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图景中的街道柔性边界及当代启示

2022-06-08 20:02王玲莉吕小辉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街道

王玲莉 吕小辉

摘要:街道边界空间是城市街道活力的重要来源,而由于现代社会车本位的价值观念,边界空间往往被压缩而处于消极的状态,大量街道空间都面临着活力衰退的问题。我国古代街道作为重要的活动空间,生活氛围浓厚。文章着眼于街道边界空间,探讨古代街道边界空间的相关内容以及增加现代街道活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历史图景;街道;柔性边界;城市活力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3

街道是我国传统的公共空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区域。在当今交通性大于生活性的街道上,街道边界空间逐渐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把路过的行人留在了街道。如街边的休息区,把原本属于人的街道重新归还到人的手中,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实现了人与环境的良好互动。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街道边界进行解析,找寻街道空间丢失的活力。

1 柔性边界的界定及特性

丹麦建筑师杨·盖尔在其著作《交往与空间》中论述步行空间的逗留场所时提出了柔性边界的概念,它是指在两个相邻空间环境之间建立的供人逗留的缓冲空间。柔性边界是与刚性边界相反的概念,大卫·西姆在新发行的著作《柔性城市》中给“柔性”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总体而言,柔性就是在刚性的、冰冷的城市规划背景之下考虑人的尺度,为人的日常生活带来轻松、舒适与关怀[1]。柔性边界不是相邻区域的边界线,而是两者之间模糊的线性空间,是双方沟通的桥梁。

1.1 过渡性

柔性边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过渡性。人在面临不同空间环境的转换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感,而柔性边界就是消解这种落差感的空间。具有柔性的街道边界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打造出具有活力的微小场所,让街道边界由消极的“线”转换为积极的“面”,从而使相邻区域逐渐过渡,达到一种整体的效果,实现空间的联系,也给使用者带来舒适感,一切活动由此展开。

1.2 联结性

柔性边界是相邻空间环境的中间区域,它模糊了两个空间的边界,又有机地联结了两个空间。作为连接两个空间的纽带,柔性边界具有极强的包容能力,同时影响两個空间的活动。处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之中,人们产生的感受也不同。柔性的边界空间使人在室外活动过程中轻松、愉悦地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在空间结构上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相邻的空间区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统一体。

1.3 可达性

与刚性边界的冰冷、不可进入不同,柔性边界是人可以进入的空间,是具有吸引力的空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无条件地进入其中,满足自身需求。柔性边界的可达性越高,越适宜人的停留,人在空间中所处的时间就会越长。柔性边界建立了周边环境与街道的联系,鼓励行人在街道上停留。无论是在心理层面还是物理层面,行人都融入了街道空间,这有助于提升街道的亲密度。

2 历史图景中的柔性边界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画家张择端描绘的北宋都城汴京居民生活百态的风俗画,细致地刻画了汴京居民的生活盛况,是研究古代城市的重要历史图景。文章以街道边界空间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解读《清明上河图》中的柔性边界,为当代街道边界空间营造提供启示。

2.1 边界类型

街道边界空间作为联系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中介空间,包含了居民大部分的日常活动。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发现街道边界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依据街道边界空间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商业型边界、生活型边界和景观型边界。

2.1.1 商业型边界

商业型边界是指在街道边界空间中以商业活动为主的空间类型,是《清明上河图》中最多的空间类型,在功能上主要满足居民的买卖交易和其他社会交往活动需要,同时可能兼顾一定的交通功能。《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经济繁荣,商业空间不断外延化,从体量高大的酒楼到路边的饮子(临时摊位)、货棚,形成临时聚集的贸易区,交易空间由室内延伸到室外[2]。商业型边界空间就是以这些临街店铺和建筑小品为依托,沿街摆放柜台进行售卖或者招揽业务,来往的居民进行采买活动,在街道边界形成了具有活力的“灰色地带”。

商业型边界空间具有开放性。例如《清明上河图》中的“王家纸马”店铺,店家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在室内,售卖货架则放置于室外的檐廊空间,形成顾客进行挑选采买活动的空间。标有“王家纸马”的立式招牌和堆叠成山的纸质工艺品向外延伸,放置于街道空间。这样既可以扩大经营空间,又可发挥展示作用招揽顾客,与街道空间建立联系。再如城门外十字路口处的一家打造木质车轮的店铺,建筑室内空间作为店家的储藏空间,而室外檐廊空间则发挥生产作用,并向街道空间一侧漫延,与街道空间融为一体。

