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需求的医院导视设计研究

2022-06-08 20:02赵丹旸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用户需求

摘要:导视系统作为寻路的重要工具,在公共场所中具有引导访客与用户的重要作用。医院的导视设计对患者的就医体验具有重要的影响,优秀导视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医院的科学规划与良好的服务,也能够提升医院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医院的人群构成比较复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与需求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文章从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出发,分析医院导视设计中可改进之处。

关键词:医院设计;导视设计;用户需求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3

导視设计,即Wayfinding Design,是指在设施、空间与场所内对人们的寻路行为进行指导与设计。由于人们在建筑空间中需要了解方位信息,获取到达目的地的指令,因此衍生出了寻路和导视系统的概念。导视设计的目的是正确快速地传递信息,导示系统是结合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信息界面系统。通常来说,导视设计由多个独立的标识造型共同组成一套可识别的系统。随着导视设计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其不仅是独立的标识、标牌设计,而是综合了场景建筑、功能与交通,甚至是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的设计。导视系统标识不能单一发挥其作用,而需要相互弥补不足,并与空间环境紧密结合。

1 医院导视设计的人性化需求

医院是治愈疾病、恢复人体健康的场所,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科学、文化的进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医疗设备的更新也影响着医疗建筑的发展。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张,医疗资源更集中的省会城市医院门诊量日益增多,高层建筑形式的医院综合大楼屡见不鲜。医院的建筑体量十分可观,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三级综合医院的床位标准达到了500张以上,即便如此,相当一部分大型综合医院住院部床位也供不应求。我国的医疗水平与国外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医院的拥挤仍是目前有目共睹的问题。

目前我国三甲级别综合医院门诊的人流量大、人员密集,以2018年为例,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占到医院总诊疗人次的85.2%,入院人数占医院入院总人数的81.7%。《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显示,目前,中国人均看病次数快速上升,居民就诊次数在2019年已经达到6.2次,而2010年这一数字为4.4次。但是与此同时,一些一二级别医院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三级综合医院的人流量却十分庞大。在这种交通堵塞的情况下,人们很难在陌生的环境中及时辨别出自己想要去到的科室的路线。根据一项调查,仅针对“是否在找路上出现困难”这一问题就有高达85%的受访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而且医院聚集了各类人群,其中有些病患患有传染性疾病,同时一部分人群的抵抗力较差,或是身体情况比较特殊,再有一部分是原本健康的医务人员与家属,因此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不容小觑,而导视系统对人群的引导能够规避相应问题。

目前国外的医院导视正逐步去医院化,即让空间装饰的特征不再以传统医疗场所的冰冷与高度紧张的特质示人,医院的环境要贴近患者的情感需求,唤起正面、放松的情感,减少患者的紧张与不安情绪,这种趋势要求环境设计与平面设计都具有人性化的取向[1]。导视系统的科学性与人性化主要体现在前期动线与空间功能的充分分析、设计对象需求的发掘与视觉效果的艺术化表达上。

2 医院导视设计现存的问题

2.1 导视设计系统性不足

医院的标识指引缺乏整体性规划,医院的标识由于没有在医院建筑与室内设计规划之初进行协同性设计,因此在关键的交通节点往往漏掉了导引信息的设置,让患者在寻路过程中迷失方向。在医院设计规划之初,设计者没有依据医院的环境与患者的就医流程进行流线分析,也没有对医院的功能布局进行调研,导视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视觉识别性,缺乏统一外观设计的导引标识往往在复杂的环境中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

2.2 导视标识设计缺乏通用性

我国医院的建筑规范与导视系统的规范起步较晚,相关规范的普及与应用还没有引起医院项目负责人与设计团队的重视。除了导视设计的完善性不足以外,还有如安全类导视标识缺失、信息传达不够准确、导视系统设计规章制度的落实与监管有所缺失等问题。医院的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孩童以及残障人士在行动能力与认知上的缺陷没有引起设计者的重视,导视标识缺少包容性设计,医院的导视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3 导视设计缺乏美观性

