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建筑结构在傣族竹楼中的运用研究

2022-06-08 20:02蔡汉军郑革委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蔡汉军 郑革委

摘要:我国的传统建筑形式丰富多样,各区域的特色建筑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期,历经千年不断发展,如今仍被我国南方地区少数民族使用。现如今,干栏式建筑已经成为我南方部分地区的重要民居形式之一,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劳动人民努力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智慧表现,体现出南方区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文章根据干栏式结构的建筑特点,梳理干栏式建筑在傣族竹楼中的空间形式、美学特征及实际运用,秉承现代奉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傣家竹楼的选材用料、底层架空方面切入,对干栏式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展望与思考,对现代建筑考虑不足的地方进行填补,让传统建筑形式的设计美学与现代建筑相互交融,与现代建筑设计文明擦碰出新的火花。

关键词:干栏式建筑;民居建筑;傣族竹楼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3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房屋建筑是重要的一环,用于各地人民的生活起居,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为适应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不同地域的居民对环境有了不同的理解,从而呈现不一样的建筑形式。因此,各区域居民对建筑设计的诠释大有不同,这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体现,也是当地居民对自我文化的传承与渲染,其中干栏式建筑是富有代表性的一类建筑形式。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建筑是傣家的特色民族建筑,其中干栏式结构的运用则是对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传承独特民族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

1 干栏式建筑

1.1 干栏式建筑的起源

干栏式建筑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干栏”一词是我国少数民族方言的音译,意思是一种托在地面上的建筑。在中国新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干栏式建筑的痕迹。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店墓中发现的四个汉代青铜干栏式建筑也有长脊短檐的特点,这些都是干栏式建筑的早期特征。干栏式建筑主要存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是我国云南省的部分少数民族[1],比如傣族、佤族、拉祜族、基诺族、布朗族、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民居。经过若干年风霜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干栏式建筑正在逐渐消失,现今留存的干栏式建筑以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家竹楼为主。

1.2 干栏式建筑的特征

干栏式建筑造型丰富,结构排列十分鲜明,不同区域的民居建于不同类型的地貌之上,其中大多数处于山野乡村的山地和坡面之上。干栏式建筑的结构相对简单(见图1),主体为木头或者竹子,然后选择木桩作为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用草木混合泥土填敷。干栏式建筑的形式种类较多,主要可以分为全干栏和半干栏,如果全部建筑都在地面之上,则称为全干栏,反之,建在斜坡或不平整地域上的则称为半干栏,整个建筑全靠各结构楔定,不需要另外加固。其建造技术以榫卯结合为主,采用榫头和卯眼的木结构。这种结构的固定方式的成本相对较低,对不同地形有极强的适应性,建造效率也相对较高。现如今干栏式建筑主要集中在我国广西、云南一带,处于热带雨林地区,夏季降雨充足,为竹子、树木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为干栏式建筑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夏季蛇虫鼠蚁、自然灾害等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了传统民居的安全性。因此各地劳动人民就地取材,以竹、木、石为主要材料,建成了上层可以居住、下层可以饲养牲畜的特色干栏式民居。

2 傣家干栏式建筑形式

2.1 傣家竹楼的起源

傣族人居住的西双版纳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区域气候湿热,地貌形式较为复杂,涵盖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等。受极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形成了温暖、湿润的独特气候。在此自然条件下,各类树木、竹子繁茂生长,为建造傣族竹楼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当地崎岖不平的地势,建造了独具特色的傣家竹楼民居形式[2]。并且当地气候潮湿,为各类昆虫动物等创造了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同时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传统的民居建筑在此环境中建设难度较大,极易受自然灾害困扰。在此状况下,智慧的傣族人民创造出了下层架空供养牲畜、上层供人居住的傣家竹楼(见图2)。

2.2 傣家竹楼的建筑材料选择

傣族竹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其他少数民族又称“吊脚楼”[3]或“高脚楼”,是一种传统的傣族民居。由于材料主要是竹子,所以其被称为“竹楼”。傣家竹楼的材料选择相对简单,主体结构一般用粗壮的竹子,墙体选择竹编篾子,屋顶会铺上大量干草。

2.2.1 傣家竹楼的空间形式

傣家竹楼分为上下两层,底层架空,一方面,在日常居住中,可以防止蛇虫鼠蚁等动物的侵害,在汛期降雨量较大的时候,可以有效防止洪水的侵袭干扰,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架空层为家养牲畜提供了良好的饲养空间,为居民的生活创造了极大的方便。竹楼二层居住空间的布局相对较为灵活,根据房屋主人的需求不同会有所区别,并不局限于一种布局。多数情况下,二层主要分布有堂屋和卧室,其排列多为纵向布置,各功能空间分布于前廊两侧,前廊四周未设包围,从视觉上增加层次感,也具有所需的遮蔽功能。外部的晒台与生活需求紧密相连,可用来晾晒衣服及各类谷物。除此之外,晒台剩余空间还可以种植各类植物如蔬菜等,为日常饮食生活提供便利。