2.1.2 生活型边界

生活型边界是指以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为主的空间类型,包括娱乐、占卜、求医问诊以及特定时间的民俗活动,生活氛围浓厚,正如《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街心夜景,至夜尤盛”。例如《清明上河图》中“孙羊正店”和肉铺处的阴角空间,特别适合人的停留,空缺的街角处自发地聚集了人流。场景中间是一位长者,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推测此人可能是在说书。围观者包含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的人,姿态各异,呈现出一片和谐的生活景象。此外,北宋时期占卜之风盛行。在城门外十字路口处有一处临时搭建的木棚,棚檐上悬挂着“神课”“看命”“决疑”的条幅招幌,图中人物三两成群,结伴倾听算命师傅言说,生活气息浓厚。“赵太丞家”医堂是住宅的院落式格局,借助面向街道的优势,把门口设为开放的问诊空间,对行人来说视觉可达性较高,可以吸引人群。门前放置的立式招牌形成“U”形围合空间,既联结又分隔了问诊空间和街道空间。

生活型边界涵盖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随机性。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都有可能在此发生,并派生出其他社会性活动,生活氛围浓厚。

2.1.3 景观型边界

景观型边界是指在街道边界空间中围绕植物形成的空间,使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人们聚集于此,或乘凉交谈,或赏景休憩。城内街道两侧主要是以柳、榆、槐、椿等本土树种作为行道树,高大的乔木像守卫一样守护着汴京城。景观型边界空间给汴京城带来自然气息,百姓可以在此停下繁忙的脚步休息片刻。例如城门处的柳树下,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使人产生亲近感,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也不妨碍坐在树荫下乘凉攀谈的人,轻松愉快的氛围促进了人的交流,拉进了彼此的关系。景观型边界通过自然元素模糊了临街建筑与街道的边界,同时还能形成一定的林下空间,满足百姓公共活动的需求[3],并与周边环境形成整体感,给人带来最舒适的空间体验,延长人们在空间逗留的时间。

2.2 边界构成要素

柔性边界的基本要素包括周边道路、边界界面、景观小品、构筑物和公共配套设施等。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物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并且得出尽量减少“第二次轮廓线”就能使街道更美观的观点[4]。但是根据现实情况,正是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给人们提供了活动空间,促使人群停下脚步在街道中开展一系列活动,从而提升了街道活力。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街道由内而外可将其空间结构划分为3个层次[5]:室内空间、室外空间以及处于中间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建筑小品,构成了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比如表木、彩楼欢门、草棚等,这些元素自然地融入边界空间,使建筑灰空间成为具有柔性的边界空间。这些建筑小品承载了一部分社会生活,柔化了建筑与街道的刚性边界,使原本的建筑灰空间焕发生机。《清明上河图》中充满特色的招幌、酒旗随处可见,通常置于店铺门前,起到宣传的作用,视觉可达性较高,引得过路的行人驻足观看。除此之外,“伞盖”“草棚”这类具有顶面的建筑小品,自身可以形成一定的独立空间,店铺老板往往利用这些物品来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来往的行人皆可进入,在此进行社会交往,形成了最具活力的街道景观。由此可见,这些细微的要素看起来粗糙,但却迎合了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使边界空间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

2.3 边界活动类型

《清明上河图》刻画了充满活力的市井生活,活动类型多样。图中人物姿态各异,各司其职。由于临街建筑的业态类型不同,建筑靠街道一侧空间的居民活动也存在差异。商业的繁荣使得活动类型最多的是买卖,店家通常占据最有利于吸引人群的边界空间招揽顾客。除此之外,通过对图中人物动作的分析,发现位于街道边界空间的人物活动还包括娱乐、占卜、劳务、休憩、交往等类型,行为开放自由,人际交往密切,空间活力十足。并且大部分活动都是居民为了满足生活需求自发形成的,并没有对其进行规划。良好的生活氛围使人们放下戒备心,带动周边的人积极地参与社会交往。