医院导视标识的外观千篇一律,缺乏差异化设计,对我国各大综合类医院的导引设计进行外观调查,发现有75%以上的标识采用相近的蓝色、绿色配色,久而久之导致医院视觉识别的差异化不足,人们难以通过院内的环境元素来增强对医院的认同感,这对于处于市场化竞争中的院方也是一种损失,并且导引标识中缺乏地域化与文化属性。而在发达地区与国家,医院的空间导视设计不拘泥于统一的色彩与图形符号等视觉特征,并且在导视标识的视觉设计中融入了医院当地的特色,或者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进行适应性的视觉设计,让患者与医护人员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更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们对于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追求。

照顾弱势群体对于医院来说极为重要。从行动不便角度来说,部分患者丧失基本的视觉空间判别能力,在构建医院眼科空间时有必要额外考虑视障人群的需求;从受教育程度来说,需要包容认知水平较低的人群;从心理因素来说,医疗环境往往容易引发消极、负面情绪,因此导视设计营造的氛围应当轻松温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综上所述,医院导视系统应具备的特性是简单易懂、易于使用。

3 医院导视设计的用户群体差异分析

3.1 儿童群体

儿科作为综合类医院的组成门类之一,其针对的人群为未成年人,年龄普遍介于0~15岁,需要成年监护者的陪同与照料。这类病患由于语言系统尚不完善,对于疼痛与陌生环境较为敏感,因此儿科与其他科室有着较大的差异,应该对这个特殊的科室进行独立设计,使其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年幼患者的抗拒行为往往会使家长产生相应的焦虑情绪,甚至会打骂孩子,极端情况下会波及相关医护人员,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用户体验是每个人内心独特的心理感受,即便是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时间,不同的用户使用导视系统的感受也有所不同[2]。儿童的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等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在视觉层面,儿童偏好明艳欢快的色彩与丰富生动的卡通形象。国外许多儿童医院将卡通画、插画融合在其空间装饰与导视系统之中,在治疗过程中给儿童带来沉浸式的故事体验,并且将情感色彩心理学融入用户体验设计中[1]。患病儿童因为年纪尚小,心理与生理都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在面对病痛与治疗的时候会流露出明显的恐惧,并对治疗十分抗拒,这种负面的情绪往往使诊室环境更为混乱。

在听觉层面,儿童在婴儿期会发展出对声音的接收能力和理解能力,儿童能够分辨出不同的声音,并且出现相应的反应。而且会对有节奏感的音乐产生兴趣,甚至给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沉静、兴奋等。

对于儿童来说,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能让信息传递更有效,使儿童对环境的判断更为准确,甚至有利于儿童认知观念的形成。比如针对幼儿的看图识物辅导材料,常常配以不同的动物相对应,动物叫声和动物名称的语音播报相结合,这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信息传递方式让儿童更易理解周围的环境,对幼儿在医院环境中获得安全感也有极大的帮助。

在认知与理解方面,幼童对于文字信息的理解能力远不及成年人。他们在医院的复杂环境内需要成年人的帮助才能理解寻路的过程。孩子需要从医院的导视系统中获得更为直观的信息,比如色彩与简单的图案等。因此,针对儿童诊室的导向指引标识的设计需要简单化、直观化,可以多使用象征性的图案。

儿童与成年人的生理差异也非常明显。正常兒童在一周岁至两周岁期间,每年的身高涨幅约12~15厘米,儿童在四到九岁期间每年平均长高7~8厘米。在九岁之后,儿童身高的涨幅逐渐放缓。为了满足儿童的使用需求,需要考虑到儿童的身高差异,确保在儿童的可视范围内能够清晰看到导视信息。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信息的捕捉在平视与上下15度的范围内更适当。因此,在儿科的导视系统中要考虑到儿童的身高与导视系统的一致性,就要调整导视标识的安装位置与在空间内的水平高度,将其高度控制在未成年人的高度范围内,在80~140厘米之间。

