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场所视角下绥德贺一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2022-06-08 20:02赵鹏举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更新传统村落保护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中承载着乡愁情感记忆与地域文化的景观场所不断面临挑战,亟须对其内在景观特质进行探索研究。文章从记忆场所理论出发,以绥德县贺一村为研究对象,从现状问题入手,通过运用行动调研、半结构与深度访谈、构建共识地图的方法,提取记忆要素。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强化空间布局引导、保护物质空间环境记忆要素、活化非物质文化记忆要素三个方面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贺一村;记忆场所;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3

0 引言

在过去几十年间,大量乡村湮没于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乡土记忆的源头变得支离破碎。身处于城市之中的离乡者、城市居民、乡村居民渐渐迷失自己,陷入身份认知的迷茫与归属感的困顿之中。对此,文章开始寻求保留与唤醒场地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手段,并把视线逐渐转移到记忆场所上。早在1978年,皮埃尔·诺拉就提出了“记忆之场”的概念,并开始研究[1]。他认为,记忆场所是通过人们有意识、有选择或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保留、繁衍和传播集体记忆的地方,是一个群体记忆遗产的代表[2]。陆邵明曾指出,记忆场所的研究不僅包括基于时间的“记忆研究”,还包括基于空间的“场所研究”[3]。通过相关概念分析可知,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记忆场所蕴含时代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档案馆、纪念碑等物质要素,也包括节日、仪式等非物质共性记忆要素;第二,记忆场所作为保存、延续、传播集体记忆的空间,具有物质、象征和功能三重属性,需要有客观的物质载体,且其场所记忆是指集体记忆而非个体记忆;第三,记忆场所是指经过漫长时间洗礼而形成的一种常态化的物质空间环境或行为活动方式,并非具有偶然突发的单一性活动或非延续性的景观空间环境,同时具备空间与记忆因素,且缺一不可。

贺一村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历史文化名村,其村落景观在绥德乃至陕北地区具有一定典型性,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村落景观记忆场所面临诸多问题。文章从记忆场所理论出发,探究村落景观中凝结的集体记忆要素,针对村落景观的现状问题进行思考,探讨激活村落景观空间中集体记忆元素的途径和方法,构建维系乡愁情感的记忆场所,进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1 贺一村的现状及问题

1.1 村落物质空间环境

贺一村又称东贺家石一村,位于榆林市绥德县城东南方向,距离县城20千米。村落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内峁梁起伏、沟壑纵横,因地形复杂,可供集中建筑的场地较少,所以村民依塬而建,村落整体布局于坡台地之上。其背靠脑畔山,南面对面峁山,西邻寨子山。脑畔山向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出三道小岭,形似凤凰展翅,三道小岭被两道浅沟分割,分别成为前圪崂山、后圪崂山,村落就分布在两条浅沟间。村前有两条溪水,正沟与马家沟小溪由东向西流入,形成人字形空间形态(见图1)。其整体选址体现出典型的怀山抱水、藏风聚气、“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格局。

村落内保留有清代修建的文昌庙、关圣帝庙、佛庙等多处民间信仰场所,也保留有党氏先祖神墓道碑、牌楼、戏楼、古建筑、古井、街巷等历史环境要素。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随着120余年的耕耘发展而建成的集窑洞、院落、瓦房等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群,村民称之为“党氏庄园”。它是目前绥德乃至黄土高原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有特色的清代建筑群,有“陕北印象”之称。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贺一村作为陕北传统艺术传承的主体之一,每逢过年过节进村入户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传统艺术气息。陕北剪纸、唢呐、秧歌、石雕等传统艺术、民俗活动在此都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见表1)。这些活动或技艺不仅是保留在固有空间或组织当中的形式,也是构成记忆场所的事件主题与连接场所历史文化记忆的参与条件,更是它们所记录故事的内容与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载体。

1.3 村落景观现状的保护问题

1.3.1 历史要素记忆难以呈现

历史文化要素是村落景观特色的集中体现,然而贺一村景观这部分内容正在遗失。在传统民居建筑修缮中,村民保护意识淡薄,选择拆掉旧房重新修建新房,或盲目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追求修复得焕然一新,导致村落遭到建设性破坏、保护性破坏,整体景观形象严重脱离传统风貌,传统民居院落的历史文化记忆丧失。如今村落的传统民居聚落虽保留了旧有的街巷格局,但整体风貌不协调,记忆要素杂乱,文化标识性不强,凝聚其文化记忆特征的景观要素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1.3.2 文化传承不通畅