街市部分的各类活动均聚集于街道边界处,以临街商铺为依托,为日常生活带来轻松、舒适与关怀。街道边界不再是建筑立面形成的刚性边界,而是由空间构成的柔性边界。

3 对当代街道边界的营造启示

前文对《清明上河图》街道边界空间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边界活动类型进行分析,下文根据这些内容,给当代街道边界空间的打造提供启示。

3.1 延伸室内活动,建立内外联系

现代城市规划对于街道界面往往采用“一刀切”的处理方式,街道边界处虽然整洁美观,但是没有宜于行人停留的小空间,抑制了行人停下来进行日常交往的欲望。而通过延伸周边空间环境内的活动,可以建立其与街道的联系。正如《清明上河图》所描述的情景,外延的营业空间和工艺制作空间吸引了大量的人群,促进了人在空间中的交往活动。现代的街道规划可根据街道空间尺度,选择在一侧或两侧开放一定的空间用以承载“溢出”的活动,鼓励居民、商家或流动经营者在此布置桌椅,打造小微型的交往环境;或摆放货物、展示商品,扩大经营范围并吸引客流,以街道红线规范模糊空间的“灰度”,并激发灰色地段的活力。

3.2 提供活动设施,打造交往场所

《清明上河图》中的招幌、酒旗、伞盖、草棚、表木、彩楼欢门等建筑小品,既可以起到吸引顾客的作用,又承载了边界空间的各类活动。现代城市的街道设施往往是孤立的,仅具有单一功能,而且不能形成活动空间。因此街道边界空间需要有复合功能的各类公共设施,依托这类设施创造不同使用功能的活动场所,打造变化多样的交往空间。比如摆放在街道中的休闲设施就可以形成各自独立的小空间,满足街道中居民的观赏、棋牌、休憩、交谈等活动需要。在特定的早市或者夜市时间段,这些设施可以作为售卖台来使用,满足商业需求。多样化的活动使边界空间成为具有多元功能的复合空间,满足不同时段的人的不同需求。

3.3 促进边界活动,激发边界活力

人在街道中的活动是丰富多样的,但是空旷的街道无法给行人提供“停下”的场所,一般情况下都是匆匆走过。根据人的趋边效应,通过在街道边界处提供承载使用者行为活动的设施,引导行人“进入”边界空间,能够促进边界活动,并由此派生出其他类型的活动。人作为一种动态的景观要素,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惯进行一些自发性活动。相应的,空间的质量也是影响人群活动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空间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提升空间活力。因此在现实情况中,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人群行为习惯,关注其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打造有特色的邊界空间。

4 结语

《清明上河图》虽然是描绘古代生活场景的画卷,但却反映了人最基本的行为需求,值得现代规划者反思。街道边界空间给人们提供了满足聊天、娱乐、交流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场所,促进了人与空间的互动,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给街道带来了“温度”,街道边界空间也因此得到了升华。

在现代“存量改造”的背景下,街道边界空间不应该只作为单纯通过的道路,而应该提升其开放性,满足人群活动和行为需求。居民的日常活动给街道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应该细致观察街道上可能发生的各类活动,提供适宜人停留的活动空间。街道边界空间作为最有潜力的空间,应该具有容纳居民活动的能力,吸引居民、留住居民。在设计中应该充分结合建筑、绿化等要素,把居民的日常活动引到街道边界空间,打造生活化的街道空间。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街道边界空间,寻找古代街道富有活力的原因,更加深入了解街道边界空间,从而为现代街道建设提供灵感。

参考文献:

[1] 大卫·西姆.柔性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54-63.

[2] 撒莹,严国泰.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街市图示语言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2):15-18.

[3] 刘群阅,黄启堂,兰思仁.《清明上河图》景观图示语言解析[J].中国园林,2018,34(9):124-129.

[4]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56-66.

[5] 张杨,何依.历史图景中的非正规城市形态及当代启示: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J].城市规划,2021,45(11):83-95.

作者简介:王玲莉(1995—),女,河南林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

吕小辉(1975—),男,陕西扶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城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街道
适合骑行的“慢行街道”正如何改变着城市
热闹的街道
街道维修工(外四首)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
缤纷多彩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世界上最美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