2.2.2 傣家竹楼的美学特征

傣家竹楼在空间形式上形成虚实相间[4]的效果,这样的结构衬托出了建筑主体的秀美。屋顶则为由短到长的柱子从上至下地排列,线条简洁明快,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竹楼支撑的屋架的长度一般为5~6米,主楼两侧另外有辅屋架支撑,为适应不同地形,其坡度一般不同。从竹楼的顶部房脊向下形成一个较陡的斜面顶,其角度大约为60度,当坡面向下一大半的行程后,坡度逐渐减缓,转而变为四面的大屋顶。坡面下形成的房间会构成一个大屋檐,能阻挡极大一部分的阳光照射,有效降低暑季的室内温度。陡屋顶和缓屋顶的结构大体相似,但又有一定的对比,避免视觉上的疲劳,形成一定的动感韵律,使两者在体积和角度上和谐统一,营造视觉美感。缓屋面的重檐,在重叠中表现出变化,使材质单一的竹楼在统一中又有变化。此外,西双版纳地区雨水较多,坡面的角度大小决定了排水的流畅性,而面积较大、两侧伸展的外延可以有效遮挡雨水和阳光,同时屋顶的山花部分向外延展開,在增强视觉美感的同时为通风创造了条件,竹楼一层是架空的,形成了良好的空气流动路线。整个建筑垂直方向的空气十分畅通,使得竹楼内部清爽宜人。傣家竹楼建筑造型韵律感十足,同时线条流畅,各个部分相互衬托、虚实对比强烈、光影错落。这样完美的建筑形式对建筑功能有良好的诠释,也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表现,是外在的形式和内部功能的完美结合。正因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傣家竹楼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经久不衰,成为傣族特殊的文化符号。

3 傣族竹楼干栏式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

傣家竹楼是智慧的傣族人民对生活经验的提炼[5],是顺应自然环境、将民族特色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产物。它在空间形式和美学特征上不仅展示了特殊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化符号,同时还表现出了当地智慧的劳动人民借助特殊地势,巧妙取材,建造出了竹楼这种富有生命力且秀美的干栏式建筑形式,其建筑成本较低,功能实用齐全,反观现代许多建筑形式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干栏式建筑的许多方面值得现代建筑借鉴学习。

3.1 选材用料

现如今民居建筑的建造中,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当有更多的思考,充分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建造成本及人力物力的消耗,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创造优质的居住体验,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傣家竹楼的建筑材料选择中,可以从以下两点深入思考。

3.1.1 生态环保

傣家竹楼的建筑材料大多数是我国热带地区茂盛生长的竹子和树木,辅以瓦、砖块,再用传统工具进行适度的修整,并无过多的耗材装饰,这样的材料选择极大地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降低了建造的成本。要在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点,可以选择部分新型的环保材料,如各类新型竹质建材,其在质量、耐用性等方面比天然竹子更好,而在成本上又更加低廉。作为现代科技的新型产物,这类建材的使用不需要砍伐树木,有效保护了环境。

3.1.2 居住舒适度

傣家竹楼大量选用自然材料,形成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民居形式,通过此类特殊的构造形式,利用竹木材质的天然特性,迎接雨林湿热气候对人们的挑战。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选择各类植物高分子材料、防水防腐材料等,这类材料一方面能够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延长建筑的寿命,另一方面利用其独特的属性能够创造出清新舒适的内部环境,有效优化居住人群的舒适体验。

3.2 空间形式

傣族居住的区域地处西双版纳热带地区,全年湿润多雨,为适应当地特殊的自然气候及环境,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底层架空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可以抵御热带地区洪水和猛兽的侵袭,还能利用底层存放杂物和饲养牲畜,实现了形式和功能上的双赢。德国设计师柯布西耶提出了建筑“五要素”:一是底层架空,二是屋顶花园,三是自由平面,四是自由立面,五是横向长窗。其中底层架空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柯布西耶设计的萨沃伊住宅完美体现了这一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许多住宅很好地利用了底层架空的手法,如在底层设置健身休闲空间、车辆停放区域等,这种设计形式不仅最大化利用了空间,而且避免了我国南方地区底层住户室内阴暗潮湿的问题,有效改善了住户的居住体验。同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成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交往空间,使得居民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在宏观的建筑设计上,底层架空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我国城市的交通面临巨大的挑战,城市环境压力也日益增加,如今底层架空概念已经运用到了许多城市的公共基础建设中,如人们日常使用的交通系统,各类天桥、高架桥等,其底层空间改建为停车场、运动场所等。此类底层空间可进行梳理分类,根据周边居民需求设置不同的功能,如放松区域、健身场所等,合理地利用这类城市剩余空间,将城市“灰空间”改造为积极空间,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

4 结语

干栏式建筑是我国民族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形式、美学特征等都是在历史与时间的沉淀中积累而来,傣家竹楼中的干栏式结构充分吸收了当地地域文化营养,适应了当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融入了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智慧。在干栏式建筑的继承与发展中,借鉴傣家干栏式建筑的可行之处,充分考虑各地区不同因素带来的改变,参考各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习各地区人民在建筑设计上的独到之处,以此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建筑材料和先进的设计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朝着“发展”“特色”等方面迈进,使传统民族建筑得到良好的传承。建筑形式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號,承载着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记忆,是千万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体现,当代大学生应学习、继承与发扬传统建筑文化,将其适当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为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贡献力量,做到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与未来方向相一致,实现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明喜.干栏式苗族民居建筑艺术及其现代传承[J].艺术家,2019(10):62.

[2] 李长虹,舒平,张敏.浅谈干栏式建筑在民居中的传承与发展[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2):83-87.

[3] 罗晓光.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及再生设计初探[D].无锡:江南大学,2009.

[4] 赵昕熠.广西传统“干栏式”民居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J].今古文创,2021(46):97-98.

[5] 唐静.干栏式建筑生态宜居性在湘鄂西地区民居中的运用[J].文化产业,2020(26):88-89.

作者简介:蔡汉军(1997—),男,湖北黄冈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郑革委(1967—),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