贺一村年轻人口流失严重,村内大量建筑处于闲置状态,人气持续性消隐使得景观建筑空间的文化保护与活化的工作效果不佳。而村落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多停留在物质空间本身,忽略了对周边环境、人群行为活动、历史事件的关联度与文化在地性的研究,缺乏有效的活化利用,也缺乏对日常生活中集体记忆场所的关注与特征传递。长期这样下去,随着原有记忆场所精神的逐步淡化,而新建场所又无法完成其特征传递,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会致使地域特色不可挽回的遗失,使得村落文化难以传承与发展。

2 村落景观记忆场所概况

2.1 村落记忆场所的探究

笔者通过行动调研、半结构与深度访谈、构建共识地图的方法,对贺一村景观记忆场所进行提取(见图2)。首先,通过访谈调查其记忆场所,最明显的是村落景观中记忆场所包含了自然景观场所与人文景观场所,在自然景观记忆场所中包含了自然山水格局、小溪、田地等场所空间,更加偏向于宏观视角下的空间氛围营造。人文景观场所则包括院落建筑空间、宗祠庙宇、街巷等,更偏向于人群间的社会性活动,从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筛选记忆场所的过程中,将提到场所类型的频率次数作为场所筛选的条件,进而针对选出的场所提炼空间记忆要素。当反馈内容趋于一致后,通过绘制共识地图,将零散细碎的现象整理成可视化的分析结果。

2.2 记忆要素提取

对贺一村景观记忆场所进行筛选,将其分为五类场所,分别为传统民居院落类、街巷道路类、公共活动空间类、宗祠庙宇类、农田景观类,并分别提取记忆要素(见表2)。提炼记忆要素,以进一步明确保护与挖掘内在的景观特质要素。

3 村落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3.1 强化空间布局引导

贺一村景观记忆场所具有分散性与零碎式的特点,通过村落景观空间布局的整合优化,明确景观轴线、主次景观活动节点等,进而将记忆场所有效串联在一起,引导人群认知记忆。在优化景观空间布局时,注重分区引导并有序确定各区域情节主题,使记忆场所的特色得到更好的表达与展现。同时,利用贺一村独特的地形地势,整合优化道路系统,梳理完善村内不同等级的路网结构,增强道路流线的通达性,有效组织景观游览时的视线结构,从不同层次视角强化人群的感知记忆。

3.2 保护物质实体记忆要素

在贺一村景观记忆场所中,物质实体作为一种记录人类文明历程的记忆形式,见证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保护凝结在其中的时间与历史痕迹,有助于延续历史记忆要素,增强人们的文化认知与认同感。通过修复和构建街巷空间、院落形式、道路肌理等村落景观格局,保持景观风貌的协调统一。同时,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木雕、门匾、石刻等进行保护修复,凸显村落文化标识,保护场所承载的精神含义,促使村落得以延续发展。

3.3 活化非物质文化记忆要素

贺一村流传下来的习俗与传统技艺如石雕、剪纸、秧歌等民间艺术,对于村落文化历史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科普展示记忆馆、民俗生活体验馆、手工艺馆等,将传统文化与独特的环境、建筑相結合,提高其辨识度与关注度,并在适当的场所开展文化活动,让人们有更多的参与感,也让良好的传统节庆氛围在村内得以恢复。另外,也可以在场所承载的文化含义要素中抽取共识性符号,结合乡土材料进行转译表达,将其作为空间的指引与过渡,促进人们对场所的认知,加深记忆并增加情感依附的途径。

4 结语

绥德贺一村景观中保留并延续着祖辈人的家族记忆和文化要素,为了保护其内在的景观记忆特质,文章将记忆场所理论应用于其景观空间中,探讨乡村文化认同、乡土记忆的归属感问题。立足于村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记忆场所,保护与利用其构成要素,作为建构乡村文化认同与情感记忆传承的突破点,也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陈子钰.基于场所记忆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校园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2.

[2] [法]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23-32.

[3] 陆邵明.拯救记忆场所建构文化认同[N].人民日报,2012-04-12(23).

作者简介:赵鹏举(1995—),男,河南漯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景观。

猜你喜欢
更新传统村落保护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