通不便的山区,气候宜人,环境舒适,非常重视居住房屋的建设,苗族人大多聚居在依山傍水的所谓的风水宝地,这跟苗族同胞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關系。一般情况下,入寨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寨门。大山里,由于气候环境潮湿和受土地的限制,他们建造的房屋大多都是吊脚楼,一般第一层用于养牲畜,第二层才是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有堂屋、客厅、卧室、厨房及生产劳作用房。这些房屋群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呈现一种诗意的美,正如余秋雨先生赞美西江千户苗寨所写的“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令人向往。这也是大批的艺术家将苗族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画里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在描绘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女画家向水英的作品《弄花香满衣》,画面呈现的是一个苗家妇女,穿着美丽的绣花苗装,戴着精美的银饰,手里撑着一把阳伞,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坐在小溪边穿鞋的场景,画面背景则是郁郁葱葱的蕉林,从画面中我们即可窥见秀美的风景和苗族人淳朴的生活环境,让人生发无限的遐想空间。还有《新嫁娘》《新装》《阁》《赶歌》《苗乡春来早》《直销在线》等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立意深刻、画面鲜活、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苗乡人的生活环境。

2.3 苗族人的文化特质与精神气质

展现苗族精神气质与文化特质的优秀作品,往往需要艺术家们深入体察民情,艺术往往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家在进行苗族人物题材创作的时候,画面内容应该具有苗族人物独特的意蕴和深刻的内涵,不仅仅是对苗族人物外部特征的描绘,画面内容应象征或隐喻着苗族人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反映苗族人的生活情态,这才是其艺术创作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内容应充满正能量,能反映苗族同胞的时代精神。

苗族人民内在的精神气质往往通过其生活情态、民族信仰、民风民俗等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像“三月三”“四月八”“赶秋”“过苗年”“姊妹节”“芦笙节”等盛大的民俗活动,艺术家们往往可以从这些重大的节日活动中获得灵感,发掘好的题材,进行创作,同时保证内容的真实性。

向水英的苗族题材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少数民族深厚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情态、时代特征,达到纯真的艺术效果。她的作品《编织苗寨新篇章》就是对苗族人生活情态的生动再现,画面内容是一群苗族妇女打花带、做苗绣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苗族绣娘们传承技艺的生动场面。打花带、做苗绣是苗族妇女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掌握这些技艺的年轻人也逐渐减少。透过作品本身,更能使观者亲切地感受到在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拉动下,像打花带、做苗绣这样古老的技艺有了新的传承和发展,巧妙地表现出苗族人的文化自信,同时也传达了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惠民政策,主题鲜明。

3 国画创作中苗族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3.1 写实的艺术表现

写实的表现手法可以真实地再现人物的形象外貌、穿着打扮以及生活情态等。在表现苗族人物的绘画中,很多画家都运用了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苗族人的现实生活,国画也不例外,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往往能体现画面真实感,产生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苗族人口众多,支系繁复,分布较广,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同为苗族的人们在生活习俗、服装款式等方面的差异,人们通常根据苗族人的服饰装扮特征和服饰色彩,将苗族分为“长裙苗”“短裙苗”“红苗”“黑苗”“青苗”“花苗”等[2]。像何家英的苗族人物画作品《秀女》,就运用了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画面表现的是苗家姑娘正在专心做刺绣的场景,画中苗女身着黑色的绣花衣、百褶裙,头上裹着绣花头巾,画家采用三角形构图手法,着色素雅,生动而真实地展现出绣女的端庄、优雅、质朴、勤劳的高贵品质,使画面展现出一种清新怡人的亲近感,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号称“盛装苗女第一人”的画家刘泉义,他的系列盛装苗女作品,如《春雪》《二月花》《满树繁花》《骄阳》《暮色》《苗女与植物》等,无一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盛装苗女的生活情态。刘泉义笔下的苗女均是通过精雕细琢,对现实生活真实生动地再现,展现苗乡儿女的爱美之心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3.2 写意的艺术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表现客观物像的精神意涵和强调画者的主观情感表达,绘画中的传神写意是众多画家追求的审美取向。写意的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对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画家们经过长期实践,将少数民族内在精神和画家对少数民族特殊的情感结合,运用写意的手法大胆地展开凝练和加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内涵。

在苗族人物题材作品中,像叶浅予深入贵州苗寨采风创作的《贵州马帮图》《苗家织女图》《苗族姑娘》《苗岭之春》《苗乡印象》等苗族人物题材的作品也都运用了写意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苗族人的生活情态。典型的苗女画家刘泉义在他后期的苗女创作中,不拘泥于对具体形象的刻画,而是大胆运用写意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苗族儿女的人文精神,同样能生动地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使作品更加意趣横生,体现了真实感,富有特殊的感染力,令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如《跳芦笙》《姊妹节》等作品让苗族儿女的特质一览无余。

3.3 装饰的艺术表现

装饰本身就有附加的意义,可以额外增加物体本身的美感,也可以理解为加以美化。装饰除了可以增加其依附物体本身的美感之外,也有能被独立欣赏的特性。在绘画中,装饰的艺术表现手法多富有象征性、抽象性、符号性和概括性的表现特征[3]。在刘金贵的苗女题材人物画《三月三》《此曲只应天上有》《节日》中,他将繁复的苗族服饰、银饰巧妙设计为苗族装饰文化符号,画家以独特的视角撷取苗家儿女的生活场景,细致入微地体察苗寨的生活细节,将主观情感融入笔墨,表现苗家儿女至真至美的传统美德。作品《三月三》描绘的是节日当晚夜幕降临,穿着盛装的苗女在小河边放河灯的祥和画面,金色的火光把苗女们美丽的盛装照耀得熠熠生辉,与深色的夜幕形成鲜明的对比,三个身着苗族盛装的苗家女儿正在投入放逐河灯的景象,宁静祥和的画面宣泄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另一幅《此曲只应天上有》画家截取五个身着苗族盛装、头戴色彩各异的鲜花银饰、脚上穿着板鞋、高跟鞋,苗女们姿态各异、侧身背向观众的场面。无论是构图、造型还是设色,画家都能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艺术精神和时代气息,画中人物造型夸张,繁复的服饰结构在画家的笔下展示出来,作品大面积使用红色,使画面充满热烈的氛围与浓郁的装饰意趣,彰显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觉享受。

4 结语

苗族丰富的文化样态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国画创作提供了丰厚素材,艺术家们以独到的观察角度通过国画的表现手法生动展示苗族人物,创作出众多具有苗族风情的优秀作品,为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014.

[2] 史继忠.贵州文化[M].安徽/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45-247.

[3] 吕建国.装饰性绘画语言的表现特征及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4):125.

作者简介:刘治菊(1988—),女,贵州凤冈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
论述《沁园春·雪》的艺术表现及情感的处理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谈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