由于儿童好奇心较重,对事物的认知尚不全面、清晰,在好动天性的驱使下,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触摸与感受等行为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时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危险性认识不充分,如果家长疏于照顾则容易引发意外。导视系统标识的材料与结构设计,要保证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照顾,比如在切割面与接面的处理上要更圆润柔和,或者选择柔软的材质,其表面的涂层材质应无毒无害且不容易脱落,避免儿童在与其接触的时候出现不适。

3.2 孕妇群体

妇科与产科的主要受众群体为女性,其年龄分布在16~50岁。通常来说,女性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的检查时,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并且担心的问题非常广泛,比如手术的成功率、术后身体健康的恢复,及其费用问题等。在检查与治疗方面,由于等候时间较长,患者身体不舒适容易引起焦虑,以及对自身隐私的担忧,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这部分患者承受着身心上的双重痛苦,需要院方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宽慰。研究指出,患者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对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会存在一定的影响[3]。医院环境中的导视系统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并普及相关医学知识,减少患者的疑虑,鼓励患者寻求医学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在最近的诊室增加厕所指引,方便女性病患解决生理问题,在诊室门口提示患者依次排队等文明导视信息,避免场面混乱与患者之间产生摩擦争执等。在视觉色彩上尽量柔和,避免饱和度过高引起患者的精神压力。

3.3 视觉障碍群体

针对视觉障碍群体,比如眼科患者,其视觉能力明显不足,因此限制了其行动与对环境的判断,视觉障碍患者由于视觉能力有所下降,对于文字信息的聚焦调节能力显著不足,通常表现在分不清颜色的差别,如蓝色、绿色等。他们视力模糊导致无法辨明文字信息,如果医院的导向指引无法与环境形成较大的对比,或者室内环境的光线不足,都会让导视信息无法被注意,患者无法及时获取信息。设计者可以在导视系统中引入触觉、听觉的辅助措施,比如在墙壁上增加盲文,或者配置盲道[4]。在听觉方面,可以在诊室中加入信息播报语音提示,如通过智能的语音叫号系统清晰报出患者的姓名、诊室和就诊医生等信息。此外,在目前医院广泛使用的自助机上可以添加语音指示,方便视觉障碍人群使用。

3.4 肢体障碍群体

无障碍标识已经成为导视系统的一部分,我国已经在2012年对无障碍标识进行了完善与规定。针对无障碍标识设计的评估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建筑内外的标识设计应该明确包含无障碍标识,比如无障碍通道、坡道、直梯等设施的具体方位跟方向指引;医院的四级标识分级中应该考虑到残障人士和无障碍通道使用者的生理局限,在每个分级的位置着重突出标识指引,并且因地制宜地在入口、电梯等重要位置为该人群提供特殊服务。

4 结语

医院的导视设计是影响患者体验的重要部分,人性化的导视设计不仅是对医院环境的塑造,也是对患者顺利就医的保障,医院的人群构成比较复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认知能力、治疗过程与需求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患者在就医的等待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与波动。因此,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导视设计,完成设计合理、使用简练、信息准确的导视系统能够满足医院内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在指引医院信息的同时,能够安抚病人的情绪,让就医的体验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杨安琪,孟刚.医院导视系统设计误区分析[J].美与时代:创意,2018(11):3.

[2] 姚锦.人体工程学原理下的综合医院导视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9):3.

[3] 张声扬.大型综合医院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实践与探索[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 陆紫文.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视障用户标识系统研究与设计[D].上海:东华大学,2014.

作者简介:赵丹旸(1995—),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用户需求
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网络时代电子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探索
天津企业涉外事务在线服务平台开发研究
基于用户需求的在校大学生寝室用具研究设计
基于用户需求的政务微信发展策略探析
探析网络视频的产业化发展
基于智能手机的能源消耗分析及对策
论理解用户需求对于品牌设计的影响
基于用户新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公众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健康信息公益性开发的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